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初中生欣赏古诗词
2017-02-26朱双娣
■朱双娣
如何指导初中生欣赏古诗词
■朱双娣
当前很多地方学校对古诗词教学开始重视,但是大部分一线老师还是偏重于让学生背诵,只粗略地讲解古诗词的内容,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本文旨在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如何指导初中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只有懂得欣赏,学生才有可能爱上古诗词。
细读 揣摩 欣赏 古诗词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家长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孩子对于古诗词的背诵与积累,但是真正懂得欣赏古诗词的孩子,其实很少。很多一线教师发现,许多学生会背古诗词,但不太理解古诗词。笔者认为:理解并欣赏古诗词比背诵古诗词更重要。如果希望学生爱上古诗词,必须让其从学会欣赏古诗词开始。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赏析古诗词呢?
一、指导学生细读诗词,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古诗词。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内容。但是,刚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的孩子,往往不太关注教科书中注释部分的内容。其实,借助注释理解文本内容,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比如,苏教版七(上)有一首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书中注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标题和“中庭”“秋思”三个知识点,由此,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可以理解这首诗的大致内容。可能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诗中的“地白”“栖”“尽”等词语不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进行查找、学习。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古诗词,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2.恰当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
虽然学生可以借助注释、工具书及网络媒体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但是,教师的讲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经过时间的淘洗,能够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大多意蕴深邃,学生自己只能读懂大概,只有在老师的带领下入情入理地进行分析、鉴赏,才能层层剖析出古诗词独特的文字魅力与精神力量。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起来妇孺皆知,通俗易懂,但是,如果让我们深入理解,或者是用英文介绍给外国读者,就有困难。许渊冲先生在2017年的《朗读者》节目中,谈到对这首诗独到的理解。他说,把月光想象成水就容易了。本诗是写月光如水,诗人沉浸在乡愁中。其实,床前的月光如水,诗人的乡愁也如水啊……许老先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融入了个人的感悟,便于初学者读懂这首诗。所以教师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而又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意蕴。
二、指导学生研读细节,揣摩诗境
1.品味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许多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哲思,耐人寻味。很多广为流传的名句就像玉液琼浆一般,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应该学会品味语言,研读关键词,方能体悟到古诗词的精妙魅力。
古诗词的语言美首先表现在富有音韵美感上。从《诗经》的一咏三叹,到乐府诗的朗朗上口,再到格律诗的工整押韵,以及长短句的跌宕起伏,都有一种语言上的音韵美、节奏感,让人读来感觉美不胜收,韵味无穷。比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常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首诗首句入韵,句尾的“苔”“栽”“来”押ai韵,读起来有一种和谐回环的音韵之美。本诗还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上下句的词语有规律地相互配对,形成对偶句,这样更增添了声音的美感,也增添了汉字排列的形式美。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微的知识点,带着学生反复吟诵、揣摩古诗词,细细地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感。
古诗词的语言美还表现在关键词句所蕴含的意味上。在古诗词中,作者常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深厚的意蕴,以引人思考,让人回味。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道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他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又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浅”字写出了早春青草刚生长不久的情态,“才能”是刚刚能够的意思,写出了小草很低矮的状貌,与“浅”呼应。再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非常口语化,尤其是“肥”字,原本很少入诗词,但在这里用得非常巧妙生动。“绿”与“红”又极有色彩的对比感,写出了春末时节落红遍地、绿叶生发的情景,极富画面感。这些古诗词的研读与鉴赏,往往是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不能企及的,需要教师适度地分析。学生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引导后,就可以逐步积累欣赏古诗词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与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了。
2.揣摩古诗词的写作技巧。
在古诗词创作中,诗人经常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对比烘托、借景抒情等写作技巧。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适时点拨,揣摩其妙。比如在新课标推荐的古诗词中,王维的《鹿柴》就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方法,描写鹿柴这个地方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以“人语响”反衬山谷的空寂,“但”字加深了这种反衬的力量,给人一种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的感觉。再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以看似热闹的雨声和蛙声衬托夜半等客时的寂静。“闲敲棋子落灯花”又属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至,灯芯已很长,诗人百无聊赖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震落,这一细节既写出诗人深夜候客的情景,也写出其怅惘心绪。在古典诗词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三、指导学生探究背景,赏读诗情
现在的初中生为什么不容易读懂古诗词?一方面是因为语言的障碍,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古诗词作者的身世不够了解,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够了解,不能够充分理解作者的情感。
1.探究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时论诗”。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工具书或课外读物等手段,探究作者的身世,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
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据说是作者科举落榜后,途经苏州时所作。当时,诗人心情很糟糕,带着这份抑郁之情,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凄冷、孤独的画面,有美感也有愁闷。诗中既有对落月、啼乌、江枫、渔火等江南深秋夜景的描写,又有对“愁眠”的心绪表达。又如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一词,也是作者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作品,但是,落榜的心情则与张继迥异。词中开篇句“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意思是在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结尾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更表现出诗人从容洒脱、傲视权贵、蔑视名利的思想。
从隋唐以来,科举考试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非常大。如若金榜题名,便可荣华富贵,享受特殊阶层的优厚待遇;如若名落孙山,则会贫困潦倒,流落到最底层的百姓中去。面对这样的考试失利,唐朝的张继愁眉不展,看到的是“月落”,听到的是“乌啼”,只能“对愁眠”;而北宋的柳永却潇洒地自称“白衣卿相”,在“烟花巷陌”里“浅斟低唱”。这样对比起来学习古诗词,了解在同类事件中不同人物的性格,也是极有意思的事情,极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以及了解作者生平故事的兴趣。
2.探究作者的生平经历,做到“知人论诗”。
初中生对于未知的领域往往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而很多经典古诗词的背后往往深藏着一段或心酸伤感,或喜悦欢快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有耐人寻味的人生经历以及非常吸引人的历史知识。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作于公元763年春,当时杜甫53岁。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大胜仗,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缢,其部将相继投降,安史之乱到此总算结束。杜甫听到消息,不禁老泪纵横、欣喜欲狂,他一气呵成写出这首七律。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诗人的喜悦之情,一改杜甫沉郁顿挫之风,被后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如果教师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杜甫个人的坎坷经历,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诗中的内容与情感。
又如,著名词人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深受父亲的宠爱,婚后与丈夫情投意合,幸福美满。所以,在她的早期作品中,流露出的大多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的青春烂漫气息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的思夫之情。但是,战争带来的灾难以及丈夫的离世,使李清照的身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她后期的词作大多写愁绪。如“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芭蕉》)的荒凉、凄苦,又如“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等词句中的满目伤感和满怀愁绪。同样一位作者,因为其生命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遭际,所以其作品所呈现的风格与抒发的情怀也迥然不同。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作者的生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细读诗词,借助资料了解背景,学会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技巧美,这样才能逐步地让学生揣摩到古诗词的精妙魅力。只要学生懂得欣赏古诗词,就极易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共鸣,就极有可能喜欢甚至深爱古诗词。如果是这样的话,背诵古诗词就轻而易举,不需刻意为之了。
(作者为镇江市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