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语文:在诗与思之间共生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主张摭谈
2017-02-26袁爱国
■袁爱国
境界语文:在诗与思之间共生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主张摭谈
■袁爱国
“境界”一词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作为语文教学语境中的“境界”,指语文教学的意味、品位、风格等。“境界语文”即指含意味、有品位、显风格的语文,以“立人”为核心,指向于“表现与存在”,与“功利语文”“庸俗语文”绝缘,是人生的本体和基石。境界语文通过品位高雅、风格鲜明、意味丰厚的教学,从“求真、善悟、审美、尚德”四方面出发,提升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
“十三五”中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颁布,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也逐步清晰。境界语文的教学主张与语文核心素养有何关联,如何在境界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一、境界语文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联
海德格尔将语言置于“诗”与“思”之间,思与诗的对话旨在把语言的本质召唤出来,以便终有一死的人能重新学会在语言中栖居。境界语文教学主张借用了这两个关键词,“诗”与“思”不仅是两个维度间的观照,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张力,营造了语文教学极富想象力与探索意义的迷人空间。因此,“诗”与“思”既有实指的语文教学内涵,也有虚拟的亟待探索的创新领地。笔者曾经这样描述:境界语文,应追求“诗”的灵性飘逸与“思”的深邃宽广的融合;境界语文,既有字词句篇的感知品味吟咏讽叹,又有思接千载心连宇宙的深思熟虑;境界语文,不仅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也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激发。一言以蔽之:境界语文,在诗与思之间。
三维目标指向的语文素养因为其内涵的模糊性与非学科性,相关专家说不清道不明,一线教师对此普遍茫然。近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明确,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境界语文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紧密相连,境界语文倡导的“诗”与“思”,主要的维度即是语言与思维,“诗”的内涵、外延与“文学”“语言”等很多时候是一致的。境界语文同样关注审美与文化,“诗”与“思”之间,我们还强调“德行”的介入。“尚德”的意义一方面在于通过文质兼美的语文教学,进行文化传承、审美体验、情感陶冶、品行修炼,另一方面强调师生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对话与倾听,合作与分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语文教育生活,以达到立德树人的宗旨。境界语文的教学主张不仅指向学习内容、方式、品质的升级,更在于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指向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境界语文教学路径
如何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以笔者2015年11月在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执教的《李清照词两首》为例,结合境界语文的教学实践策略探究一下实施的具体路径。
(一)语言与思维
1.思维促进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首先,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内容的感知理解。这节课以《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读李清照词作的同时,了解李清照前后半生的欢欣与悲苦交集的遭遇,体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其间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活动,有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的活动。如解读《武陵春》,理解这首词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的“愁”,可以利用发散思维,既要从上阕愁景、愁态、愁因、愁容等方面深度理解词人的心境,还要从下阕的“也拟泛舟解愁”到“愁更愁”之中,利用形象思维、递进思维理解词人情感微妙的变化过程。
其次,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理解把握。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依据文本体式而教,李清照的词作属于婉约词,本课抓住“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这一构思特点,理解婉约词婉转含蓄的表达特点,从词句、上下阕等不同语言单位进行解读。如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设喻巧妙妥帖的特点,围绕为什么是“舴艋舟”进行三重解读:一是与上文“双溪”“泛轻舟”相照应,二是用“轻”言愁之重,三是与词人女性身份相称。“舴艋舟”的特征,需要形象思维的观照;与上下文的联系,需要整体思维的把握;联系词人的风格特征,需要理性思维的思考。
其实,文本内容与文本的形式是一体的,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往往从言语内容入手,重点探究言语形式。语文课要聚焦语用,同时把文化修养、精神熏陶很自然地带进来。(温儒敏)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而思维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能够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李清照词两首》的教学以“1+N”的处理方式,精读《武陵春》,略读《醉花阴》,联读《如梦令》;拓展环节,呈现李清照名句以及纪念馆的对联,增加言语材料的丰富性与系统性,引导学生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2.语言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习得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从而促进思维品质的提高。请看《李清照词两首》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大家看看,这首词从上阕到下阕的哪些词句表现了李清照心中的愁绪?
生:我觉得是“日晚倦梳头”的“倦”,因为李清照到了晚上“倦梳头”,表明她的心境很哀愁。
生:“晚。”我认为“日晚倦梳头”的意思是记忆的愁苦积蓄得太多了,没有办法兼顾到梳头这件事情上,所以说很迟。
师:好,你再补充一下。一个“晚”字,一个“倦”字,它们的“愁”表现在哪里?
