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及思考
2017-02-27巴文娟
巴文娟
摘 要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教与学的必然要求。授课过程中应基于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体验式教学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诸多难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1.037
Abstract Experience based teaching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omprehension.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hoic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which need further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in practice.
Keywords experiential teaching;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1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就是在实践中亲身经历,在亲历中获得体会和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使人感到真实可信,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体验式教学”就是创设某种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引发他们的思考,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去探索、发现、领悟课程所要传递的核心内容和情感要素。“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从课堂的听众变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地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内在的素质。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2.1 心理健康课课程性质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性课程,重点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关注的是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掌握,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和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自我发现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实际应用上来。心理健康课堂应该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完成一个自我发现之旅。只有借助于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和领悟,重视对学生个体内在心理历程的影响,才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外在的心理知识内化为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人的心理过程的要求
人的心理是知、情、意的统一,如果教学内容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没有唤醒学生的情绪,没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就不能保证他们有相应的意志行动。很多心理健康知识其实是很大众化的,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就是人们在现实中能不能真正意识到,真正付诸行动。如果心理没有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是很难做到知、情、意的统一的。“体验是心理健康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连接认知和行为的媒介”,所以,必须借助于学生的切身体验,在体验中激活他们的心理,让切身的体验把他们的知、情、意贯穿为一个整体。
2.3 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意义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助人自助”,激发个体内在的心理能量和心理潜力。每个人的心理归根结底都是属于自己的,如果课堂中学生不能敞开心扉,不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无论教师如何强调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如何从外在施加压力,对于心门紧锁的学生来说,这堂课也是毫无意义的。“体验式教学“的优越性就在于引导学生打开心门,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主动地关注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身的正向资源,最终达到“自助”的目的。
3 “体验式教学“的课程设计
重视学生内在的情绪体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投入,重视课堂间的全方位沟通,这是“体验式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基于这一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一般为:“引入话题(主题)创设情境——自我体验(联系自我、自我分析)——和他人一起体验(交流、讨论、分享)——科学策略——总结深化”。主题的引入可以是一个案例、一种现象、一个故事、一个问题等等,主要是创设一种思维情境或心理氛围。“引入话题——创设情境——自我体验”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自我体验——和他人一起体验”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而“科学策略——总结深化”是解决“怎么样”的问题。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是合理的、有价值的、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有些内容可能并不能得出一个具有共识的结论,但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对于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仍是其效果之一。
以专题“适应与心理健康”为例,说明体验式教学具体的课程设计:以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引入话题(主题)——生活不是一陈不变的,当变化来临时,你会怎么办?你会是匆匆、嗅嗅还是哼哼、唧唧?学生做出选择后,立即引导学生进入现实情境: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生活环境、学业、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你是如何应对这种变化的呢?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上了大学,你好吗?”请学生描述自己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学生进入自我体验阶段。接着进入交流和分享的环节,请学生坦诚交流进入大学后的感受以及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紧接着又提出新的问题:“当环境改变时,我们该怎么办?改造环境?改造他人?还是改造自己?怎么做是合理的、现实的?”当学生回答“只有改变自己才是可行的”,此时,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改变自己?怎样改变才是积极的适应?(科学策略)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最后使学生认识到(总结深化):只有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地适应环境,才能获得成长和发展。
不同的主题在话题的引入和情境的创设方面略有不同,但是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不变的。
4 “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1)在案例中体验——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思考分析。案例能够充分反映某种心理现象或社会现实,当它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考和探讨的兴趣。在教学中,案例即可以作为某一授课内容的切入点,也可以作为说明某一问题的载体。选好案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探讨,最终使学生有所感悟。
(2)在讨论中体验——针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动方式,通过各种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而热点问题又是学生普遍关注、争论激烈且困惑较多的兴趣点所在,讨论时大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脑力激荡式的探讨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对某一问题的体验和领悟。
(3)在活动中体验——引入各种游戏活动或互动活动,获得切身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有快乐感,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营造快乐的氛围,愉快的氛围又可以使学生放松地、投入地参与到课堂中,为他们进行体验做好心理准备。心理活动、心理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快乐,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欢笑中获得切身体验和心灵的感悟。
(4)在自我剖析中体验——根据心理规律,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分析是与自己心灵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客体进行观察、审视、解析,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逐渐发现问题所在,最终获得心灵成长。
(5)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通过编排心理剧或拍摄微电影,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某一情境编排心理剧或拍摄微电影,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绎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感受和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此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
5 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较高的适应性,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积极作用,还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过大,人数过多,限制了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由于连年扩招,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人数也日益上涨,一个班动辄五六十人。如此之大的班级不利于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人数太多,一方面致使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一些非团体性的活动中,总是会有一部分旁观的学生受到冷落而丧失兴趣;另一方面,狭小的教室空间使有些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如何在大班中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人人思考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2)如何激活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敞开心扉投入到课堂中来?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经历不同、在课堂上的表现差异很大,心理开放的程度不同,有些很积极,有些比较冷漠,有些总是游离于课堂之外。这需要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消除他们的疏离感和戒备之心。
(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而非消极的体验?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在面对同一情境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如果话题恰好触及到某些学生的心理敏感点,就有可能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或对教师产生不满,或对课堂产生不安全感,不仅会影响到课堂的参与,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全面考虑教学设计,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反应。这对教师的素质是一大考验。
总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既是教与学的必然要求,也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资源,积极尝试,主动创新,克服难点,探索出路,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验式教学所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参考文獻
[1] 刘吉发,刘强,段联合.教学方法论:10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136-137.
[2] 李雪英.浅议身、心、灵互动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构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37-38.
[3] 钟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的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07(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