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17-02-28汤蓓
汤蓓
美学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文言文也是语文新课改的重要环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诵读古代文言诗词,有意识的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把美育和文言文联系起来,渗透到文本当中,从而让学生辨别美,体会美,理解美,感悟美。
纵观当今文言文教学,老师翻译,学生听记,老师枯燥的教,学生无味的学,最后变成大家都无为,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课文,加点字词翻译,长期以往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其世界观,人生观。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呢?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之美
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是教师深厚功底的反映,也是学生感受文言之美的起始,教师在正确断句之余,更要读出文章所包含的感情。如读郦道元的《三峡》时,要读出作者融景入情,读出重岩叠嶂的雄伟,急湍甚箭的豪气,林寒涧肃的凄凉,渔歌的忧伤,让学生能体会当时渔民们的艰苦生活。老师动情的朗读,学生在轻轻和着,这一唱一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师用阅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去体会阅读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文言之美。如在教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我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第一小节,要求读出文章的轻重缓急,并说说哪些地方要停顿的时间长些,哪些地方停顿要短些,哪些句子要读得快些,哪些句子要读得慢些?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他们发现文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这句话后面要停顿稍微长些,表现作者边走边看的形象。在“心乐之”和“伐竹取道”之间的句号要停顿短些,以表达作者的闻水声后急切想寻找美景的心情。“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句话节奏可以快些,表达作者的惊喜之情。“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话节奏可以慢些,突出景物之美。学生通过朗读,提高了审美情趣。
二、语言之美
如郦道元的《三峡》我把本文和美术学科结合,让学生从绘画的角度赏析文章,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美,和他们一起探讨美,我提出让他们把三峡这篇文章当成一副画来欣赏,分为赏画,读画两个环节。赏画部分让他们用国画的笔法,灵动的角度来赏析本文的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用绘画技巧(色彩的浓淡,远近,清晰模糊),来赏析本文的色彩和写作角度。如从墨法技巧运用的角度来赏析,作者写山时用了“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等词语写出了雄伟的特点,犹如水墨画中的浓墨。 从“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句中作者的灵动笔法,写出了怪柏的静,瀑布的动,动静结合。
写出了景色之优美。“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同样是动态描写,写出了江水的急和危险。而“素湍绿潭”,“林寒涧肃”则写出了色彩的淡雅,犹如水墨画中的淡墨。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清新的山水画卷。这篇文章我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赏析美,感受美,让他们从另一角度发现美,让他们明白文章中不缺乏美,只是没有找到发现美的角度。
三、情感之美
鲍姆嘉通认为:美,是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语文课程规定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文言文阅读中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之美,情感有很多种,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有乐观旷达的豪情,有怀才不遇的悲情,有思念家乡的愁情,我们要去伪存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例如:讲《记承天寺夜游》时,首先介绍写作背景,讲讲作者的遭遇,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憂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篇文章无疑会给学生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学生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他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是自我放纵,还是自我救赎。美文共赏,千古传诵,我们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面对生活的困境及应该拥有乐观旷达心态,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让德育渗透到文学作品中,让学生客观的受到美的感染,从而建立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念,真正做到在文学中培养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云亭中学(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