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教学——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持久努力的支点

2017-03-02张艳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张艳泽

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教学为了兴趣而兴趣。初中数学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紧密联系生活,课堂上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以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教师要以“大数学”的视野进行教学,深接地气,以情激情,以情励人;创设情境,增强体验;稳定兴趣,持续发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兴趣教學 学生课堂

“兴趣”这一词对于许多人而言并不陌生,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定义是“喜好的情绪”,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指一个人对于某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教育学则认为兴趣是学习内部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于教师而言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关键点就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关注点和突破点。

本人围绕学生关于数学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生对数学教师的的期待等诸多非智力因素,采取谈话调查法与初中三个年段的部分学生进行谈话。通过将谈话内容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对于富有感召力的教师、活泼开放的课堂、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较为看重。学生们希望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老师能够给予自身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参与更有趣的数学互动。因此,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如下办法:

一、以情激情 以情励人

《数学简史》中说,数学是研究集合上各种结构(关系)的科学。但即便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师激情四射地开场,激情洋溢地讲解,满怀激情地点评,饱含激情地总结,都会点燃、助燃、续燃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数学课堂教学就有了可靠保障。[1]

在导入中一个个诙谐幽默的趣事,在讲授时一个个联系生活的事例,在评改中一句句简明扼要的批语,在交流时一句句妙语连珠的点拨……教师释放自己的才华,以激情点亮学生的激情,真正给学生以尊重与爱护,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对老师有了信任感和亲近感,那么他才会爱屋及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2]

初中数学是应该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紧密联系生活,课堂上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以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每一节课必须激情满怀,活力四射,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时,真正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到老师是在真心地帮助自己,细心地指引自己。

如此,兴趣才能生于心,育于情,见于行。

二、创设情境 增强体验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体验学习过程,最终获得探究成果。这样建立的兴趣才具有教学时效性,才是具有长远发展性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要求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要善于在《数学发展史》上需找素材,要善于在当今社会发展成果中需找素材,要善于在学生最密切,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寻找素材。找最近的素材,创设最熟悉的教学情境;找最前沿的素材,创设最新鲜的教学情境;找最生动的素材,创设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在情境中理解,在情境中体验,在情境中提升。这样产生的学习兴趣将是深刻而持久的。

例如:我在讲解《生活中的轴对称》时,我先和学生一起找自己身上的轴对称图形,并试着用一根细线表示出对称轴。然后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用自己能够想到的办法或工具标出对称轴。再后来自己动手做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并用尺规画出对称轴。最后小组合作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定义和性质。从自己到生活,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在层层深入创设情境中,学生不仅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潜移默化地建立起一种理念——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生活。课上,有的学生拿出现成的作业纸,有的说带来了现成的自己,有的拿来了家里的风筝,大大小小,各色各样。大家现场演示,证明自己收集的作品是轴对称图形,并阐明对称轴的寻找办法。在生动的情境中围绕命题各显神通,真正体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情境中,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切实体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快乐,从而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这不仅是达到了课标要求,更是完成了时代赋予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的使命。

三、稳定兴趣 持续发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教学为了兴趣而兴趣。作为学生个体,只有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兴趣,并让这个兴趣成为自觉的意识,让意识变成自己的行动,让行动变成自己的习惯,那这个“兴趣”才能持续发力,才可能成为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兴趣不是学生的昙花一现,而是学生成长的持久引擎;兴趣不是教师的应景之作,而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必要坐标。站在这高度上,教师需要对课标了然于心,需要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即兴趣点了如指掌,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素材运用情况了然于胸。并且要善于捕捉兴趣点生成、加深、拓展的教学时机,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才能使兴趣教学成为真正的有实效性的教学。[3]

例如:我在讲《勾股定理》第一节课时,我先鼓动学生到网上搜寻有关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的资料,并找出自己在实践中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到学校讲解。因为能够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有500多种,学生优选尝试,满足求知的欲望。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比较研究中国方法和毕达哥拉斯方法,讨论交流各自方法的短长,用尝试体验数学生成的过程,感受数学史中经典素材的教学方法在坚定民族自信心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学习兴趣。然后我在用问题——“为什么古今中外各国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对过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趋之若鹜?”在交流的过程中明确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此来深化“兴趣”。最后在给学生以数学实践作业:寻找生活中可以运用勾股定理的实际问题,并利用勾股定理加以解决。回归生活,拓展延伸其兴趣。

综上,兴趣不只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出发点,也是保持耐力的兴奋点,更是产生创新意识的沸腾点。所以,数学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让学生这“一点点”变成汪洋大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钟文琴.从兴趣入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0 第2期

[2]张维.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琐谈《青海教育》 2005 第7期

[3]杨欣.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陕西教育》 2009 第9期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