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价值观照学校教育
2017-02-26李旭东
■李旭东
让价值观照学校教育
■李旭东
观照,是佛教语,意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价值观照,是教育理念,意指以核心价值来智慧地照见教育规律。教育本是一种社会价值的影响与传承,是社会价值对人的浸润,所以,只有价值观照下的教育才是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
教育是什么?是一所学校,是一个系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文化的写照。从教育的场所而言,教育即学校;从教育的价值而言,教育即生活;从教育的形态而言,教育即课程;从价值观照的角度而言,教育是依托学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即学校。学校教育显性的表现是校园环境、校园标识等,而学校教育隐性的表现则是校风、学风、教风。在今日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常常宣传办学特色,而在办学特色中又一味求新,以为新就是创新,以为新就是创造,殊不知教育需要的是最为基本的办学规律,是将社会价值转化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过程。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价值观照下的生活,也是生活实践中的学习。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明确了教育与生活的必然联系:教育是为了未来的生活,而生活是教育的情境。只有价值观照下的教育,才是生活的本义;只有价值观照下的生活,才是教育的真义。
教育即课程。教育的具体形态就是校本课程。学校要有特色,就需要展示特色课程或特色活动,但特色课程如果缺失了价值观照,就会出现教育的病态。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沈阳某小学850名小学生上演“速叠杯课间操”,初看为之点赞,但点赞之后不禁担忧:手脑并用,确实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可学校后续将向上海吉尼斯总部申报世界纪录。“速叠杯课间操”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形态的一种创新,其价值指向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则不是教育的本义,也不是教育的价值指向,那么,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意义何在?
学校开设校本课程,都应该在教育价值的观照之下,而不应该背离教育本义。教育的本义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其价值的核心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一旦学校的目标指向没有了价值观照,而仅存所谓的学校特色,或者仅是为了宣传学校特色,而忽略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的话,这样的教育形态其实是一种社会病态,不是教育创新,更不是真正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在“四有”的要求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都是指向教育的价值。做一名好教师需要教育的价值观照,而办好一所学校更需要教育的价值观照。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教育,是智慧和道德融合的教育,是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如果不能在价值观照下办好学校,这样的学校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之下的教育才是具有社会责任的教育,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任教于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