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2017-03-01于美月
于美月 王 顺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 ,是过敏体质个体接触到特异性抗原后引起的一种以鼻黏膜变应性炎症为特征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Ige介导的递质(主要为组胺)释放,以及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等参与。其鼻黏膜典型的过敏症状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1]过敏性鼻炎患者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休息。[2]
中医认为鼻鼽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多由感受风寒、风热或戾气诱发。《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的“鼽者,鼻出清涕也;嚏者,鼻中因痒而气嚏作于声也”所论及的症状涉及变应性鼻炎四大主症中的三个症状—流涕、鼻痒、喷嚏。现代医学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是口服或鼻内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内糖皮质激素三类,其在缓解症状方面有一定作用,但用药后会出现诸如鼻腔干燥、鼻出血、口干、头晕等局部或全身性不良反应,且面临远期疗效不理想,停药复发等问题。[3]中医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不良反应小、标本同治的优势。因此探索针灸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解决患者之痛苦是必要的。针刺与灸法相结合不仅可以散寒通窍,较单纯针刺更快速有效的缓解症状体征,还能助阳益气,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力,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1 治疗强调病因
中医认为鼻鼽的外在病因以风寒为多,火、热、燥、湿次之,在《黄帝内经多个章节有论述,并提出病因为正气不足、外邪入侵与该年岁气,即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压力之总和与素体的弱化,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外邪中以寒邪多见。如《景岳全书·杂证·鼻证》说:“凡早风寒而鼻塞者,以寒闭腠理,则经络壅塞,而多鼽嚏。”《医方考》:“若阳气自虚,则阴气凑之,令人脑寒而流清涕。”《证治要诀》说:“清涕者,肺冷肺寒所致。”因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肺受寒邪,肺气失宣,则鼻窍不利,而致鼻鼽。可见肺气虚弱,风寒袭肺,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地域特色明显,每年寒流来袭时,患者数量就会大幅度增加。
2 治法强调病机
在脏腑病机中,以肺为首。若肺脏气机失调,则鼻窍壅塞,气行不畅而发病,所以《灵枢·本神篇》:“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外台秘要》说:“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肺为娇脏,性喜温润,易受邪侵。肺气虚弱,则卫表不固,腠理不密,卫阳不足,易受外邪(如油漆、花粉、粉尘、牛奶等)侵袭,外邪犯肺,正邪相争,袪邪外出,则突发鼻痒,喷嚏频作;鼻为肺窍,肺气不得通调,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液外溢,鼻窍不利,则清涕自流;津液停聚,则鼻内肌膜苍白肿胀,鼻塞不利。
3 治疗上注重温针灸与中药方剂综合治疗
温针灸选取迎香穴(双)、足三里穴(双)、上迎香穴(双)、印堂穴、风池穴(双)、外关穴(双)、合谷穴(双)。选穴原理:迎香穴位于鼻旁,为治疗鼻病的局部要穴,又是足阳明大肠经经穴。大肠经与肺经互为表里,故刺之既可疏通手阳明经气,又可宣肺理气,通利鼻窍。上迎香为局部腧穴,经外奇穴,在鼻翼软骨与鼻翼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可疏通局部经气,治疗头痛、鼻塞、鼻中息肉,以及迎风流泪。印堂穴:属经外奇穴,位于额部两眉之间、督脉之上,其下即为鼻根,刺之既可疏通局部经气,有效缓解鼻塞、头痛、头晕;又可益气扶阳,散寒通络。风池穴:属胆经,为祛风要穴。外关穴:手少阳三焦经络穴,疏风解表,宣肺散寒。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能通调气血,清热解表,理气开窍,又为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善疗头面诸疾。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合穴,具有健脾益胃、培土生金的作用,取之以补益肺脾之气、益卫固表、扶正祛邪,为强壮保健要穴。
针刺: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鼻唇沟中取穴,常规消毒后用0.30×40mm毫针向内上方斜刺,进针0.4~0.5寸(约10mm),与面部成60度夹角,行提插捻转补法,使鼻中有酸胀欲流泪感为度,然后退针至皮下,垂直皮肤进针到0.3到0.5寸(约7~10mm)留针;风池、外关穴行提插捻转泻法,其余腧穴行提插捻转补法,得气后留针30min。灸法:迎香穴得气留针后使用阻燃纸覆盖脸部其它部位,在针柄上加¢12*15mm大小的艾炷,点燃后待其自行燃尽,1壮/次;足三里穴(用0.30×50mm毫针)灸法操作如迎香穴,壮次相同。操作时艾炷与皮肤的距离大于1.0cm,随时注意观察防止艾炷坠落烧伤皮肤。每周治疗3次,10次为一疗程。
中药方剂:以苍耳子散为基础方,其中苍耳子疏风散寒祛湿,通鼻窍,外达皮肤;辛夷宣通九窍,散寒,能助胃中清阳上行头部;白芷为手足阳明经引经药,上行头面,通窍、祛风止痛;薄荷叶疏肝泻肺,清利头目。酌加荆芥发散风寒、通鼻窍;杏仁止咳平喘,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黄芪益卫固表,补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
4 经典病例
徐某,男,18岁,2016年08月18日初诊。患者过敏性鼻炎病史6年,每年8,9月发作,症状持续2个月,屡经中西医治疗,疗效欠佳。此次发作1周,未口服任何药物。现该患主要症状:流鼻涕、打喷嚏、鼻痒眼痒,口干口苦,咳嗽,有少量白痰,自汗盗汗,心烦,急躁易怒。其食纳佳,睡眠尚可,二便尚可。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率78/分,血压128/80mmHg。中医检查: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处方:1、温针灸治疗:迎香穴(双)、足三里穴(双)、上迎香穴(双)、印堂穴、风池穴(双)、外关穴(双)、合谷穴(双)。每周治疗3次;2、中药方剂:苍耳子12g,辛夷12g,白芷10g,薄荷10g,桔梗9g,杏仁9g,荆芥10g,细辛3g,黄芪20g,甘草6g。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温服。温针灸治疗配合口服中药方剂两周后,患者无流涕、打喷嚏、鼻痒症状;继续温针灸治疗3次,患者痊愈。
5 讨论
温针灸一方面通过针刺穴位疏通经气、散寒通窍;另一方面灸的热力可以沿针体传导到肌肉组织中,使全身血流状态和局部微循环得到改善,促进新陈代谢,较单纯针刺更快速有效。中药也从病机出发,从根本上调整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机体状况。针药并用有温经散寒、益气扶阳、通络开窍之功,对于肺卫不足、寒邪内侵所致的过敏性鼻炎不仅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后期效应,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治疗思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葛佳博.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6):132-133.
[2] 张志明.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149-150.
[3] 黄建军,黄熳,杨清华,等电针迎香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27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