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017-02-27于玉珍
于玉珍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再阐述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具体应用,并通过教学实例分析运用史料教学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史料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25-02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通过文字的描述很难联想到历史中的场景,毕竟历史离我们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就必须依靠史料。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史料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历史书上文字描述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中来,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在做题时的应用能力。
一、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对于历史这门课程不感兴趣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对课本繁琐的知识点望而却步,尤其害怕历史考试,高中历史考试呈现的题目都是材料题,许多学生平时花很多时间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考试时都用不上场,对一知半解的史料题无法作答,考试得分率低,所以学生更不喜欢历史这门课程。
(二)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在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教学方法老旧,还是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把所有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以“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所有的新知识点,学生学习知识点时吃力,教师在课堂中讲得也累,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没有提升,原本历史的知识点就繁琐复杂,教学方法的老旧更加增大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教师在运用史料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是用史料来证明教材的问题,从而使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在上课时便盼着下课,这样的课堂氛围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直线下降,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荡然无存。
二、历史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入史料教学,使原本枯燥的课堂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热情。
(一)加入史料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学科,是由一系列的历史人物与故事组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结合真实的史料进行教学,在课堂中不再是抽象的文字与教师苍白的说教。让学生通过史料的阅读真实地感受到历史中的人物与事件的魅力。历史课本中有许多史料的描写十分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扩展历史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点。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讲到武昌起义时,教师让学生观看《武昌起义》视频片段并思考三个问题:(1)起义的主力军是什么?(2)起义后,立即成立了什么?(3)起义后,全国革命形势如何?通过视频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从而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史实。
(二)加入史料教學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将历史史料运用到教学中来,不仅让学生扩展了历史方面的知识,还提升学生阅读史料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学生还能够通过对史料的阅读扩展自己的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这都是新课程改革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进行课本内容讲解后增加一些历史史料,来扩展学生这一章节的历史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史料,如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加深学生对日本侵略罪行的认识。选旧教材中蒋介石不抵抗日本的四则史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蒋介石的大资产阶级属性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质。教师增加一些蒋介石在不同时期包括抗战时期的史料,并设置相关的任务,学生在阅读有关蒋介石的史料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你的心里,蒋介石是一个怎样的人?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进行史料阅读时能够认真分析史料的内容,并在自己的心里有着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新颖的观点也可以在课堂中一起讨论,增强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也培养了学生史料应用的综合能力,对于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
三、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历史教学时加入史料确实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让学会对历史产生兴趣。合理的选用相关史料对教师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加入史料教学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掌控,才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立足教材,充分运用教材史料,并精心设问
新课改后,教材新增了很多史料,这些史料对讲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而且课后学生还可以温习。如果教师上课都选用课外史料,有可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教材中一些史料可直接让学生阅读,但有的必须进行精心设问,才能更好地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比如必修一第 112 页讲到十二铜表法时,运用资料卡片《十二铜表法》的条款并增加了一些条款进行问题设计:(1)从材料中你看到了十二铜表法对保护财产方面是否重视?(2)在对肢体受伤害方面的处理,体现了十二铜表法存在什么缺陷?(3)十二铜表法体现了哪些进步性和落后性?通过设问,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这一重点,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类似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会把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适当的增加一些课外史料,进行合理的提问
教师在选取史料时要注意与教材相结合,在不断选择史料的过程中,教师对自身也是一个提升,现在教师应该重视终生学习的理念,在筛选史料的过程中,教师自己对历史知识也会有更全面的理解。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阅读史料时教师可以进行合理提问,让学生阅读的趣味性增强。例如在学习“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笔者借助三段文字材料还原历史场景:
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让学生阅读三段材料并思考问题:三段材料体现了什么历史主线?你抓住哪三个关键字来说明?学生在阅读后很快找到三个关键字:“坐”、“站”、“跪”,通过材料学生更理解了在君主专制的历史长河中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教师在选择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出发,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一些难度太简单能够直接找到答案的会让学生失去挑战欲,而一些过难的题目学生无法理解也容易直接放弃。对于问题的设定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生也能够在教师选择的问题中不断提升,在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点的同时扩大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在条件充许情况下,让学生收集一些课外史料
笔者在讲完宗法制后让学生课后收集与这方面有关的课外史料,其中有一位学生收集了村里的“莫氏祠堂”和“莫氏家普”;在讲到秦朝时笔者让学生收集灵渠的历史资料及图片;還让学生收集另一条人工古运河:桂柳古运河的资料,让学生知道“会仙湿地”的来由。讲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分时,笔者让学生收集有关永福的历史源革及百寿永宁州的历史。学完科举制时,让学生收集桂林靖江王宁的历史及其城门上三元及第的来源和科举制的相关知识。讲到伟大的抗日战争时,笔者让学生收集战争时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事迹及南京大屠杀时期的一些图片和评论。讲到解放战争时,笔者让学生收集永福县堡里的英雄烈士墓的有关历史。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拉近了历史与我们的距离,让学生感到历史并不遥远,很多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课外收集史料,学生对这一部分历史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上所述,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形势的要求,教师要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才能够让高中历史课堂不断充满趣味性。在历史课堂中加入史料阅读就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愿意了解历史上发生的内容,提升自己对历史史料的阅读能力及其做题时的运用能力;教师也能够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中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辉朋.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图片有效运用的研究[J].学周刊,2015(7)
[2]曹燕玲.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3(21)
[3]苏佳楠.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4(28)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