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7-02-27陈孜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大数据

陈孜迪

摘 要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承担着时代所赋予的变革任务,而教学信息化改革则是高等教育变革的重中之重,其发展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能力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当前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中主要存在制度缺失不完善、机构工作职责划分不明、资源共享能力弱、信息化设备及应用水平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信息化提升与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信息化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校在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统筹规划和布局,建立完善的新型体制与工作流程,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软硬件设备与优质教学资源云端化整合,加快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构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师生应用信息化设备学习能力,深入推广教学信息化的应用成果,以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学信息化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其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1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1.1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初步建立,但相关制度及部门设置尚需优化加强

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顶层设计直接影响着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合理完备的建设规划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使高校已有的相应规章制度与当前信息化的建设相互无缝融合,而且可为其提供高效的机构管理和人事支持等方面的保证。

但根据目前调研统计结果来看,虽然已经有近八成的高校有明确的校领导来负责校园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但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组织机构并不均衡,主要单独由(现代) 教育技术中心承担教学信息化的实施工作;少部分高校设立了2-3个实体机构分别承担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教育技术推广、普及工作,网络中心负责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建设和数据维护等;一些信息化走在前列的高校还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建设机构,如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等。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技术的发展与教学方法的革新,迫使教学信息化机构的职责定位与功能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前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和推广过程中存在部分功能交叉或机构职责定位不清的问题,造成了极大的数据冗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2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各种网络技术和信息化设备已在各高校得到了很高的普及率,已基本具备了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条件,各类高校的多媒体教室(配备如计算机、音响、网络接入、投影仪等)建设情况已达到较高水平。

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大多数高校都具备了OA办公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和科研管理系统等各门类的校园信息化系统的部署和应用。但在目前被调研的高校中,各职能部门和师生群体用户普遍反映系统不稳定、不智能和不友好,与目前主流互联网公司软件产品的友好体验相差较远。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应用系统所属部门各司其政,只从本部门需求出发进行研发,系统间数据不兼容也不能共享,给今后的功能升级、产品维护、资源共享等方面带来许多不便,造成校内师生用户体验较差。

1.3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水平低,资金投入大利用率差

目前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还大多停留在“重硬件轻软件,重业务轻资源”阶段,更多的资金投入在教学仪器和多媒体设施上,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部分高校日常信息化教学还停留在“多媒体教学”阶段。但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移动宽带网络和智能终端性能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备和终端设备方便快速的接入互联网。在当前云计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高校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理互联网上的数据和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是一项十分艰难的挑战。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服务器、存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耗资巨大,维护和更新成本过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师生对信息需求量剧增,高校在原有信息化建设思路下,不得不采購更多资源、存储和服务器来对师生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与此同时要增加更多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和更多的维护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各学院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购入的服务器、存储、电脑等设备由于管理和维护等原因,存在闲置或未启用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了能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应从教学信息化的政策体制、平台搭建、资源整合、培训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制定规划思路。

2.1创新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优化部门设置与工作机制

高校应重视教学信息化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按照优化配置、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将“教学信息化硬件、软件、服务、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进行一体化规划与建设,促进教学信息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各高校应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将教学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技术部门支持,并且需要各个相关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校内各院系的密切配合和参与。因此,应成立教学信息化领导小组,不应将信息化建设任务单独推给一个或几个独立职责的现教中心或信息中心等部门,而是建立将主管教学的学校和各院系领导、教师、学生等各多方角色加入到教学信息化建设决策、规划、管理的组织中来;成立信息化建设监督机构,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服务部门的制度、资源和人员的协调整合,形成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

2.2优化资源投入和布局,构建高校云计算平台

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建设普遍采用的是自主建设、自行购买的模式,各学校根据自身需求购买基础设施设备、电子资源和信息管理系统,在过去十几年间投入了大量资金,也取得了一定的信息化成效,但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不同时期购买的服务器、存储和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管理和维护, 其运行和维护成本越来越大,而且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此时应该优化资源的利用,尽快构建高校云平台建设,高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云计算是通过网络连接各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数据运算、存储和处理服务,可以对用户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共享,因为数据收集和存储过程并不是在某台计算机进行,而是在云端完成,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存储操作,且不必担心数据丢失问题,即使计算机出现故障,数据也会被安全地存储在云端。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教学机房以及办公用的计算机,需要滿足不断更新的各种教学办公的需要,机器的配置会随着应用软件的要求而不断变化,硬件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设备往往在购置后不久就需要更新换代。而采用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云计算解放了硬件配置对终端的限制,即使像手机、IPAD、甚至仅仅是显示器(配合云桌面设备)等低配置的终端设备,也能使用类似超级计算的应用。因此高校可以将资金投入到云计算中心建设,优化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节省开支。

2.3高校教学信息化开展定期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

随着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媒介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概念受到各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点扶持,如微课堂、慕课、网络公开课等教学方式被学生快速接受,高校的教学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被动的、指定时间和教师,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性,借助网络和移动终端在云平台选择需要的学习内容,当然这对于高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首先应及时对教师开展云计算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应用新技术获取授课资源的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和紧密的互动关系。

3结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云技术等新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新时期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落实“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价值。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高校信息化建设节省了开支的同时,高校信息化云平台资源能给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全面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大数据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