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7-03-02吴长蓉唐熟能
吴长蓉 唐熟能
[摘要] 目的 研究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7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孕妇为轻度妊高征,32例孕妇为中、重度妊高征;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47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照。所有孕妇均采用Rayto RAC-18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其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及FIB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轻度妊高征孕妇和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的PT、TT及APTT时间均明显较健康妊娠孕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妊高征孕妇与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的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妊娠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妊高征孕妇比较,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的PT、TT及APTT时间较短,FIB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妊娠期孕妇的凝血状态进行检测可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降低妊高征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为生产中的母婴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在临床中具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 孕妇;凝血功能;凝血酶;纤维蛋白原
[中图分类号] R71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111-03
孕妇产前检查是筛查和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分娩中的母婴安全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为孕妇做好产前检查,以及时对一些不良事件做出预防与处理,这不仅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还有利于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1]。妊高征作为孕期常见并发症之一[2],易导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各种止血与凝血功能异常状况,从而导致孕妇和婴儿死亡,而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与孕妇凝血功能之间有较大联系。为此,本文将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73例妊高征孕妇与47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现将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73例妊高征孕妇纳入本次研究范围,其中41例孕妇为轻度妊高征,年龄21~36岁,平均(28.9±3.1)岁,孕周26~39周,平均(32.5±2.7)周,初产妇29例,经产妇12例;其余32例孕妇为中、重度妊高征,年龄20~36岁,平均(28.5±3.2)岁,孕周25~39周,平均(32.3±2.6)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10例。再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47例健康妊娠孕妇纳入本次研究范围,年龄21~37岁,平均(28.8±3.2)岁,孕周26~39周,平均(32.4±2.6)周,初产妇33例,经产妇14例。三组孕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均衡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73例妊高征孕妇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妊高征的诊断标准[3];(2)年龄在20~40岁之间;(3)均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资料齐全;(4)无严重合并症;(5)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6)经我院伦理大会审核通过,批准纳入。
1.3排除标准
(1)合并血压性系统疾病;(2)合并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3)近期服用过止血药或对凝血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及纤溶活性药物;(4)未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本次研究者;(5)意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史者;(6)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仪器、试剂
采用Rayto RAC-18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试剂与质控品均为厂家原装配套试剂与质控品。
1.5 方法
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分别抽取所有孕妇空腹静脉血1.8 mL,与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按9∶1的比例混合,立即颠倒混勻,并及时送检,离心半径为8 cm,3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具体操作要求分别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进行测定,该测定需在2 h内完成。
1.6观察指标
对比轻度妊高征孕妇,中、重度妊高征孕妇及正常妊娠孕妇的PT、TT、APTT及FIB,对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与结果进行分析。
1.7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束后,先将研究中所有孕妇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归纳与整理,再用Excel软件进行初步处理,建立数据中心,最后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本次研究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孕妇PT、TT、APTT及P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妊高征孕妇的PT、TT及APTT时间均明显比健康妊娠孕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妊高征孕妇的FIB水平明显比健康妊娠孕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妊娠孕妇比较,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的PT、TT及APTT时间较短,FIB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妊高征孕妇比较,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的PT、TT及APTT时间较短,FIB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抗凝血功能与凝血功能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4],一般血液不会出现高凝或低凝状态。但若是在特殊条件下,人体内不同血浆成分与有形成分发生改变,则会使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凝血因子的上升,会增强凝血功能,则导致人体形成高凝状态[5]。对于妊娠期孕妇来说,随着其妊娠时间的延长,凝血功能会朝着高凝方向发展[6]。在妊娠早期,孕妇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及Ⅹ逐渐增多,同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也开始增多,若孕妇发生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等产前不良事件时,则易导致孕妇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此外,在分娩过程中,孕妇血中病理性凝血酶生成,从而形成广泛性微血栓,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此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与血浆纤维蛋白等,激活纤溶系统,孕妇血液从高凝状态变到低凝状态,出现出血不止等不良事件[8],从而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妊高征是孕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但目前临床中对妊高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使得对妊高征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十分受限[9]。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与妊高征发生、发展的有关因子有了较多了解,其中血液凝血便是一项主要影响因素[10]。由此可见,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在临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凝血功能检查的主要指标有PT、TT、APTT以及FIB,其中PT是反映血浆外源性凝血系统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及Ⅹ水平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11];TT是反映血液中是否含有肝素类抗凝物质[12];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及Ⅺ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在于筛查内源性凝血系统[13]; 而FIB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且分子量最大的凝血因子,其含量与凝血酶活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14]。孕妇在妊娠期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随着孕期逐渐升高,且血浆纤维蛋白原、激肽释放酶原及凝血因子Ⅶ、Ⅷ、Ⅸ等均会增加,使PT、APTT及TT时间明显缩短。由于孕妇体内的FIB的合成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增多,且纤溶酶原含量增加,但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下降,而抑制物水平降低,使胎盘绒毛合成体细胞分泌的胎盘蛋白的水平增高,抑制了纤溶酶的活性,使其体内纤溶活力相对减弱,从而使FIB降解减少,因此FIB水平逐渐升高,导致孕妇处于高凝状态[15]。适当的高凝状态可有效减少分娩过程中的出血,且有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但若是在这种高凝状态下存在诱发因素,易导致孕妇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从而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选取了41例轻度妊高征孕妇、32例中、重度妊高征孕妇和47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横向与纵向同时比较,既明确了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妊娠孕妇的PT、TT、APTT及FIB关系,也明确了妊高征不同程度孕妇之间的PT、TT、APTT及FIB差异。本研究结果中,轻度妊高征孕妇和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的PT、TT及APTT时间均明显比健康妊娠孕妇短(P<0.05),且轻度妊高征孕妇和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的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妊娠孕妇(P<0.05);中、重度妊高征孕妇的PT、TT及APTT时间较短,FIB水平较高,与轻度妊高征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孕妇的凝血状态进行检测可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降低妊高征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较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建红,黄小玲.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2010,29(20):8-9.
[2] 刘玉兰,关晔玮. 检测凝血四项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9):237.
[3] 王文平.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70例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163.
[4] 王晓琴.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J].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5):601-602.
[5] 曾足娥.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7(12):306.
[6] 李慧敏. 200例足月妊娠妇女凝血功能的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53-54.
[7] 魏成军. 孕妇临产前全血细胞参数及凝血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3(12):15-16,40.
[8] 杨洁文,欧阳颖. 产前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30):113-114.
[9] 田鹏鹏,周铭,李琦,等. 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6):2177-2178.
[10] 王莉,李耀軍.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1581,1583.
[11] 童兴梅.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115-1116.
[12] 赵青平,周晓英.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探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5(23):75.
[13] 陈赞兵.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4):439-440.
[14] 武翠玲. 浅析孕妇临产阶段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2,20(z1):64.
[15] 刘芳.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4(6):129-130.
(收稿日期: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