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中的构想
2017-03-01石溪溪梁百慧
石溪溪,林 静,梁百慧,熊 兰,陈 燕
·综合研究·
中医护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中的构想
石溪溪,林 静,梁百慧,熊 兰,陈 燕
提出了中医护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中的构想,并就该构想的意义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合移动服务模式提出了中医特色技术融入居家养老护理中的策略与路径,旨在有效弥补目前居家老人照护中存在的不足,促进老人健康,降低入院率。
中医护理技术;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构想
居家养老在养老服务中处于基础地位,无医疗功能的居家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中医护理包含丰富的护理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护理方法,其中一些简便易行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经过临床验证对老年慢性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较好[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中医药服务。目前我国居家老人接受的都是低级的保姆式照护,中医护理技术尚未系统开展[2]。基于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现就中医护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中的意义、可行性及相关策略、路径构想探讨分析如下。
1 中医护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的意义
1.1 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为适应这种独特和不可逆转的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世界各国衍生创新了多种养老模式,主要归纳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3种,以居家养老国家为众。据国内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养老体系为“9046”,即居家养老占90%,福利机构养老占4%,社区养老占6%[3]。一方面,受我国民俗背景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视家庭为精神支柱,安土重迁,熟悉的生活与社会环境可维持老人的生活自由度与安全感;另一方面,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机构总体数量与床位不足(2014年末床位仅551.4万张),且质量参差不齐[4]。部分低端养老机构设施不全、管理落后、护理人才缺乏,屡有老人遭遇虐待及伤害事件发生。故此,居家养老已成多数老年人的选择,居家养老问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1.2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有利于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是指进入老年期时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功能上的良好状态。积极老龄化是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和收益的过程[3]。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对健康更倚重的特殊需求。从老年人生理特征来看,随着年龄增长而机体功能下降,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老年性痴呆)高危因素与患病率不断增长,存在或潜在各种健康问题[5]。据统计,2010年末全国患有2种以上慢性疾病人数高达43.8%。以2014年《深圳居住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为例,老年人认为所面临困难的首位是“对健康状况担忧”(占55.6%)。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医疗工作者逐步将目光转向了在慢性疾病防治和康复中具有独特作用的中医中药[6]。中医护理具有简、便、廉、验的作用,且其效益高、成本低,经临床研究证实,中药保留灌肠、艾灸、刮痧、穴位按摩、火罐、中药热熨等中医护理方法可以提高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促进老年人健康,降低老年人再次入院率[7]。
1.3 弥补居家老人低级保姆式照顾的缺陷,降低老年人入院率 有调查显示,城市老年群体需求依强弱程度排列为:健康需求、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常生活料理需求和经济需求。因此,居家老人的照护比传统意义上的照顾和照料更专业,是以“预防、康复、保健、精神关怀、心理慰藉”为核心的医疗护理和社会照顾的有机结合。从老年护理服务现状来看,我国居家护理服务业缺少专业护理介入,大多停留于家庭保姆式初级生活护理层次,且时有恶性事件发生,老年居家护理质量令人堪忧[8]。近年来,新兴虚拟养老院在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专业护理存在缺位。2012年我国城市老年人中,需护理服务人数占18.04%,只有8%的人得到满足[9]。面对国家空前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及对老年护理服务的扶植政策,在我国居家养老护理现状和市场刚性需求背景下,中医护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中将呈朝阳前景。
2 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移动服务模式是指借助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传递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功能,实现线上购买预约和定制服务,通过远程指导和上门服务,使老人(或老人家属)与服务人员零距离沟通,得到便捷、个性化专业服务体验。
2.1 政策环境的可行性(国家政策的支持) 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严峻挑战,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国务院分别于2012年、2013年出台《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各类文件,提出要“推动老年护理等服务业开展”“积极促进医疗护理、健康检测、卫生保健、康复护理等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扶持和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定制服务、家政服务、个性化服务。在迅速膨胀的老年护理服务市场需求驱动下,如何与国际居家护理接轨,探索适应国情的老年居家护理服务新模式,无疑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重点发展养老等服务;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并对可预测蓬勃发展的老年护理服务市场进行专业化标准工作引领。
2.2 社会呼吁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 在我国,从家庭照顾能力来看,老人空巢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的比例不断增多(城市空巢家庭已达49.7%)[10],致家庭照顾能力降低。针对居家老年照护体系并不健全,使老人及其亲属对以远程指导、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的专业的护理服务输出迫切需求。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并且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作与生活形态的催化剂,移动应用成为人们获取资讯和生活服务第一入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护理服务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居家老人在家中接受远程指导及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成为可能。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架设居家老年护理需要与移动护士站老年护理供给的供需桥梁,将实现中医养生与康复护理服务等专业护理服务资源向大社区居家老人家庭终端输送,故居家养老移动护理服务模式应是一项具有一定社会应用价值的有益尝试。
3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中的策略与路径
3.1 吸引和培养人才队伍 在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药膳养生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以及传授灸法、按摩、中药敷贴、中药熏洗等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技术,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但由于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中医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所以,中医护理技术在老年居家护理服务模式中的应用较少[12]。要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中,关键是要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从而形成人员结构稳定的服务团队。居家养老移动服务队伍的主体为社区护士、新退休护士、养老护理员及志愿者,相关部门要鼓励他们学习中医护理技术及中医理论,并依托各省中医药大学及三级中医院的培训平台对他们进行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培养更多具有中医护理技术的居家养老护理人员,提升居家养老移动服务队伍的综合护理能力,为居家老人提供更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3.2 调研老年人需求 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实地调查发现,有些老年人反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能满足其需求,同一年龄群体的老年人会因为身体、收入、家庭、职业等情况的不同而对服务有着不同的要求[13]。