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3-03薄其叶
薄其叶
摘 要:初中化學是一门入门基础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尤其重要。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有效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主要通过化学实验操作、因材施教、辩论赛、丰富的生活常识、课外活动、多提问题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言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书本知识要点与学生兴趣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兴趣的主导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而言,充满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可能会更加吸引学生。然而当提及元素符号、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等化学专业术语时,学生往往会觉得内容枯燥无趣、抽象难懂,从而导致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如果失去了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缺乏学习积极性,只是被动去接受教师所讲的课堂内容,这样上课很容易分心走神。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不是学生考试成绩分数的高低,而是在教学中通过演示或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各种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呢?
一、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性学科,化学实验能将课本中晦涩难懂的化学方程式直接演示出来,让学生通过化学现象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化学知识,也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以化学实验为核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在课前准备一个软塑料瓶,然后倒入一些蒸馏水,拧紧瓶盖,将瓶子上下摇晃,在此过程中,塑料瓶开始变瘪,则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性质。因此,相比利用多媒体教学或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方式来说,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
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拓宽学习知识面,活跃思维,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知识。例如,在学习氧气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氧气厂,这样不仅能了解到固态氧和液态氧颜色不同的性质,而且能够观看到氧气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从而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实验小游戏比赛、化学知识讲座、化学趣味性故事演讲等。
同时,各种化学现象都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利用家中现有的材料进行家庭小实验,这样能够将日常生活与化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观看蜡烛燃烧过程,使学生了解到其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火焰的颜色不同等知识。家庭小实验所呈现的化学现象是最直观的,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代替课堂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是对课堂知识内容的扩展与延伸,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逐步养成爱观察、爱动手、爱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让人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终身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化学的知识点多且繁琐,因此,学生首先要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课后将课堂知识温习巩固,特别是对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重点梳理,这样才能对所学知识牢固记忆。其次,学生在课堂上要培养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的习惯。特别是教师讲的重点、难点、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这样在复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最后,学生要培养认真观察和积极发言的好习惯,认真观察实验,并得出结论,然后复述出来。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不同,在回答问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这样就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同一个知识点。在中学阶段养成了不懂就问、有错就改、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等良好习惯,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生受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合理设计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少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7(8):11.
[2]龚二华.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5(2):130.
[3]马克俊.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都市家教,201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