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任务引领,构建活力课堂

2017-02-26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杨裕芳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公因数计时开放性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杨裕芳

巧用任务引领,构建活力课堂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杨裕芳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而任务驱动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成任务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内驱力,提升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任务引领;学生

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开始接触数学这个学科时,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现象。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做好引导工作。任务引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一定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坚持利用任务引领这种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善始善终、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让数学课堂灵动、精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激发主动探索,产生学习动机

任务引领中,“任务”可以说是一个课堂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主动探索,是任务引领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选择学习任务时,教师也要做再三考虑,该任务是否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是否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是否符合小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程度?……总而言之,在开展任务引领教学之前,要对学习任务进行慎重选择,着重体现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如教师在开展《24时记时法》的教学时,将学习任务设置为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为了配合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小兰给小丽打电话,约小丽明天八点来小兰家里一起看电影。第二天早上八点,小丽来到了小兰家里,小兰很惊讶地问为什么小丽这么早就来了,小丽解释道:“你不是说约我八点来你家吗?现在已经八点了呀。”小兰说:“我约的是晚上八点啊。”原来她们两个把时间搞错了。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问题,由此情境将学生带入到24时计时法的学习中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经过一番学习之后,学生们理解了早上八点和晚上八点的区别,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的话,早上八点是8:00,晚上八点是20:00。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是任务引领的首要步骤,只有将学生真正带入到学习状态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完成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重视开放性和思考性,培养创新意识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数学教学对小学生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学会数学知识、完成数学习题这种基本要求了,纵观现在的教育现状,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视。在开展任务引领教学时,重视任务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开放性的任务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结果不唯一,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如公因数和公倍数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串数字:1、2、3、6、12、36、72、18、54、64,要求大家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字,提出问题并自我解答。当然,这些问题必须要与公因数和公倍数有关。教师首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示范:在这些数字中,12和36的公因数有哪些?答案是1、2、3、6。2和6的公倍数有哪些?答案是12、18、36、54。这个问题很快便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回应,大家纷纷模仿老师做出的示范提出新的问题:在这组数字中,谁是54和12的公因数?答案是1、2、3和6。3和6的公倍数有哪些?答案是18、36、54和72。

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热情的回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开放性任务的乐趣。开放性任务的优势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得到独特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指导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置好任务后,还需要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任务的完成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自己“引导者”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也是义务。渗透数学方法的教学,才能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灵魂。

如学生们在学习简便计算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开展简便计算教学时,为了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对运算律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运算律,提高计算效率。例如(18+55)+45这道题,通过观察,学生们很快可以发现55+45=100,因此这道题的简便计算运用到的运算律就是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这样的:(a+b)+c=a+(b+c),其意义在于先将容易计算的数进行计算,省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再比如:(40+3) ×5这道题,教师在讲解时运用了乘法分配律——(a+b) ×c=a×c+b×c,也就是(40+3) ×5=40×5+3×5=200+15=215。这样一来,运算的效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除了加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之外,运算律还有很多,例如: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减法运算性质:a-b-c= a-(b+c)等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学习能力会有质的飞跃。在课堂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学习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学生掌握足够的学习方法后,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也会大有裨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任务引领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一举多得。

[1]陈华.浅析小学数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学园(教育科研),2012(22).

[2]徐彭荣.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07(36).

猜你喜欢

公因数计时开放性
畅游计时天地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腕表计时2.0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巧求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教案
24时计时法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的一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