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猪呼吸道病的防控

2017-02-27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3期
关键词:胸膜鼻炎断奶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山西太原030024)

冬季猪呼吸道病的防控

张银灯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山西太原030024)

在猪病中呼吸道病是一类常发病,冬季猪场的呼吸道病更是多发,有时在一个猪群中甚至一头病猪同时患有几种不同病因的呼吸道病,这样增加了诊疗难度,如果防治不到位,将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现将猪呼吸道病的防控做一简单介绍,以供广大养殖场(户)和同行们参考。

1 猪呼吸道病的概念及常见原因

1.1 猪呼吸道病的概念及危害

猪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养猪生产中是比较常见的,是猪群在一定条件下感染一种或多种病原体从而使猪的呼吸系统表现一系列呼吸障碍的综合征候群。凡是有呼吸加快、喘气、张口呼吸、流鼻涕等症候群的病均归为呼吸道病。猪只不分年龄、品种均可感染。这些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特别在寒冷天气,常常混合感染,引起病猪食欲减少,继发营养缺乏,使猪只生产性能降低甚至死亡。

1.2 引起猪呼吸道病的常见原因

1.2.1 养殖数量的增加

随着集约化饲养的发展,养殖数量的增加,使疾病的感染率、发病率增高,以及猪病传播容易化。再加上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猪舍空气污浊而引发呼吸道病。

1.2.2 冬季气候恶劣

冬季天气寒冷适合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天气的寒冷又使猪上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同时不利于猪舍的通风换气,造成舍内空气污浊更易诱发呼吸道病。

1.2.3 养殖环境的污染

由于养殖数量增加,疫病种类必然增加,病原体扩散机会增加,再加上我国的分散养殖的方式,管理不一致,使养殖环境污染,疫病容易流行。

2 常见的猪呼吸性疫病特点

2.1 猪流感

即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突发,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并迅速转归。该病传染性很强,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但通常不会引发死亡。秋冬季属高发期,但全年可传播。

2.2 猪肺疫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该病的特征是最急性病例常呈败血症,咽喉及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高度呼吸困难;急性型呈现纤维素性肺炎变化,表现为肺、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慢性型症状不明显,逐渐消瘦,主要表现为慢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有时伴发关节炎。该病分布广泛,发病虽不高,但常继发于猪瘟、猪气喘病等传染病。

2.3 猪喘气病

又称猪肺炎支原体病,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见肺部的“虾肉”样实变。发病猪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

2.4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临诊和剖检上出现肺炎和胸膜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急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慢性病例以纤维素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急性者病死率高,慢性者常能耐过。

2.5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渐进性及消耗性传染病。病原主要侵害上呼吸道,病的特征是鼻炎、鼻梁变形、鼻甲骨萎缩、上颌骨变形、慢性鼻炎和生长发育迟缓或受阻为特征,是集约化养猪场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虽不会造成明显的死亡,但是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低估,主要表现为感染猪群的生长发育、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下降,药物、疫苗和人工管理费用的增加,以及猪肉胴体等级降低和废弃率升高。

2.6 副猪嗜血杆菌病

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2.7 猪肺丝虫病

猪肺丝虫病又称猪后圆线虫病,是由后圆线虫寄生于猪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常呈地方流行,主要侵害幼猪,使猪发生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严重时可造成仔猪的大批死亡。如发病不死,也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降低肉品质量,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2.8 其他症状性呼吸道病

还有一些疫病有呼吸道症状,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等。

猪蓝耳病:典型症状为母猪怀孕后期流产或早产,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猪蓝耳病毒会使猪对细菌性肺炎的易感性加强,常会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胸膜肺炎等,还会影响猪瘟等疫苗的免疫效果。

猪圆环病毒II型:猪圆环病毒病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侵害乳猪和育肥猪。该病是由猪圆环病毒II型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繁殖障碍、猪呼吸道疾病、肠炎、生殖性坏死性肺炎、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幼龄仔猪先天性震颤等。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生物安全系统建设,避免病原传入。

