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在四川农村养老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17-02-28陈莎莎彭傲男

护理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老年人

张 齐,杨 翔,陈莎莎,彭傲男,周 玲

医养结合在四川农村养老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张 齐,杨 翔,陈莎莎,彭傲男,周 玲

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农村主要存在的6种养老方式,重点阐释了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在研究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历程、运用以及医养结合模式在运营过程中较其他养老模式所体现的优缺点之后,对医养结合模式在四川农村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农村;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影响因素;可行性

我国自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程度就在不断地加深,我国病患中老龄人口所占比例更是在不断增大。根据第6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且,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人口和社会发展报告2014——人口变动与公共服务》中显示: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为2.02亿人。我国作为老年人口绝对值最大的国家,处理老年病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现存养老模式下所具备的养老服务水平并不高,这给养老家庭以及医院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最显著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目前青睐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的模式,它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将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它是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更具备医疗服务等的养老模式[1-2]。

1 中国农村现存的主要养老模式

目前中国农村存在的主要养老模式可以分为家庭养老模式、土地养老模式、个人储蓄养老模式、新农合养老模式和商业养老保险模式。家庭养老模式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支持力的养老模式,它是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3]。但是当今社会的农村家庭不仅面临着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变化和养老资源匮乏的问题,还面临着与子女关系紧张的问题,所以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在逐渐弱化。土地养老模式是由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而形成的,土地的保障功能是生活福利和伤病养老保障的可靠手段。但土地养老现主要存在于我国偏远地区。因为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现有土地大量被征用,农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养老模式仅能解决老年人温饱问题,难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4]。就个人积蓄养老模式而言,由于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自我养老能力弱,所以个人储蓄养老模式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也有很大的限制。对于新农合养老模式,卞琦娟[5]认为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养老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满足老年人最低养老需求的模式,但其存在覆盖面不全的问题,难以对农村患病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帮助。针对农村养老保险模式[5],农村养老市场未能得到良好开发,与城市相比,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保险产品单一,并且还存在服务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医养结合模式在我国大部分已普及医疗保险的情况下,能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能提供较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且其医疗费用还能按照报销流程,通过医疗保险进行报销,较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开销。可见,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农村老年人养老所存在的问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能更全方位地进行解决。

2 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

2.1 经济状况 经济来源直接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6]。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自己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且老年人不想给子女造成太大的生活负担,所以更愿意选择相对经济负担小的居家养老模式。

2.2 个体特征因素 老年人会根据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来选择相应的养老模式。性别和婚姻状况对于养老模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女性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家庭养老模式,而男性老年人更愿意选择自我养老模式[7]。此外,老年人个体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养老模式的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更愿意选择家庭养老模式。同时,在顾永红[8]的研究中发现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没有显著影响。

2.3 家庭状况 家庭状况一般包含居住人数、老年人的子女数量、就业情况。张澜等[9]指出如果家庭美满和谐,人丁兴旺,子女事业有成,父慈子孝,老人则更愿意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如若子女数量较少,家庭关系较复杂,老人更倾向于社会养老模式。

2.4 社区状况 在江燕娟[10]的研究中了解到社区对于新型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老年人摆脱传统养老模式的束缚,改变老年人对新型养老模式的观念和态度,对于促进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3 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各类养老问题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现存的许多养老模式并不能给予老人舒适的老年生活,并且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医疗机构造成了困扰,甚至于最为普遍的一般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模式也很难同时满足老年人在养老和疾病医疗上的双重要求[11]。所以亟须医养结合式的养老模式将医疗与养老有机结合,密切联系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多方面结合与合作,促使二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解决我国现存的养老问题。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我国各地都进行了探索。如:天津市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门诊部[12]。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时,也满足了老年人日常所需的医疗需求,并且能有效地对突发急症的老年人进行抢救;合肥市则是在医院内部设立养老机构;郑州市则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成立了“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实现了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13],不仅提供了优质养老条件,还提高了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床位利用率,改善了大量慢性病老年人对医院病床的占用情况。长沙市将医养结合模式向社区范围内推广,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进行整合,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向更为平民化的层面[11]。在减轻养老家庭负担的同时,也保证了养老质量,提高了养老医疗条件和居家养老者的主观幸福感。

4 医养结合模式的优缺点

4.1 医养结合模式的优点 医养结合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正在试行当中的养老模式,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在没有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之前,一些只需要康复训练和临终关怀的老人长期占着大医院的床位,造成大医院床位紧缺,相对应的却是中小型医疗机构和民办医院床位的闲置,使得医疗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而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之后,老人在安享晚年的同时又能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14]。此前,老人在养老机构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只能到其他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实行医养结合之后,老人及其家属不用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来回奔忙,这给高龄且需要静养的老人带来了莫大的便利。在这些机构中,老人们还能得到有专业水准的医疗救助。随着服务内容的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养老,在心理、营养等方面也得到很好的照顾。

