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爱浙江的教育血脉

2017-03-02周一贯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版血脉月刊

周一贯

人类生命的代际繁衍、不断强大,有赖于血脉的延续。血脉,《辞海》中的一种解释便是“血统”,即同一祖宗的血缘系统,亦用以借喻世代承袭。汉语文教育的血脉,就是汉语文教育的传统。这是所有生活在母语怀抱里的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故土家乡。每时每刻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去触摸她的字词句篇,去拥抱她的听说读写,去回顾她的风物人事,去感动她的变化发展……追寻和品赏曾经的语文记忆,努力持续地抒写她的时代新篇。

流动在东方广袤大地上的汉语文血脉,既有她的统一性,又有她的地域性。浙江得天独厚,名山胜水、物华天宝,更是代出贤杰,名人荟萃。诗家词客、哲人大师,都是辞藻清华、盛名震烁。如此文化名邦之形成,盖源于教育之发展。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越王勾践就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成就复国大业,即是教育振兴之佐证。东汉王充“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说明了当时已有固定的教育机构,而且规模不小。之后的晋室东迁和南宋建都,都带来了北方望族名士南流、中原文化入浙的契机,从而更推动了浙江教育的发展。于是教育界名士輩出,代有人杰。浙江的教育血脉之奔涌流布,由古及今纵横恣睢,遂成当代最应珍爱之瑰宝。

《教学月刊·小学版》自1981年创办以来,在沿袭浙江之教育血脉、力促时代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它以其文物之邦教育血脉之绵远、教育文化之厚重声誉鹊起,备受全国语文教育界同仁之爱护与赞赏。期间,笔者有幸受聘,任本刊兼职编辑达二十来年,也因此与它结下了一段毕生难忘的缘分。

2010年《教学月刊·小学版》传来了全面分科改版的喜讯,浙江教学月刊社领导一行专程来绍兴采访我这位曾经的兼职编辑,并在复刊第一期发表了访谈录。更为可喜的是,这次访谈还确定了新专栏“浙派语文”,以每期一篇以上的容量,专题研讨浙江语文教育的血脉流传、风格流派和当代流转状态。这是对泱泱大国母语教育区域性发展的历史审视和田野研究,就全国而论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就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区域”的也是“全国”的。正是语文教育地域的不同风格与流派,才成就了中国母语教育园地的万紫千红、丰富多彩。

风格具有民族性、文化性与地域性。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一文中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由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所制约着的。”所以语文教育艺术的群体风格特征,往往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历史传统、生产发展、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等等的综合反映,也就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生存、发展的产物。它深入语文的血脉和骨髓之中,无处不透射出文化的影响力和支配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一地域的语文教育血脉往往拥有某些共同的文化气质。北京的诸位语文名师扎实、严谨、稳健、厚重的教育艺术风格,映射的正是首都这一历史都城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今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那种雍容纯正。而我们从上海的多位名家的教育艺术中,又不难看出其灵动、鲜活、婉约、秀美的共有特色,它与申城这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大都会的地域文化,也有着一脉相通之处。由是观之,浙派语文厚重、尚实、灵秀、奋发的文化特质正是与浙江的区域优势密切相关。如:悠久的文明曙光,可以直追远古;柔美的山水胜迹,堪称膏腴沃洲;独特的地域优势,造就气候物产俱佳;而中原的频繁战争,又带来了发展契机……

值此改版扩容之际,《教学月刊·小学版》自然地唤起了笔者对浙江教育血脉的倍加珍爱之情。这份珍爱是一种庄重的精神仪式。不管你是谁,每一次接触母语、接触母语的区域发展历史,就是一次“回家”。我们都应该恋这个“家”,她是我们永远的牵绊和希望,是中国人的精气神之所在。每一次“回家”,都能给予这种精气神以无限的力量。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和畅堂校区 312000)

猜你喜欢

小学版血脉月刊
特别告知
特别告知
特别告知
画与理
特别告知
元旦抒怀
画与理
画与理
由“血脉偾张”看又语正音
渗入中石油企业“血脉”的HSE管理文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