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7-03-03杨国霞
杨国霞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数学是小学教学科目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小学课堂教学策略指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所采取的一些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效率有巨大的影响力。笔者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进行简单分析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难度大,学生心理压力大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内容更加灵活,更加贴合实际,教学难度增大,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就会很大,慢慢地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恐惧心理,面对数学不知所措。这对正处在心理发育刚刚开始的小学生来说,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下降,更影响心理健康。
2.课堂教学方式传统,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课堂缺乏活力,显得古板沉闷,再加上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心理年龄发育尚不成熟的阶段,这样的心理特点导致他们不能长时间地对一件事情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课堂趣味提不起来,学生就会对课堂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学习难度自然加大。
3.教师教学缺乏针对性
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他们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违背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很不利于后进生的发展,使他们在学习中与其他学生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1.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精神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把握数学的学科特点,尽可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穿插问题进行引导。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愿意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如在讲到“分数的表达”时,可以利用问题对他们进行引导,比如利用比较热门的动画片《熊出没》:有一天,熊大和熊二找到了一块饼,他们都想吃那块饼,问应该怎么进行分配才能让他俩都觉得满意?学生肯定会说“一人一半”。这时教师就可以让他们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这一回答,学生就会不知所措,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而这正好达到了引入问题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就会愿意主动地去听讲,而教师的教学也会变得更加轻松,而且很容易提高教学效率。
适当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营造出竞争氛围来配合教学,这样激发出学生的求胜心,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适当地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游戏性质的比赛来达到教学目的,如算数比赛、知识问答等,在举办比賽的同时要将一些新旧知识融入其中,对旧知识进行复习的同时对新知识进行理解,通过游戏比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学习动力。
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激发学习兴趣。在如今现代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传统的教学工具——板书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了,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用多媒体来进行更为形象生动的表达,使得课堂的45分钟能够进行更多教学内容的教授。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减少学生之间学习差距的途径之一,通过合理的小组分配与学习,可以很好地实现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小组的互相交流学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在合理分配学习小组之后,让他们自行处理学习问题,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对知识点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发现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可以使不同的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差异教学,共同进步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所以课堂的教学主体就应该是学生。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不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教学目标要高一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而对于一些数学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打好数学基础,完成基础部分的内容,然后再进行强化部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史念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J].西部皮革,2016(38).
[2]胡蕾.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