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细节才有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7-02-26李中华

初中生世界 2017年12期

■李中华

“有细节才有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李中华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在写人记事作文中的作用;2.学会在写人记事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

学会在写人记事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前天做了一个课堂练笔,老师选取了一些片段,我们来看一下。

(屏显材料A:上班的时间就要到了,毛老师拿起一块芝麻烧饼,三口两口,就吃完了,然后骑上自行车,飞快地上班去了。)

师:这段文字写得怎么样?

生1:这段文字只是简单地叙述,缺少细节。

师:这段文字比较流畅,但是描写不够细致。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

(屏显材料B:毛老师右手抓着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用力地咬下一口。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一个烧饼吃完,芝麻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芝麻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下嘴唇还有一个芝麻粒,他舌头一伸,卷到嘴里,然后跨上自行车上班去了。)

师:大家看看,这段文字写得怎么样?

生2:这段文字很有表现力,与A段相比,把毛老师着急上班的状态写出来了。

二、细节丰富典型,人物才有个性

师:B段比A段有魅力的原因是有细节。所以说,有细节才有魅力。从七年级到九年级,老师都会强调细节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们看一看,大作家是怎么说的。

(屏显:“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李准)

师:这里的关键词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

(屏显:“唯有细节能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

师:这也就是说,作品的价值是通过细节来体现的。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是细节呢?说说你的理解。

(讨论略)

师: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什么是细节描写。

(屏显: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自然环境、场面气氛、重要物件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以此充实文章内容、,刻画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旨。)

师:同学们,你们手上都有一篇作文《偶尔停一下,真好》,这也是我们学校同学的一篇习作。这篇作文在细节方面写得不够到位。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细节的理解,来丰富这篇文章的细节。

(学生开始在字里行间丰富细节)

师:好,哪位同学把自己所写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

(讨论略)

师:我们刚才所做的是简单的加法,就是往里面加人物的动作、神态,或者景物描写。那么,是不是说细节描写就是简单地做加法呢?我们为什么要往里面加细节呢?

生3:我觉得目的是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能够深刻地留在读者的脑海中。

师:使读者印象更加深刻,这既是目的,又是效果。作者的生活中有很多景物,他为什么偏偏关注这一景物?为什么偏偏关注这个细节、这个动作或这个景物的细节呢?如果你脸上起了青春痘,最先发现的是谁?是你自己,或者是妈妈。为什么?因为关注,因为爱。所以,从生活的情理出发,我们不难想到细节存在的原因。细节之处,必有真情;细节之处,必有期待。我们写作文,细节描写不是简单、机械地做加法,而应该是情感的投入和流露。这点大家一定要知道。细节丰富了,文章就有生活了;有生活了,文章内容就充实了,就有画面感了。然而,是不是细节丰富了就行了呢?还不是,大家看下面这段文字,也是写吃烧饼的。

(屏显材料C:仇老师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脖子微向前探,小心地咬下一小口。几乎同时,她伸出左手摊开手掌,在下巴颏下接着。一个烧饼吃完后,她轻轻抖落左手掌里的芝麻粒,用面纸拭去嘴角下的饼屑,还掏出一枚小圆镜照了照牙齿,然后拎起包,扭身推了自行车上班去了。)

师:大家看,这两个老师的形象有何不同?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生4:毛老师性格急躁一点,因为他吃烧饼的时候是很快、很豪爽的。而仇老师则很淑女,从她掏出一枚小圆镜照了照还可以看出她的细心。

师:我们设想一下,你可以把毛老师的动作放在仇老师身上吗?不行,因为这里所用的动词具有人物的个性,而且写仇老师的片段里不仅有动作描写,还有小圆镜、面纸等小物件,如果让毛老师做这样的事情也不行。这就告诉我们:细节丰富典型,人物才有个性。同学们再看那篇习作中的老人,他在原文当中个性是否鲜明?