在居家养老领域,应该认识到老年人在养老方面的自主选择性,不能用年轻人的思维去设计老年人服务。在移动服务模式中,居家养老服务更应该以老年人为中心,以老年人的需要和养老意愿为目标,发展和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朱正刚等[2]调查显示:在认为最需要的中医护理服务方式中,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最受欢迎,占56.50%,远高于门诊咨询的24.0%和健康讲座的19.5%,说明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是大势所趋,居家养老中医护理服务是当代老年人的重要需求。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下社区的活动给老人提供中医护理服务,与老人建立深厚的友谊,从而获得一些重要信息,从而了解老人当下的各种具体需求。据调查,社区居民对日常生活中的中医护理保健知识如饮食、中医保健运动等有较高的需求[14],这就要求居家服务中应多提供一些护理保健知识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3 建立完善的中医护理技术服务标准及监督评估机制 成功的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应该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及监督机制,以保证高品质的护理服务[15]。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服务模式都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完善的监督机制,造成服务混乱、服务质量不高的局面。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有严格的服务反馈与跟踪系统,通过成立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小组,每月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如对相关服务人员进行提问、查阅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记录等以此来评价服务人员实施中医专病护理常规情况,了解开展中医护理的效果,评价工作质量。此外,以老人为导向,调查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及时了解并满足当前老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保证服务质量。
3.4 打造专属APP,以支持远程指导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宣传与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16],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打造一个有利于远程指导的专属APP。中医护理技术是将中医传统疗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它包括毫针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湿敷法、熏洗法、穴位推拿法等,在减轻病人病痛、促进康复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7]。APP的内容包含上述的中医护理技术、各种养生小常识以及专业护理服务人员预约功能等。吴文芳等[17]认为由于缺乏具有中医特色的全科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匮乏、特色专科偏少、医疗环境狭小等原因,中医适宜技术还不能完全覆盖全社区,中医药优势项目开展还十分薄弱。通过这个专属APP,中医护理技术居家服务就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使有需要的老人可以足不出户获得满意的服务,方便老人的生活,也拓展了服务范围,解决了“医疗环境狭小”的问题。此外,可以通过专属APP对老人进行远程指导,方便、省时又节力。
3.5 依托中医药大学吸引和培养中医护理人才队伍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被选为全国首批“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基地”,是全国仅有3所高校基地之一,有1 500余名已具备中医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充满热情的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加之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与临床、与专业的无缝对接,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较强的中医护理能力,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并已与多个社区签订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服务的协议,多次开展“医疗小分队”走进社区活动,帮助社区老人检查身体,测量血糖、血压,进行健康宣教等,并提供针灸、拔罐等中医专业技术服务,使其有良好的学生志愿者的基础,具备极大的优势。加之学院与长沙名淞公司等合作开展衡阳地区老年院院长及护理员的老年护理培训取得较大成功,可成为老年护理员的重要来源。此外,湖南中医药大学拥有14家附属医院,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方便了退休护士的加入。可紧密与中医药大学的联系,依靠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中医药大学各附属医院提供更多的中医护理专业人才,为居家养老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 李明今,李彩福.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530-531.
[2] 朱正刚,陈燕,蒋新军.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3.
[3] 崔吉荣.积极老龄化导向的城市居家养老可行性分析[D].天津:南开大学,2011:1.
[4] 何昱.“普惠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调查及可行性和实现路径分析——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13:10.
[5] 童立纺,赵庆华,肖明朝.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5):1409-1411.
[6] 张素秋,周姣媚,陈丽丽,等.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现状调研分析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642-645.
[7] 刘书华,王红梅,王传凤,等.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6):18-20.
[8] 王莉莉.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研究[J].人口学刊,2013,35(2):49-54.
[9] 陈颖,马丽霞,黎玉莲,等.郑州市不同失能程度居家老年人生活护理项目现况与需求调查[J].广东医学,2016,37(3):425-428.
[10] 黄李双,董钊扬,杨筱多.广州某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需求的现状分析[J].新中医,2013,45(3):115-117.
[11] 王海彦,李莹霞,陶慧,等.昆明市空巢老人居家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087-1089.
[12] 张素秋,陈丽丽,周姣媚,等.以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0):4-6.
[13] 王俊杰,杨郁文,汪丽娟,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20-1022.
[14] 郭素云,韶红,缪燕灵,等.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培训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5,13(20):2004-2006.
[15] 刘书华,赵国敏,刘丽娟,等.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74-76.
[16] 王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研究——基于公立医院视角[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23.
[17] 吴文芳,李明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现状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7):81-83.
(本文编辑李亚琴)
Conception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echnology into home pension mobile service model
Shi Xixi,Lin Jing,Liang Baihui,et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Hunan 410006 China)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计划课题,编号:C2016050;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资助项目,编号:湘卫人发[2013]13号。
石溪溪,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410006,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林静、梁百慧、熊兰、陈燕(通讯作者)单位:410006,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信息 石溪溪,林静,梁百慧,等.中医护理技术融入居家养老移动服务模式中的构想[J].护理研究,2017,31(19):2364-2366.
R248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9.017
1009-6493(2017)19-2364-03
2016-09-24;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