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本兼治遏制校园欺凌

2017-02-27大海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灵校园德育

大海

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几个人纠集起来就欺凌同年龄的同学;几个如狼似虎的同学联手就要自己的同学“交保护费”,不如意就拳脚相加;一个同学说了句公道话,就下跪“承认错误”……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事件成为笼罩在众多家长和学生头顶的雾霾,也成为学校挥之不去的乌云。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频出现,折射出学校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或者说存在比较大的漏洞。任何事件,尤其是系列事件的产生,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背景原因。如果我们不能找出其原因所在,并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那么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道德教育的缺失并非主管教育不重视德育,学校不关注德育,教师不关心德育,家长不看重德育,而是德育的理念出现偏差,方法存在问题。

坦白地讲,当下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说教方式居于主流,这是教育的一大误区。如果学校德育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思想,走进学生的内心,那么这样的教育则是失败的。素质教育,以空洞的理论说教来“征服”学生,学生能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这种理念,有没有认可,我们不得而知。然而,评价德育效果的最后标尺则是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学生将教育者的说教当作耳边风,甚至拒之于千里之外,虽然学校与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是徒劳无功。因此,如何改变德育理念,提高德育水平,这才是关键。

当下学校教育第二个误区则是以活动替代教育,或者说,将德育等同于简单的活动。诚然,寓教于乐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教育依托活动,特别是集体性的活动或社会性活动,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仅仅有活动显然是不够的,活动只是一个过程,只能产生体验,然而有体验并不一定有收获。就像享用食物,仅仅知道是否好吃,但不转化为营养,再好吃的东西也无济于事。学生的活动,应当上升到认知,升华为情感,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可惜这最后一公里,很多学校都没能走下去。

当下教育的第三个误区是过于看重学生的文化成绩或分数,成绩好分数高就是好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遮蔽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学生成绩不好,成了“差生”,甚至可能沦为“坏学生”,校园里,在老师面前,或者同学面前自卑、抬不起头。于是,他们总要为被压抑的情绪找个“出口”,欺凌同学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可以说,每一次欺凌事件的产生,都是重大的心理问题事件,如果我们不能从心理角度和从思维方面进行解剖,找到“病根”,进行有效的救治,单靠强硬的制度也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遏制校园欺凌事件,首先需要教育主体正视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环节,以正確的德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格养成。其次,从根本上认识到欺凌事件的深层次危害,一方面,及时干预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尤其不能纵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应该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方向,给施暴者以改正的机会,特别防止“贴标签”的行为。同时,当事方的反应、媒体的事后报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最后,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寻常表现,做到事前早发现,尤其是纠正部分孩子“欺凌行为是可以容忍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担责”等错误认知,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事中及时处理,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视线;事后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惩戒和教育,促其行为转化。同时,要用心开展超越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人文教育,开展有尊严、有温度、有质感的教育。

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对受欺负孩子的肢体与健康的损伤,更在于伤其自尊、挫其自信的心灵摧残,甚至有可能造成孩子一辈子都难以走出的人生阴影。校园欺凌,根在心灵,责在学校,遏制其势态蔓延,需标本兼治,用德育的心灵感化心灵,还孩子一片成长的蓝天。

猜你喜欢

心灵校园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唤醒心灵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心灵小语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