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17-02-27邓玉荣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支架式高职数学教学策略

邓玉荣

【摘 要】本文阐述支架式教学方法的概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该法的策略,认为通过搭建适合学生的认知支架、创设情境搭建情感支架、搭建元认知支架三种途径,实现支架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职数学 课堂教学 支架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82-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学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除了专业技能外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而数学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抽象思维、准确运算等综合能力。因此,为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够帮助教师从知识的灌输与学生的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支架式教学的概念,是指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供一种概念性的框架,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基础上,在一定的教学体系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主动认知,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形式。

二、支架式教学中支架的搭建策略

数学课堂支架式教学中支架的搭建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支架搭建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突出其与即将所构建的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已有经验,将之与新知识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支架,从而促进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水平向新知识所需水平发展。最后,能够成功地让学生自己进行体验,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

(一)搭建适合学生的认知支架

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数学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延伸的过程。由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缺乏以及认知结构的不完备。因此,在支架搭建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补充。当学生无法独自完成新知识的构建时,教师可以构建背景支架,帮助学生在已有认知与最近发展区之间构建一座桥梁。

例如,学习映射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学生与学生证号”“图书馆图书与图书号”“居民与身份证号”等生活认识来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支架,并且在支架式教学的帮助下,让学生原本认为很难的最近发展区变为简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体系。

(二)创设情境搭建情感支架

由于支架式教学具有情境性,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因此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去思考与探索,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

例如,学习数学归纳法时,由于内容高度抽象,使得学生普遍对其不甚了解,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只会单纯地模仿解题三步骤,只知道如何运用公式,却不知道其基本理论。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多米诺骨牌这个现实情境,来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从而唤醒学生的求职欲望。

(三)搭建元认知支架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思维主要是由监控、目标、操作、材料和产品五个系统组成。其中,监控的核心思想就是元认知,它是指学生对认知的自动调控,它对其他的四个系统起协调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搭建元认知支架,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生对某个问题或是题目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法时,教师可以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呢?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元认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解题中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反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反思自己在解题中能够想到哪些关联的问题,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思数学题目中结合了哪些数学问题与数学思想,等等。通过这样回顾、复习解题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也知道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推导出來的。反思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及时地查漏补缺,有利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

三、支架搭建须注意的问题

(一)要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个人体验来搭建支架

教师要想通过构建数学知识支架,帮助学生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构建。

例如,学习体积几何的内容时,由于立体图形复杂多变,导致学生难以跨过最近发展区。为此,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椎体等实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领会几何图形的特点,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实物,从而提升学生抽象思维和识图辨图的能力。这种支架式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不同的数学知识应搭建不同的支架

对于不同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正确把握数学知识点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前提下,搭建不同的支架。根据支架的特殊性,通过具有特殊意义的方式方法,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新知识的普通方法;根据支架的一般性,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哪些数学基础知识是必须掌握的,这样就能避免浪费课堂时间。

例如,学习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时,对函数凹凸点的判断有很多种,可用函数曲线位于内切线的上下方来判断,也可以用函数的导数在定义域内的增减性来判断,等等。考虑支架的特殊性,用适当的方法构建知识支架。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就是通过搭建认知支架,以知识为载体,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去感知数学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在认知策略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品尝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进一步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源源.浅谈支架式教学策略在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读书文摘,2016(15)

[2]赵晔文.高职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搭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9)

[3]吴叶民.“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

[4]罗玉萍.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开心素质教育,2015(3)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支架式高职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高职数学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模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