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的瓶颈与再发展

2017-03-02骆菲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6期
关键词:重组独立思考评价

骆菲巧

摘 要: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学生五至六人为一小组,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实验,共同参与研讨,帮助自己以及帮助他人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情感思维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在教育不断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同伴之间可以互教互学,互动互享,然而这种学习方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小组内强势同学压制了弱势同学,小组内被孤立的同学逐渐增多,学生之间矛盾时有发生。这种学习方式遇到了困难,我们要不断调整和改进科学教学,科学实验。

关键词:思维压制 独立思考 重组 发展 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我们科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希望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动互享,共同成长,然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般美好,优秀的学生并不一定愿意帮助后进的同学,而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纪律意识差,不断地去阻碍小组的正常学习与探究,课堂教学效果难以真正得以提高![1]

第一种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部分成员思维发展得到了压制

皮亚杰学派的观点: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讨论问题,可以提高孩子已有的认知水平。因此,认为合作活动比个体活动更为优越,可以加速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然后,一些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孩子热情高涨,思维敏捷,反应较快的学生,他是不受教师指引的,他们急于表现,急于说出他们自己的思想。在小组活动中,

总是对其他学生形成压制,使得其他成员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久而久之,后进生就养成了不经思考,从同伴那里直接答案的习惯。这种合作学习培养出的大部分学生对真正的讨论没有兴趣,自己的思维发展也没有深度。[2]

如做小泡沫,中泡沫,大泡沫都浸入水中测出浮力实验后,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反应快的孩子,马上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其他几位小组同伴,还没仔细观察数据,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在自己的结论一栏写上了: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如果你去问他们,相同体积的泡沫和石头都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相同吗?他们总是会觉得泡沫受到浮力大。

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发展每一位同学的思维?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频率,增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不管社会如何分工,如何合作?我们作为独立的人,必须有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对于思维发展的快还是慢的同学,充分思考过的讨论与交流对于个体发展才有意义。如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共同探讨时而被激发出来的。实际操作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可以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的观点先写下来。教师可以设计记录表,记录表中可以分成自己的想法,小组的想法,全班共同的总结几个層次来设计。[3]

第二种原因是学习任务简单或者本身不需要过多的的成员共同参与

五六人的小组往往会有空闲的同学,他们没有材料观察和操作,最多只能观察别人的观察,没有动手机会,缺少过程的参与与体验,逐渐对科学实验失去兴趣。

如有时教学安排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作品,捏出一个橡皮泥小船,五六个同学都想自己动手。这样完成的小船,不是小组集思广益的小船,而是某位同学自己的代表作。

这种问题的应对措施,就是应该改进实验或者修改任务本身,对于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选用其他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同样的捏橡皮泥小船实验,小组每位同学有同等多的橡皮泥,每位学生有自己的作品都可以公平的参与。学习过程中没有多余的学生,这才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4]

第三种小组分工使得学生活动空间太过狭窄,学生的参与受到限制和禁锢

如食盐水过滤实验,分工明确后,操作员在操作过滤,其他三四个同学观察记录。小组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然而对于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动手,观察记录的学生也只能观察操作的同学,得不到材料,没有操作的体验。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每个孩子都有动手的机会,这种操作技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分工明确,实验完成的非常高效,对于小组作为一个评价对象,非常完美。可是明确任务后,很多同学的却得不到动手的机会。这种探究学习简单机械,死板机械。对于一些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的同学,更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其实每一种错误都是有价值的。部分学生因此动手欲望得到抑制,对于科学实验热情大大减少。

那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五六人的小组内一直都存在着分裂和重组,五六个人中,两三个学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非正式的小组。对于一些小项目的研究,可以灵活的分成二三人的小小组,他们有共同的研究喜好,或者是好朋友式小群体,尊重并利用这种小组。这样的小组,在课外往往能够更好地延生研究的内容。比如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的实验,根据喜好分出的小组,研究更有动力,更持久。自己本身想要完成的任务更能激励自己坚持完成。

小组合作教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我们应该理性的选择任何学习方式,根据学习的内容本身,依据发展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来改进调整我们碰到的种种问题,突破小组合作的瓶颈,实现再发展,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曾文才.浅谈物理研究性教学[J].学问,2009:29-30.

[3]苏霍姆林斯基《学生集体主义情操的培养》湖南教育出版社

[4]郑毓信、梁贯成著《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重组独立思考评价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