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有效问题 提升阅读能力

2017-02-28周欢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篇文章文章能力

周欢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是知识的传输者,一味地将知识“塞”进学生的大脑中。如今,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寻求新的课堂改革已迫在眉睫。而所谓设计有效问题,即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传授。通过设计有效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整体感知,问“写了什么”

阅读的首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当我们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一定会有整体的感知,并且能从这篇文章中摄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如何将这些信息表达出来,转述给其他人,告诉别人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才能锻炼学生获得信息并转述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7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古代寓言两则》时,我为学生们设计了整体感知的环节。首先,上课之前,我给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然而真的要回答正确还是有难度的,不仅要看懂这篇文言文寓言故事,还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主要意思,对阅读和写作都大有好处。随后,我让学生们自己阅读文章,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尽量先把文章翻译成现代语言,然后试着去理解,这篇文章讲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不仅阅读文言文需要我们先弄懂文章写了什么,白话文也是同样的。再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这篇文章时,由于篇幅较长,鲁迅先生的文章又不是很好理解,所以我给学生们的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弄清楚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如果学生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连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这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急需改善。事实证明,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之后,班里的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清晰地说出,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力量,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出来的。准确把握文章“写了什么”,长此以往,必有改观。

二、追本溯源,问“为什么写”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背景,不会是无缘无故凭空出现的。那么,这篇文章到底是“为什么写”呢?是为了缅怀先烈?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还是为了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的大自然?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仅仅知道了“写的什么”是绝对不够的,明白“为什么写”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想法。

在学习7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时,学生们阅读完都可以感受出来这篇文章写的是春天的美景。随后,我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为什么而写呢?”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进入深度阅读,和作者交流思想。从文章中的字句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篇文章是愉悦的,所以其表达的一定不是作者忧国忧民、抑郁不得志的感情,而应该是作者对大自然、 对春天、对希望的热爱之情。从最后一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也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文章也是一种鼓舞,鼓舞读者勇敢地向未来走去,未来一定会是光明的,美好的。同样,这一单元《济南的冬天》一文也是如此,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对济南、对冬天的喜爱之情。并且作者想把这种喜悦分享给更多的人,便有了一篇又一篇的佳作。

明白一篇文章“为什么写”是深层理解,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增大阅读量,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这样的分析,日积月累中就会发现自己理解起来变得又快又容易了。

三、深度品析,问“怎么写的”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先生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任何事物肯定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文章也是,每一篇选到教科书上的文章,必有其不同于其他文章的地方,有其出彩之处。那么,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呢?

阅读是一件长久的事情,要相信只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循序渐进地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其意义。“写的什么”、“为什么写”是让学生们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怎么写的”这个问题就是要细致分析文章了。分析文章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其中哪些词语、句子可以生动传神地表达作者的主要情感?这都是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应该思考的附加问题。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春》这篇文章,就大量运用了修辞手法,“‘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就像妈妈的手一样充满爱意。“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雨分别比喻成了牛牦、花针、细丝,来表现细雨的极细,与瓢泼大雨完全不同。文章的最后,以排比句作为结尾,将感情再一次升华。多种修辞方式的使用,将春的各种形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这样,通过分析,我们不仅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什么”、“为什么写”,还知道了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每一步都是进步,如果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阅读能力会逐步提升。

四、拓展视野,问“还能咋写”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将创新与学习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一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那么,同一篇文章“还能咋写”呢?在学习《木兰诗》这一课时,为了发散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做到学以致用,我给学生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还能怎么写?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意见不一,有的说这种古诗的形式言简意赅,而且含蓄地表达出了想表达的意思,是最好的形式,没有其他形式会超越它。然而有的学生则不这么认为,其中一个说,如果以第一人称来写这篇文章,以木兰的口吻来叙述这个故事,可能会有另一番韵味。还有的同学说,可以将这篇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并加上一些童话色彩,这样会更適合中学生看,也能教导中学生从小要孝敬父母。同学们打开思路,各有各的设想。最后,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设想改编这个故事。

尽信书不如无书。“还能咋写”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开阔自己的大脑,来一场头脑风暴,对原文中的故事形式、故事情节、人物设定进行改编。试想,如果对文章的理解不到位,怎么可能改编出一个更好的故事呢?所以,改编的前提就是对阅读文本足够充分的理解。而事情都是相互的,改编的多了,改编的能力变好了,阅读能力自然也就会增强。

以上四点,就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以饱满的精力将这四点有机结合起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多向学生提几个问题。真正把握一篇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还能咋写”,才能真正从本质上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以实现语文课堂的改革。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藕渠中学(215558)

猜你喜欢

篇文章文章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