生(齐):不鲜明。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试着让老人的个性更加鲜明。

(学生写作)

师:已经有同学写了不少,我们来分享一下。请说一说你笔下的老人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生5:老人是一个热爱风景、热爱自然的人。老人深情地凝视着远方,若有所思地说:“这儿真美啊!”

师:我觉得这个老人的话也许我也会说,也许你也会说,好像个性不太鲜明。老人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很重要,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同学再来说一说。

生6:我笔下的老人是一个热爱生活、心怀理想、乐观豁达的人。

生7:我觉得他很睿智。我是这样想的,他应该是用言语来引导我。

生8:我认为老人应该是一个很有精力、精神面貌好的人。

生9:我笔下的老人是饱经风霜的。

……

师:同学们心目中的老人形象都是一个模子吗?应该不是。

(屏显:老人的形象可能是儒雅健朗、博学睿智、坚强乐观、淡泊名利、正直慷慨、朴素慈祥、与时俱进、历经沧桑、气度非凡、真诚善良……)

师:你要首先明确笔下的人物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然后用细节描绘出来。你能不能写上一两笔,让我们对老人的形象过目不忘?

(学生交流)

生10:在第五段中,我是这样写的:“他缓缓地转过身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慈祥的笑容,随后舒展开来,轻轻地吸了口气,又慢慢地吐出来。那颗黑痣仿佛绽开的花朵,散发着芳香。他用手指了指那片绿苔,说:‘你看那景,多美啊!’”

师:如果他笔下的老人形象很典型,你肯定记住了其中的细节。你记住了哪一点?

生11:我记住了黑痣像朵绽开的花。

师:这个地方很典型。还有吗?

生12:在第五段中,我是这样写的:“老人低着头苦笑着,鼻子不时地耸动一下,牵着额上的皱纹一起一伏。他又抬起头,双眼凝望着天空,努力让眼泪流回眼睛里,泪珠在阳光下泛着光,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遗憾。”

师:你记住了他写的哪些细节?

生13:我记住的细节是“眼泪流回眼睛里,泪珠在阳光下泛着光”。我觉得这处细节体现出老人的历经沧桑。

师:把眼泪逼回去,是非常丰富的心理活动。还有吗?

生14:在第四段中,我是这样写的:“那老人的眼睛似微风拂过秋日枯草般忽地一动。‘我毕竟也是横渡大半辈子的人了。’他的双眸淡淡地扫了我一下,如微风拂过竹林一般不留痕迹,但随即轻举手臂,轻声地说:‘你看那景,多像曹操笔下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师:除去语言、神态、动作、外貌描写,修辞手法的使用也能够让细节更加生动、形象。现在,同学们笔下的老人形象比原文丰满了,但是老师觉得仍然没有达到典型化。那么,我们怎样再做进一步优化呢?

三、细节前后呼应,章法才显灵动

师:小说《百合花》中有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呢?

生15:一开始的时候,小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小通讯员牺牲之后,“我”又看到了那两个干硬的馒头。

师:嗯,两个干硬的馒头是细节。还有没有?

生16:小通讯员枪管里插的树枝和野菊花是细节。

师:这也是一个细节。

生17:新媳妇在为伤员擦身体的时候是害羞的,但在为小通讯员擦身体的时候神情是庄重的。

……

师:这些细节,大家印象很深刻。这些细节在文章中仅仅出现一次吗?不是,刚才这位同学已经说过了,两个干硬的馒头,前面出现过一次,后面又出现了一次,这叫“前后呼应”。这种前后呼应的细节就会让文章产生一种灵动之感。所以说,细节前后呼应,章法才显灵动。如果我们为刚才那篇文章设计一组前后呼应的细节,是不是也能够让文章的章法显得灵动呢?请同学们尝试一下。

(学生设计前后呼应的细节,并交流)

生14:我刚刚说的第四段,“他的双眸淡淡地扫了我一下,如微风拂过竹林一般不留痕迹”,我在第六段“老人却淡定地说”之前加了“老人的双眸微微一闭,深深地陶醉在周边的美景之中”。我想通过这两处前后呼应的细节来表现老人的淡泊。

师:他通过神态的前后呼应来体现人物的形象。还有吗?

