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科学素养培养方法探究

2017-03-01芮艳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科学素养幼儿教育

芮艳芳

摘 要:如今和未来的时代都将是科技高度发展进步的时代,而人才便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所以,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对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幼儿时期主动探索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幼儿科学素养培养的成果。首先对科学素养要有自己的认知,这是幼儿科学教育方法的基础。幼儿时期孩子的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方法有观察和实验模拟,但是这些方法的实行都要遵循规定的原则。

关键词:幼儿教育 科学素养 方法探究

幼儿时期和幼儿教育的概念的划分主要是涉及对幼儿时期的理解[1],研究后表明,问题的关键地方是幼儿时期的划分。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所以,学前教育工作者探索一个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幼儿教育”的概念在世界各国官方的正式文献中,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已经慢慢的被取代,指的是对6、7岁儿童的教育。幼儿教育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能够影响幼儿身心成长有目的性的发展活动[2],如参加社会活动、做一些有意义的实践等,都可以称之为幼儿教育。目前狭义上面的幼儿教育指的是幼儿教育机构开设的教育,属于学校的教育,其中包括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是家庭教育中所不具备的优点。

一、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引導幼儿从最简单的科学知识学起,慢慢培养幼儿的观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引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索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和理解的主动性[3],锻炼出他们自主思考操作的能力。引导幼儿去崇尚科学,建立求实的科学态度,对世界充满向上的好奇感与求知欲。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解析

在幼儿科学的教育中,要重视开发科学探究的精神,不能因为幼儿科学的所具有的客观性而忽视了科学态度的培养。向幼儿展示神奇的事物,激起幼儿内心潜在的疑问,然后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4],让幼儿时刻保持住内心的好奇。根据幼儿自身的认知特点,让幼儿感觉到科学方法是客观的,所以对科学的认识也要是客观的。我们可以选取各种方法吸引幼儿对于客观存在的关注,比如让幼儿全面细致的观察一个细微的事物,让幼儿简单客观地描述出观察后的结果,锻炼出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后就是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要从激发兴趣开始,引导科学的观察事物,深层认识真实存在的现象。

三、如何去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1.设定学习环境

幼儿的教育环境可以设定一个更适应自然的环境和一个与科学有关的阅读区,在发现有关科学的新事物中不断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让幼儿自主独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被每一个充满趣味的实验现象所吸引。根据幼儿的兴趣去适当的更换实验的环境,实验材料的选择也要是符合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当幼儿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试验成果时,积极鼓励他面对挫折的信心,从失败中找寻成功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引导后续学习中的探究激情。

2.根据教学经验,引领幼儿探索思考

根据日常对于幼儿的教育经验,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直接去搜索周围的世界。在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直接经验,满足幼儿对答案的需求。比如,动物之间的行动方式不同,冷水热水的互转等等。让幼儿从每个异样中发现惊喜,更加刺激幼儿思考探索的兴趣,为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提供更大的空间。

3.走进自然,让幼儿获取直接的体验

大自然的新奇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求知欲。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自然界的各类植物,记录下每个植物在特定阶段的不同变化。种下种子以后,等它长出嫩芽,再观察茎叶的生长变化,并连带着了解光和水对于植物生长的作用。

观察每个小动物,小孩对于动物都有中天生的喜爱,想要去接触。让他们了解每个动物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如蚂蚁搬家,池塘中的鱼,进食的乌龟等,观察他们之后,既懂得怎么去照顾小动物,也培养了幼儿们的爱心。

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也是馈赠给幼儿们一个最好的礼物,雪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在雪中奔走嬉戏。雷雨天面对闪电打雷的恐惧,对天空的一切充满着想象,从而引出内心深深的思考。

四、动手制作科学玩具,促进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教师和家长给幼儿提供的玩具最好是和科学有相关联的[5],让幼儿在生活中就能接触并发现关乎科学的现象,带动内心创造发明的欲望。幼儿接触过这些新事物新现象之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大人们的辅佐下,自己动手制作了。比如一些运动科学知识的玩具,例如陀螺。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陀螺,陀螺的转速和时长为什么有长有短,体型更圆的陀螺为什么转速会更稳定的原因等等。

五、幼儿科学教育的特征和培养遵循的原则

在进入幼儿期以后,儿童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快,对条件发射的速度也加快,大脑的发育为接受科学知识提供了生理基础。幼儿的语言发育为积极探索提供了基础条件,所以,幼儿的科学教育有以下的特征,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蒙意义,教师要适度进行指导,幼儿能直接的参与。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安全意识还是比较差,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是想得到最理想的效果,安全性原则是最主要的。自然现象有很多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性,如月食日食和海市蜃楼等现象的变化,都有特定的显现时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基本的观察能力,让孩子们在具备兴趣的前提下持续进行,达到观察的预期效果。幼儿在发展的阶段,对于事物的集中力比较短,为了保证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察内需要持久性的间断进行。

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表明,成人在对幼儿进行科学素养培养时,要着重选择适应幼儿成长发展的方法,不断探究创造新的培养办法。在成长过程最开始的阶段,着重培养幼儿所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不断成长,这也将会把培养幼儿科学素养这个永恒性的话题推向一个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邢兰芹.幼儿科学素养培养方法探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92-94.

[2]姜晓艳,刘慧颖.浅谈幼儿科学精神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31):26-27.

[3]黄梅.精心设计情境,培养幼儿科学素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9(1):63-65. [4]刘健智.科学素养: 学前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J].学前教育研究,2006(9):12-14.

[5]张静.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J].才智,2013(23):166-166.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科学素养幼儿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