加强消毒以减少场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履行全进全出制度,尤其是产房和保育舍,每批猪转出后都要彻底消毒,采取“冲—消—熏—刷—消—烧”六遍消毒法,使用聚维酮碘消毒液、生石灰等进行严格消毒,并空舍1 w以上,再转入下一批猪,彻底切断不同日龄(批)仔猪间不同程度传播,结合早期断奶减少母仔间的传播。

为猪群供给合理均衡的营养,尤其在乳猪断奶前后给予高营养且适口性好的饲料,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发病率下降。

适时添加维生素等,以减少去势、断奶、转群、换料、疫苗注射等应激因素的负面影响。

3.2 做好环境调控

冬季区别于其余季节的管理要点主要是保温、通风问题。有必备的保温条件,如暖气或火炉,还要有局部保温设施,如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板,避免仔猪扎堆。在保证舍温的同时,还要有适宜冬季使用的排风系统,及时去除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搞好卫生,维持舍内干燥,减少温差造成的应激,按时消毒,以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或粉尘的密度。

3.3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猪场最好是自繁自养,确实需要引种,应事先做好疫情调查,避免购入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种猪到场后,要隔离饲养40~60 d,并按程序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性投药,并与本场几头老母猪混养进行风土驯化,让其产生适应本场微生物群的抗体,判别无疫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3.4 科学免疫

在冬季到来之前,做好猪群的免疫工作,如口蹄疫、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后备猪及种公猪的猪瘟、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伪狂犬病、蓝耳病等预防接种,并做好驱虫工作。

母猪产前应按做好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伪狂犬病、大肠杆菌病三价苗、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等的注射工作,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程度。

3.5 药物预防

做好药物预防工作,断奶仔猪可应用支原净与金霉素或土霉素连续使用1~2 w,母猪产前1 w和产后1 w使用支原净与金霉素进行预防。在猪转栏前后可喂支原净、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等药物。

3.6 及时治疗病猪

发现呼吸道病,及时隔离治疗,使呼吸道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4 病例介绍

基本情况: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郊区某小型猪场受到猪呼吸道病的困扰,一年来经济效益一直下滑,冬季疫情加重。猪场约有2 000头规模,从种猪到商品猪都有呼吸道病发生,猪场每天都有死猪出现。

现场调查:母猪不时有咳嗽症状,但食欲精神变化不大;仔猪体瘦毛长,发育不良,不时有咳嗽声;架子猪咳嗽声连连,部分猪发热不食,饲养员每天从圈舍内可捡出死猪。整个猪场治疗药物消耗数额巨大。现场临诊抽查,发现病猪体温40~41℃,咳嗽,气喘;剖检可见猪气喘病的病变以及猪肺疫的病理变化。

疫情分析和初步印象:该厂饲养密度较大,猪喘气病近年来流行较为普遍。

防控方案:全场卫生消毒1 w,把各个猪舍、场地彻底清洁消毒,力求不漏死角;安装排风扇,加强舍内通风;隔离病猪,予以治疗;仔猪首先加强驱虫1次,接着制定全场驱虫计划并督促实施。

远期防疫计划:卫生消毒制度化和标准化;坚持自繁自养,需要引种时必须检疫和观察1 w,无病再混群。

效果观察:3 d后肥育猪发病减少,1 w后不再有新病例出现;母猪和仔猪舍咳嗽气喘减轻;继续治疗半月后疫情平息,仔猪发育好转,皮焦毛躁现象消失;以后猪场经营趋于正常;嘱其要重视科学饲养管理,重视严格的兽医防疫制度和生物安全措施;并注重猪场技术员的培养和饲养员的管理素质培养。

S858.28

:B

:1004-5090(2017)07-0017-02

2017-04-20)

猜你喜欢

胸膜鼻炎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