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2017-03-01陈顺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陈顺有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学生的习作水平关系到学生对各种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学生习作水平的进步。本文将讨论分析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语文习作,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语文教师来讲,习作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在实际上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所以开展有效的习作教学并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是教师们一直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简要地阐述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习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为整体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建议。[1]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整体上依然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这其实是不符合日益发展的时代的需要的,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学性和创造力的学科,而存在的死板教学目标让语文学习缺乏趣味性,也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形成了以下几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

1.形式主义严重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尤为明显。很多作文题目依然是命题作文,抑制学生创作的能力,而且教师在讲解作文的写作时,也会提出一些固定的,模式化的写作方法,这样也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高分的学生写出的作文都不是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而是仿照优秀作文写作,写出的文章也几乎没有什么新意。除此之外,作文的题目很多时候也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和日常经验,最终难以下笔,只能写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应付考试。[3-]

2.内容模仿过度

在小学生作文中,大多数习作的内容千篇一律,都是过度模仿甚至直接摘抄网上优秀作文而得来。比如固定的开头结尾,和相似甚至相同的事例等等,这些让学生的作文缺乏独特性,习作教学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3.缺少平时积累

一般来讲,小学生的习作应该主要在于平时大量的积累素材,最终在考试中“有话可写”但对小学生而言,一方面小学生平时不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不注意在日常生活积累习作素材。另一方面很多学生的阅读量也不够,只是走马观花浅层次地理解少量书籍,而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大量的积累,最终在作文写作中缺乏素材,这是学生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4.不重视作文批改

如今很多教师只是简略的批改学生的作文,不具有指导作用。其实批改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批改,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后,会下意识去改善。但很多教师不注重这个过程,而且精力有限,所以對每个学生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长此以往,习作教学的质量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5.阅读与习作教学相分离

其实阅读和习作是相辅相成的,但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容易将重点放在对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文本如何表达出来这一课题。因此,学生也无法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难以积累更多的写作材料和写作技巧。而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又会一味地传授死板的方法和技巧,最终让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更高的水平。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1.激励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习作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习作意识,用更为有趣的方法为学生的写作启蒙奠定基础。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不让其死板僵化的按照模板写作。同时要适当的鼓励学生,如对优秀学生展示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乐于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适当模仿,鼓励创作

小学生在习作的初期,必然会经历模仿的阶段,模仿优秀范文的表达和词句结构等,但不能一味照搬,也不应模仿其事例内容和情感。在一定阶段后,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创作,自主立意。并且根据不同学生习作学习的不同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方法,最终,让学生自由创作,自主立意,从而实现并提高自己的创造性。

3.指导学生多积累素材

首先,要引导学生多在生活中发现并积累素材,并生活中增加阅读,拓宽阅读视野,从生活中汲去习作源泉,抓住生活的细节,才能让文章更充实、饱满增色。另外,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并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感到写作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从而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此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实用的、有意义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并且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定时检查并共同交流。

4.重视评价与批改

在习作教学的评改方面,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批改及时,让学生重视自己的习作过程和结果。另外,教师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评价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其自我批改的能力和习惯,可以让学生主要批改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比如说错别字、病句等。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点评交流如何给文章增色,突出亮点,也可以互相修改一些细节。最后,教师还可以挑选一位习作完成比较好的学生,展示其作文,并让其他同学作出点评,比如其优点和还可以进步的地方。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合作的氛围里互相取长补短,对习作产生兴趣,并最终提高习作水平。

5.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教师不应该在拘泥于阅读和写作互相独立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把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尽量去体会课文和范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并积累其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在阅读的过程中为写作做铺垫,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导致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不高,也不愿意主动学习。而适当的运用一些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习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思考,最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06)

[2] 方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3)

[3] 吴燕飞.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04)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