生18:我准备使用一个小物件“收音机”。我先在第四段加上“老人手里托着个收音机,里面咿咿呀呀地唱着京剧,他摇头晃脑,嘴里也是咿咿呀呀”,结尾处再加上“老人托着收音机慢慢地下山,嘴里咿咿呀呀的曲声响彻山水,仿佛在说,慢慢走,欣赏啊”。

师:大家看,前面出现的收音机和后面出现的收音机作用是不是一样?前后呼应,难道就是简单地重复吗?《百合花》中两个干硬的馒头,前后出现了两次,作用是不是一样?是不是简单地重复?

生19:不是。第一次体现了小通讯员非常善良、体贴,第二次则是寄托“我”对小通讯员怀念情感的载体。

师:说得很好。那么,这两处收音机的细节设计,目的是一样的吗?

生20:不一样。第四段写收音机,作用是收音机的声音吸引了“我”,后面相当于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师:细节描写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物的性格特点服务,为人物的形象服务。其实,前后呼应的细节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但要形成一种自觉的能力,还需要我们多练习。

四、细节围绕中心,主题才能突出

师:章法灵动以后,我们再看一下,习作中有没有多余的、要删去的细节?

生21:文章第三段描写导游的那段文字要删去。

师:为什么?

生21:因为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老人,而不是导游。写导游的文字虽然很细致,但是与文章的主旨无关。

师:这告诉我们,无论细节多么丰富、多么典型、多么精彩,如果不是为中心服务的,就是多余的。所以,老师还要提醒大家的是:细节围绕中心,主题才能突出。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一起探讨的是怎样优化细节,让文章因为细节而更有魅力这一问题。最后,小结本课。

(屏显:细节丰富典型,人物才有个性;细节前后呼应,章法才显灵动;细节围绕中心,主题才能突出。)

【教学反思】

不少学生的记叙文往往比较空洞,缺乏细节描写,生活气息不浓。记叙文如果没有丰富而真实的细节描写,文章质量必然大打折扣。鉴于这样的情况,我设计了这节作文升格课。通过课堂实践,我认为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把技法训练与教材课文结合。学生写作离不开技法的指导。其实,作文技法并非高深莫测,学生通常一听就懂。作文技法说白了,就是写作知识,而要把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却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训练,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形成了一定的言语习惯,这种能力才会稳定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因此,我在这节课上,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为了让学生练得明白,我结合了教材中的课文,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例如,在“细节前后呼应,章法才显灵动”这一环节,我结合了茹志鹃的《百合花》,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设计前后呼应细节的意义所在。

二是把技法与情感表达相互融合。作文课上,我们常常见到教师把作文技法生硬地告知学生,然后让学生练习。这种做法只能让学生机械地操作,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使在课堂上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绝不会形成学生的能力。我在这节课上,不仅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常见技法,而且让学生思考:“作者的生活中有很多景物,他为什么偏偏关注这一景物?为什么偏偏关注这个细节、这个动作或这个景物的细节呢?”最后让学生理解这是一种生活情理,“细节之处,必有真情;细节之处,必有期待”“细节描写不是简单、机械地做加法,而应该是情感的投入和流露”。

三是把课堂生成转化为教学资源。作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但又不能拘泥于预设。作文课上,学生对问题的判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有的是对教师或学生认识的补充。在这节课上,我能够紧随学生的思维,把课堂生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例如,有学生展示了自己笔下的老人形象,我随即让其他学生回答“你记住了老人的哪些细节”,如果记得了,说明老人的形象比较典型;如果记不得,说明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不典型。将课堂生成转化为教学资源,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使得课堂灵动而有思维张力。

这节课,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几种方法理解得比较透彻,在课堂上也有了充分的训练和展示,但是,依然有一些学生难以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尤其是“让老人形象典型化”这一环节,有的学生做得比较牵强。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需要继续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本节课为2016年11月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举行的“苏派作文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展示课之一,执教者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