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厦门应用现状分析及思考

2017-03-01林志哲

河南建材 2017年4期
关键词:厦门智慧数字

林志哲

厦门市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361012)

数字厦门应用现状分析及思考

林志哲

厦门市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361012)

简要介绍了数字厦门的建设成果,归纳概括了目前数字厦门(天地图·厦门)应用现状的3种模式,深刻剖析了应用过程中呈现的社会化推广难、应用场景单一的问题,并针对在数字城市基础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个目标,提出关于发展方向的思考。

天地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

0 引言

数字厦门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和全国其他地市相比,立项起步较晚。厦门市凭借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和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吸取了其他地市数字城市建设相关经验,经过两年的项目实施,于2015年11月通过了竣工验收。项目建成了一套全市域覆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建成了政务版和公众版两个版本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对接了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等7个典型应用示范系统;建成了弹性调度的虚拟化运行支撑环境、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经过一年多的数据持续更新、系统功能完善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数字厦门的常态化更新机制基本建立并较好的执行。而如何推广应用数字厦门成果,使其在政务管理和公众服务领域发挥空间地理信息优势成为重要的课题。

1 数字厦门应用现状

1.1 在线服务

在7个典型应用示范系统的带动下,全市各部门共20多个应用系统接入数字厦门,涵盖了政务网和互联网应用。各部门的业务系统通过加载全市域综合电子地图、2007~2016年10个年度的遥感影像的瓦片地图服务作为工作底图,提供空间参考;通过对地名地址、地理实体等要素服务的搜索查询,快速定位到关心的区域,浏览编辑业务图层;平台提供了几何服务、打印服务,用户自己就能完成空间分析统计及结果输出,不再需要专业人士。数字厦门实现了从离线数据拷贝到在线服务调用的飞跃,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可视化程度,向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基础。

1.2 专题地图

制作并发布公众关注和政务需要的专题地图,是让大家了解、熟悉天地图,逐步依赖天地图的重要途经。天地图·厦门平台发布首个专题地图“2016年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线路图”,获得广泛的关注。之后陆续发布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商品房楼盘、招拍挂土地、春运火车站周边交通示意图等专题图,为公众提供热点信息的展示和查询。政务版平台发布了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点分布等专题图,为多规合一、土地巡查违建分析、测绘控制点成果保护、地灾隐患排查等政务管理活动提供了在线的资料参考。

1.3 移动端展示和在线编辑

眼下智能手机普及,APP广泛使用,天地图·厦门移动端应用也很快完成开发投入使用。它采用了和商业地图接近的用户体验,展示了WEB端大部分数据资源,实现了用户实时位置的获取。

通过定制开发完善平台功能,实现了通用的图层在线编辑功能。这一举措为违建巡查、危房核查、信息采集等政务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在线解决方案,大大增强了野外作业的及时性、移动性和灵活性,完成了移动GIS应用的初步探索[1]。

2 平台应用、推广的难题

天地图·厦门采用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云架构模式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和传统建设方式相比,节省了各部门软硬件基础设施、数据建设、日常维护的成本投入,用户只需关注自己的图层数据和业务系统,大大缩短了应用系统的建设工期,因此天地图·厦门在政府部门获得广泛认可,但在平台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题。

2.1 公众认可度不高,社会化应用推广难

当前,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词汇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各类基于空间定位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悄声发芽,促使商业地图产业蓬勃发展,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搜狗地图……遍地开花,他们优势明显:覆盖范围是全国甚至延伸到国外部分地区,数据上接入了各式各样衣食住行的实时信息,技术上从2维、2.5维、3维发展到街景、360全景,加入了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用户体验和展示效果不断提升,并且拥有强大的经费保障和动辄成千上万人的开发维护团队。天地图作为政府投资的地图品牌,受到财政制度和人才储备的制约,特别是市级节点数据覆盖范围小,面向全国范围的商业应用APP不可能选择天地图的市级节点作为APP的地图支撑。天地图·厦门作为天地图市级节点的一员,同样避免不了这个问题,推广开发基于天地图的应用困难重重。

