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2016-11-28叶文娟
叶文娟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凝血监测过程中采取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和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治疗前,急性脑梗死组的FIB、PAgT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两项指标水平较为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上述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急性脑梗死组的R值、K值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MA、G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四项指标水平较为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上述四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采取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能够为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预后效果评价提供指导,进而确保凝血监测的科学性。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聚集功能; 血栓弹力图; 凝血监测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8-0066-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8.036
在临床中,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态非常关键,主要是因为脑梗死的形成和凝血系统及血小板活化等因素密不可分[1]。本次重点探讨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意义,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于发病48 h内入院接受治疗[2]。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9岁,平均(64.9±6.3)岁。同期来院接受检查的48例健康体检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6岁,平均(64.8±6.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同时使用0.109 mol/L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静脉血三管。各用于FIB、PAgT、血栓弹力图测定。
1.2.2 仪器及试剂准备 日本生产Sysmex CS5100血凝仪及Dade Thrombin Reagent 试剂;北京普利生LBY-NJ4血小板聚集仪及二磷酸腺苷(ADP)试剂;Thrombelastography 5000型血栓弹力图仪(TEG,Haemoscope,美国)及配套进口高岭土促进剂(Kaolin)。
1.2.3 检测方法 本次两组入选者均采取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具体方法包括:(1)纤维蛋白原检测。纤维蛋白原(FIB)按CS5100血凝仪操作规程进行检测。(2)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血小板聚集实验(PAgT)采用血小板聚集仪,以ADP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以百分比表示。(3)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采集枸橼酸抗凝的全血,约1 ml,基于37 ℃条件下,于0.5 h内注入进高岭土试剂瓶当中,激活后于测定杯当中将20 μl的氯化钙,然后再取340 μl标本向测定杯中注入,此杯是以4°45 角度左右来回摆动的恒温杯(37 ℃),每周期维持10 s,经自由悬针与扭力丝把凝血中血块机械阻抗的改变情况于电脑上做好相应的记录,并与时间保持对应,进而绘制成图像。血栓弹力图参数(R、α、K、MA、G),①R时间:主要反映凝血因子功能。②α角: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水平。③K时间:主要反应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部分血小板功能。④MA:即最大幅度,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
1.3 判定标准
(1)对比评价两组受检者常规凝血指标情况,包括:①纤维蛋白原(FIB);②血小板聚集率(PAgT)[3]。(2)对比两组受检者血栓弹力图指标,包括:R值、K值、MA、G。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常规凝血指标情况对比
治疗前,急性脑梗死组的FIB、PAgT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两项指标水平较为接近(P>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上述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受检者血栓弹力图指标情况对比
治疗前,急性脑梗死组的R值、K值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MA、G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四项指标水平较为接近(P>0.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上述四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个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导致脑梗死形成的因素诸多,涵盖了血小板活化、纤溶系统失衡以及凝血系统失衡等。对于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有效检测诊断措施非常关键。
本研究结果表明FIB在脑梗死时明显增高,增高的原因如下:(1)FIB是有肝细胞合成,在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凝血酶等因子的作用下形成不可溶解的纤维蛋白多聚体,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在急性炎性反应过程中升高[4]。(2)FIB是重要的凝血蛋白,是血栓形成的前体物质及决定血浆黏滞度的主要因素,其含量与凝血活性有关。
在动脉血栓以及微小血管的血栓形成中,血小板是栓子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血小板的活化与血栓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血小板活化后,在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导致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血小板聚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也是血小板的一个主要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血栓弹力图具备操作简单、体积小以及携带方便等诸多优势,是凝血监测的常用工具[5]。本次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凝血监测过程中采取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的FIB、PAgT、R值、K值、MA、G等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由此表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能够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各指标水平情况,进而为进一步的诊疗提供有效凭据。
与常规检测方法相比,TEG更为快捷和精确,是整体评价凝血功能的一个敏感实验[6],它能从凝血因子激活开始到凝血形成及凝血溶解或血块回缩为结局,用物理方法模拟人体内环境下凝血、纤溶,它实现凝血因子启动、血小板聚集、纤溶的动态监测,提供患者真实的凝血全貌。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采取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能够为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预后效果评价提供指导,进而确保凝血监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双涛,于长春,张晶,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4):52-55.
[2]周熙琳,梁辉,黄洁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聚集率和D-二聚体相关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4):459-462.
[3]江秀龙,张旭,赵振华,等.血栓弹力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内科,2014,9(2):148-151.
[4] Bosevski M,Kostoska S,Tosev S,et al.Usefulness of D-Dimers and fibrinogen plasm a deter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lyvascular disease[J].Angiol Sosud Khir,2006,12(2):9-15.
[5]王艳海.血栓弹力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3312-3313.
[6] Spinella P C,Holcomb J B.Resuscitation and transfusion principles for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J].Blood Rev,2009,23(6):231-240.
(收稿日期:201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