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案例

2017-02-26唐爱平

初中生世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小说

■唐爱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案例

■唐爱平

教学案例

一、展示成果,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你们都读完了吗?

生(基本齐声):读完了。

师:你们的书面阅读成果都带来了吗?能展示一下吗?

生1:老师,我带了读书笔记。

生2:我做了一组读书卡片。

生3:我在书上做了很多的批注。

师:哎呀,我们班的同学真不简单,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的阅读,同学们一定会收获满满。今天这节课,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主人公保尔身上,通过分享对保尔这个文学形象的阅读体验,来探寻这个人物的成长经历。

二、聚焦保尔,交流分享

1.分享保尔故事,把握人物成长经历。

师:要想读懂保尔,我们得知晓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保尔的故事我们一节课是怎么也讲不完的。课前老师让你们去找有关保尔故事的连环画图片,有没有同学找到呢?

生:找到了。

师:这些连环画图片中,一定有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幅。接下来,就请大家结合找的图画,讲述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保尔故事。

生4:保尔在筑路队的时候,尽管外面下着暴雨,但他还是坚持筑路。

生5:少年保尔在河边钓鱼,然后遇到了冬妮娅,他们就相爱了。

(生笑)

师:大家都笑了,这里用“相爱”一词好像不太妥当吧,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建立了纯真的友谊,对吧?

(生点头)

师:继续说故事吧!

生6: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状况下,坚持写小说。

师:刚才有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件事,那么,这些故事对应着保尔成长的哪几个阶段呢?

生7:少年时代和参加经济建设时期。

生8:卧病在床进行文学创作时期。

师:很好。那么,除了这几个时期,还有没有关于保尔的精彩的故事呢?

生9:有!保尔参加了布琼尼骑兵队,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英勇杀敌,腿部不幸受伤。

师:那这个故事是什么时期发生的?

生10:保尔参加红军与敌作战时期。

师:概括故事情节是阅读名著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老师送你们9个字——“明要素、抓重点、求简洁”,在阅读其他小说时,同学们也可以尝试一下。

2.理清人物关系,探讨人物成长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对保尔的成长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这部小说可谓人物众多,围绕保尔,作者还塑造了不少人物形象,请你说一说在保尔的生活圈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有哪些人?

生11:阿尔焦姆、玛利亚。

生12:朱赫来、谢廖沙。

师:还有吗?

生13:冬妮娅、丽达、达雅。

师:大家说出了这么多人的名字,如果我们来给他们分组的话,可以分为几个组?

生14:阿尔焦姆、玛利亚可以归为亲人组,朱赫来是老师组。

师:我觉得“老师”不能充分显示朱赫来在保尔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能否换一个说法?

生(齐):导师!

师:对,我们就用这个词!

生15:“冬妮娅、丽达、达雅”可以归为情人组。

师:还有一个谢廖沙呢?

生(齐):朋友组。

师:那么,这么多人物,谁对保尔影响最大?

生16:朱赫来!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生活圈,聚焦朱赫来,探讨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练习,同学们快速做一下,待会儿交流。

师:这份练习所选的语段讲的是什么事情啊?

生17:保尔解救朱赫来。

师:很好!文中朱赫来为何会愣住?你能揣摩出他的心理活动吗?

生18:他一看到保尔,心里非常激动,想到保尔来救他了,他很高兴。

生19:我觉得他不应该感到高兴,相反,他害怕保尔会贸然行动,这样会殃及保尔,所以他心里更多的是担忧。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你们觉得哪一个更为妥当?

生20:应该是感到担忧,当然也感到意外,怎么会在这里遇到保尔,而且他会想,我要装作不认识保尔,不能让他受到伤害。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太棒了,分析得很全面、很细致。那么,对于朱赫来能成功逃脱的原因,你们是如何分析的呢?

生21:我是从3个方面分析的,第一是保尔聪明、机智,第二是朱赫来沉着冷静,第三是匪兵愚蠢。

师:他说得怎么样?有补充吗?

生22:我觉得他说得很好,不过我还要加一点,就是保尔和朱赫来两人配合得很好。

师:很好,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考虑。保尔聪明机智,当然也离不开勇气。他果断、勇敢,出其不意地扑过来,善于抓住时机解救朱赫来;朱赫来沉着冷静,与保尔紧密协作,最终得以成功逃脱。通过刚才的课堂小练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保尔和朱赫来关系的理解还是不错的。保尔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朱赫来,是因为朱赫来教会了他许多革命的道理,他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保尔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形象也就初见端倪了。

3.分析人物形象,汲取精神力量。

师:保尔这个形象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自译成中文在我国出版发行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在“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究其原因,就在于小说塑造了一个精神的楷模——保尔。同学们读了这部小说之后,对保尔也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大家觉得保尔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吗?

生23:保尔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筑路队参加修筑铁路的工作中,保尔总是勇敢顽强、不畏艰辛。

生24:我觉得保尔身上也有一些缺点,他本来是参加侦察队的,后来没有经过领导同意就私自离开,加入了骑兵队,这种做法不可取。

生25:我觉得他是完美的,在他不能像常人一样为国家做贡献时,他选择了文学创作,以此来证明自身的价值。他是一个身残志坚、有理想追求的人。

生26:我不觉得他是完美的英雄,他也有偏激和急躁的一面,做事不够沉稳。

师:刚才同学们纷纷发表了对保尔这个形象的认识,可以说,在作者的笔下,保尔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那你们说说看,作者这样塑造人物是不是有损保尔的光辉形象呢?

生27:不会,这样写,保尔这个人物才更真实。

师:说得真好!在作者的笔下,保尔勇敢坚强、勤奋好学、意志坚定,当然保尔也有急躁、任性、怯懦的一面,在无法像正常人那样为革命为国家做贡献时,他曾动过自杀的念头;但是人无完人,瑕不掩瑜,也正因为这样,保尔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真实的人,才是一个不断成长着的人。钢铁汉子是如何炼成的?其实就是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生与死的考验中锻造成的。

师:保尔是苏联文学中的英雄形象,那么,在我国有保尔式的人物吗?

生(齐):有!

师:你们能说出一两个人物吗?

生28:我知道张海迪,她小时候就瘫痪了,但是她还坚持学习,坚持创作,非常了不起。

师: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当代保尔”,他就是吴运铎,中国兵工专家,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屏显)

师:相信同学们读了这部小说后,一定有很多的感触,请结合你们的实际,谈谈保尔身上的哪一点让你们感触最深?

生29:保尔在烈士墓前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让我感触最深,我忘不了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他启迪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价值和有意义。

生30:保尔遇到困难绝不会退缩,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坚强。

师:是啊,保尔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钢铁般的意志和忘我的牺牲精神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希望大家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不断前行。

(幻灯片出示保尔经典语录,生齐读。)

三、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分享保尔故事、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形象等,展示交流了自己对保尔这个文学形象的阅读体验。当然,这只是小说阅读的冰山一角,就这部小说而言,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大家去探讨、分享,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交流。

(作者为樊智涛名师工作室成员,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小说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奈保尔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论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信仰的力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与感悟
金鱼接过了糖果的爱
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英雄形象的解读
两个关键人物对奈保尔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