4.2 医养结合模式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及发展难免会面临许多困境,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新事物也不例外。首先,“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准入标准太过死板[15]。现行制度规定的是必须具有二级以上医院资质,并且需配备5名专业医生和2名专业护士,办公场所在200 m2以上的机构方可申请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而在一些没有那么多老年人的地区,这样的配备标准无疑是浪费医疗资源。并且在那些缺乏医疗资源的地区,一个合格的医养结合护理服务机构所需的医疗配置显然是不太可能具备的。此外,对于进入这种机构的老人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先要满足困难户。如此一来,需要这种模式养老的老人们并不一定都能够满足这个标准,也就意味着并非所有需要这种养老模式的老人都能够接受这种养老服务。其次,目前的护理人员缺乏[16]。一些专业的老年护理人员认为在养老机构工作待遇过低而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从而导致很多老年护理人员大多是非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老年护理质量不高。第三,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很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是政府支持、政府拨款。但仍旧存在部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收费超过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的现象。所以,应拓宽资金的来源,呼吁慈善机构及相关人员关注老年人养老问题,同时应注意加强与销售老年人生活与医疗用品公司的合作,实现双赢[16]。

5 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在四川农村的可行性

合理调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提高护士待遇、加强护理专业技能训练、加大财政补贴等将会对解决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所存在的困境起到一定的帮助和缓解作用。面对医养结合模式在全国各地的实践探究,结合四川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医养结合模式在四川农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5.1 理论上的可行性[17]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具有需求与服务高度契合、体系建设有效协同、医疗资源充分利用、降低老年人医疗支出负担等核心优势[18]。与其他养老模式相比,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从老年人角度出发,切实解决老年人面临及担心的问题,解决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所以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

5.2 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大[17]首先,农村大量的青年劳动力流出,由于长期的聚少离多而导致的“空巢”家庭增加以及代际关系的分化,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以及精神上的安慰就失去了依托,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变得十分尖锐,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则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其次,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对于农村失能老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普通养老机构丰富了普通老年人的生活,但是对于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来说也仅仅是提供了一个食宿场所而已,而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则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因为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既包括了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还包括了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了医疗保险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临终关怀服务[17]等。所以,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5.3 医改为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提供了契机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更加关注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方式[18]。医改的不断深入,为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机遇。

5.4 相关政策的支持[19]在我国局部地区已经实行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颁布了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在试点的城市中,如青岛、长沙,医养结合的方式受到了一致好评,并且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四川农村在推行医养结合过程中,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与四川农村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总之,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人口不断增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备受瞩目。为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挥了它在协调老人及其家庭、养老院以及医院、养老服务水平和医疗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在四川农村实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1] 张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02-104.

[2] 吴宏洛.探索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N].福建日报,2013-12-23(11).

[3] 刘畅.历史变革中的农村养老模式变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1):72-73.

[4] 高岩.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分析[J].烟台南山学院学报,2016,13(1):44-47.

[5] 卞琦娟.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五支柱模型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4,34(6):174.

[6] 林琳,刘毅.四川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6):735-737.

[7] 郝金磊.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4(4):87-91.

[8] 顾永红.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3):9-15.

[9] 张澜,张云崎.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9):182-184.

[10] 江燕娟.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西柳江县L村新农保试点居民养老状况的调查[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3(4):96-98.

[11] 王素英,张作森,孙文灿.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调研报告[J].社会福利,2013,12:11-14.

[12] 李勇.天津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财税政策与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41:24-28.

[13] 伍国铭.福建省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研究——基于永安、厦门两地的调查[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45-46.

[14] 宋晶晶.浅析河南省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机构建设的现状及优势[J].中国科技纵横,2014(24):262.

[15] 佘瑞芳.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31-32.

[16] 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17] 杨景亮.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探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2:16-18.

[18] 李杰.青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8:74-80.

[19] 唐文湘.医养融合之普亲模式[J].社会福利,2014(2):30-31.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rovision for the aged in rural pension model in Sichuan province

Zhang Qi,Yang Xiang,Chen Shasha,et al

(Chengdu Medical College,Sichuan 610083 China)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课题(四川省农村老人对开展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的需求分析与实践),编号:SQZL2015B02。

张齐,本科,单位:610083,成都医学院;杨翔(通讯作者)、陈莎莎、彭傲男、周玲单位:610083,成都医学院。

信息张齐,杨翔,陈莎莎,等.医养结合在四川农村养老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31):3983-3985.

R473.2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1.024

1009-6493(2017)31-3983-03

2016-12-30;

2017-10-16)

(本文编辑 李亚琴)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医养当兴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