2.2 缺乏实时数据支持,应用场景比较单一

现阶段,天地图·厦门虽已建立数据更新机制,但数据更新主要依赖于基础测绘年度成果,部分来源于国土房产行业的数据实现了业务驱动更新,总体数据更新方式还是呈现大范围、年度化的特点,缺乏多元化实时数据的接入支持。相比商业地图具备的实时路况、智能导航、商家推荐等依赖于大数据技术、时效性很强的应用场景,天地图·厦门不管在政务管理上还是公众服务上给用户的印象停留在提供高清影像底图、准确的地名地址查询这两大功能,应用模式确实显得比较单一。

3 关于发展方向的思考

3.1 打造天地图特有的地图风格

商业地图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出发,对接各类商家和平台,实时获取海量信息,进行分类汇总,根据用户的输入和习惯,向用户推荐符合意向的出行方式和商家信息,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天地图作为政府品牌,在商业兴趣点及其信息上并不占优势,应当更致力于挖掘政府的资源优势,发现商业地图获取不到或通过采集难以实现的这类数据资源,加工脱密,权威发布,吸引社会公众长期关注天地图,逐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2]。

以房产行业数据为例。根据全国的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相关规范,通过不动产单元代码对应的地籍宗地,将商品房预售信息、拟出售出租时的房源编码信息和全市实时的房产交易数据,进行落图,在天地图上形成可按区域、按时间汇总的各类房产统计数据,某小区最近成交几套,目前还有几套在售,哪些区位的房子比较热门都一目了然。对于置业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提升了政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避免开发商、中介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制造紧张气氛,恶意哄抬房价。挖掘政府数据资源,创新应用模式,打造不同于商业地图的天地图风格,为天地图的社会化应用插上羽翼,跨越屏障。

3.2 采用新技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3.2.1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实现动态数据获取和数据挖掘

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获取政府各部门掌握的交通治安探头、景区售票排队、医院挂号看病进度、停车场、公共自行车桩位、充电桩利用情况等实时数据,汇入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地理信息平台,加以大数据分析技术,综合海量的图形和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实现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市政等领域的综合应用。试想,周末打算就在本市内游玩,平台可以立即推荐相对不拥挤的景区,规划前往景区的出行路线,是坐车还是骑车,开车哪里有停车场,骑车哪里可以借车还车,车子没电了,哪里可以充电。身体不舒服了,最近的、最不用排队的医院在哪里。一站式、聪明的公共平台服务,肯定深得大家的喜爱,将很大程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3.2.2 运用测绘新技术,创新应用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和政务管理效率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和车载激光点云测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GIS厂商推出了支持倾斜摄影和点云数据格式的产品,实现了数据的拼接、镶嵌和矢量提取。基于模型的判读,相比从遥感影像花花绿绿的图斑上进行判读,准确性和效率提高了不少,同时也缩短了数据生产工期,满足用户对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时效性和模型真实性的渴望,可用于城市规划、治安管理、地灾分析、国土监测、智慧旅游等领域。例如,通过对倾斜摄影提取的矢量模型建立基准面,依靠程序比对,违法占地、违章搭盖、偷加层数的行为将无处遁逃。将倾斜摄影真实模型发布在线服务,用户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访问城市真实三维模型,配合物联网传感器和VR(虚拟现实技术),集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给予用户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实现线上旅游、智慧旅游。

4 结语

智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形态。相比数字城市强调的看得见、有得用,注重基础,智慧城市强调则是用起来、用得广、用得好、可持续发展,注重应用。在数字厦门的基础上,推进智慧厦门建设,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更需要培育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以人为本,注重感受,真正体现智慧的内涵。应避免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只重视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采购大量的、脱离实际应用需求的网络硬件设备和管理平台,忽略应用和创新,步入将数字厦门重新包装、贴上智慧标签的误区。

[1]贾萍,刘聚海,王远.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的GIS综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2(6):55-56.

[2]金江军,潘懋,承继成,黄舟.新一代信息技术在GIS中的应用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2(6):66-68.

猜你喜欢

厦门智慧数字
厦门正新
“偶”遇厦门
答数字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数字看G20
有智慧的羊
成双成对
智慧派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