生:表现出了作者当时内心的心灰意冷,继而转化成了忧愁。
生:我觉得“晚”不仅仅是一天,而是很多日子她都无暇顾及梳头这件事情,“倦”也是说明她无暇顾及。
欣赏古诗词需要诗性思维介入,从而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与个性化感悟。理解李清照的“愁”“倦”是表象,“晚”才是愁的真相。学生不仅读出了“一日之晚”,还读出了“每日之晚”,可见其愁思之久长,内心之深痛。语文教学还需要学生能够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领略婉约词派语浅情深的风格,我们将李清照的名句进行归类探究,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了解李清照词作口语化,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叠词、反复、比拟等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的特点。无论是文学作品读写,还是实用文本读写,都需要进行丰富的思维活动。要强化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把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二)语言与审美、文化
1.语言与审美。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要引导学生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涵养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文学作品阅读注重审美情感的体验。学习李清照《武陵春》,教师在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朗读的原初体验,让学生用愁苦、哀伤、愁绪、悲伤等词叙说自己的阅读初感,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理解的情感基调再读一读,这样就能很快进入阅读现场,在婉约词风的场景中展开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感受与体验,往往是与诵读紧密相连的。从诵读方式看,本课有学生个体的自由诵读与集体诵读;从诵读内容看,有词章的通篇诵读,也有具体语句的赏读;从教学结构来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文本的外部形式的认识开始,再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意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充分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螺旋式的变式阅读训练过程中,不断丰富审美体验。
审美鉴赏活动,既需要体现中国传统语文重“整体感悟”的教学特点,引领学生涵泳体察、诵读欣赏,也要吸收现代阅读学的理论精华,从接受美学出发,强调读者意识,利用多向性对话,与作者、文本对话,师生之间对话,增强阅读体验,丰富阅读图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如本课关于名句的鉴赏教学片段:
师:“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诗历来被人们传诵,你们知道它被传诵的奥秘是什么吗?
生:我觉得作者特别悲伤,从“人比黄花瘦”可以联想到她十分憔悴,人竟然比黄花还要瘦。
师:也有人说“人与绿杨俱瘦”,你觉得为什么李清照这句更能被传诵呢?
生:因为黄花一般来说可以表示忧愁,而绿杨一般是形容人特别的坚强,这里她一直在说自己是愁苦的。
生:我觉得绿杨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李清照是写词的高手,黄花和秋天相配。
生:绿杨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植物;而李清照特别愁苦,脸色应该是面黄肌瘦。
生:“绿杨”让人想起生机勃勃,而“黄花”的“黄”字是一种死寂的感觉。
师:菊是花中隐士,陶渊明独爱菊,而李清照也爱菊,这说明什么?
生:厌世。表现了她高洁、高雅的品质。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提供了两次审美鉴赏的支持活动,一是与“人与绿杨俱瘦”进行比较阅读,一是由李清照的“黄花”拓展到陶渊明的“菊花”。前者侧重从“黄花”的意象特征进行审美比较鉴赏,后者是从菊花的文化意蕴进行审美内涵鉴赏。由此看来,审美鉴赏与创造首先是学生主体的在场,其次,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支援,这样审美活动才会从初级体验走向深度涵养,从感受美走向创造美。
2.语言与文化。
朱永新认为,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更离不开阅读。境界语文的文化视野是多元的、开放的,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境界语文的文化立场倡导文化自信,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提升人生境界,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一,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记忆、思想与情感贮存在文学作品之中,历代传诵的古诗文不仅仅是文学宝库的珍藏,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密码。语文教学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使学生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文化基因需要解码、移植直至融合。有的诗文浅显易懂,有的诗文需要深入探究。阅读时可以吟咏讽诵,不求甚解;也可以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四季风光、阴晴雨晦,大漠孤烟、灞陵杨柳,自然在变化,对生活、生命的热爱永远不变。热爱和平,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递的是民族的责任;善待他人,珍爱亲情、友情,天下一家亲,加强了民族的融合。见多识广,胸襟会更加开阔,文化会更加自信。
其二,理解文化意蕴,提高文化自觉。文化不是外在的商标,而是内在的修养。文化自觉在于学习主体用心投入,能够充分理解各种文化的意蕴,能够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这样才能得文化之精髓。李清照的三首词(《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写了三种花,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三种花(藕花、菊花、落花)与诗人的心境、人生的关联。藕花是青春时光的写照,心境开朗欢悦;菊花是少妇思念之愁的镜像,散发着忧伤与惆怅的思绪;落花是晚年流离失所的孤寂悲苦——家国破碎,韶华不再,形单影只。生离死别、喜怒哀乐,所有的情感都能在文化意蕴中感同身受。有了透彻的理解,才会有文化自觉,文化的悟性也会与日俱增。
其三,涵养文化人生,传承文化历史。文学作品的背后是传递人情、体察人性,读者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也在与文本的作者对话,每读一部经典作品都与一个伟大的灵魂相遇。宋词中的许多作品不仅关注离愁别绪、一己之情,传达个体的情愫,而且会蕴含国家民族的宏大主题,将国家命运与个人遭遇交织在一起表述。李清照的《醉花阴》仅写一己之愁,《武陵春》则不仅写个人的身世孤苦,更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时代哀愁。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李清照人生三个阶段的词作,来了解李清照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女、少妇、老妇),体味其不同人生阶段的三种心境(欢快、离愁、哀愁),初步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基本面貌;同时,认识到她一生的坎坷经历与宋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她的个人情思中包含着家国兴亡的大悲苦。这样的阅读,既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和继承。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七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