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究能力“三部曲”

2017-02-26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三部曲创设情境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 尹 敏

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究能力“三部曲”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 尹 敏

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转为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生;数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探究能力,实际上就是个体针对未知或者已知的事物展开探索与研究的能力,由此,探究能力也可以用于衡量个体的学习成就。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应放置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上。但是就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更多地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这是对能力培养的极大忽视。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深入,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转为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

一、借助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对于探究性教学来说,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将课堂教学真正交给学生。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当教师真正将课堂教学放手交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反而无从下手,甚至根本不存在探究的兴趣。因此如果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必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

1.基于认知情境,实现对思维的有效启发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动态的累积发展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更是依托于已知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时,首先应当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圆的定义”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大家试想一下,为什么我们的车轮都要做成圆形,而不是长方形或者三角形呢?

生: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呀!如果做成长方形或者三角形,自然就滚不了!

师:椭圆形也是可以滚的呀?为什么不做成椭圆形的呢?

生:如果用椭圆形滚动,开车的过程中,车子总会一高一低,坐上去是非常不舒服的。

师:为什么圆形的车轮开起来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大家可以先试着画一画,看看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所列举的事例和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车轮进行了关联,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已掌握的认知经验。但是究竟为何要把车轮做成圆形?很多学生对于这一数学原因并不清楚,由此仅仅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自己在数学知识方面的局限性,激发了强烈的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实际上,对于圆这一概念,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而且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形状,这种教学情境必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

2.借助操作情境,实现对思维的有效启发

操作性情境的含义就是为学生设计操作性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究学习。经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优质的数学操作情境,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保障高效的数学探究成效。

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我为学生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很多三角形的物体,那么三角形究竟具备怎样的性质和典型特征呢?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在课前已经提醒学生提前准备好自制的三角形材料,由于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围绕上述问题而开展的,所以我为学生的制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有的带了钉子和板子,有的学生借助小棒,还有的学生是用尺子画……根据他们不同的操作方式,我给予了相应的引导,在这一具体操作环节中,既强调了动手参与,同时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实现了自主学习,获得了数学知识。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以及猜想,在质疑的激发下,通过不断的探究、不断的思考以及不断的推理的过程获得问题的实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自主探究能力。

二、引导数学建模,培养探究能力

对于探究学习来说,其核心关键和基本载体就是探究活动,因此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具体的探究活动,就变成了空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基于此为学生设计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探究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为学生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必然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

例如,在教学“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逆定理”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角∠AOB,有的学生画出了一个直角,有的学生画出了一个钝角,有的学生画出了一个钝角,然后引导学生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OC,在OC上取一点D,并画出到角两边的垂线段DM与DN。有了这样的操作以后,引导学生猜想:DM与DN是不是相等?如果相等,应该怎样证明?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定理对其进行了证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得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将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充分还给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了相应的操作实践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展开操作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猜想、不断验证,最终获得归纳以及总结,既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数学思维发展的有效促进,更是对自主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启发迁移归纳,提升探究方法

对于结课环节来说,既是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归纳与总结,更是对本堂课内容的升华,同时还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方法的归纳整理以及知识的迁移,从而能够引导学生高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以及升华,全面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1.学以致用,实现方法迁移

数学知识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学好数学知识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生活,因此,如果脱离了生活的基础,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方式,既不符合时代要求,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可谓是无效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技能方面的掌握,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普查与抽样调查》这一内容时,我为学生创设了如下实践活动:针对我校的独生子女情况展开相应的调查,并自制调查表格。在这一调查活动中,学生之间可以组成相应的调查小组,自己安排分工,自己制定计划。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都非常高。通过调查活动,可以有效地将教材知识点灵活地运用于实践,既实现了对知识的有效巩固,同时也强化了实践应用,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归纳整理,升华提高能力

对于结课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要总结课堂教学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总结,另一方面要针对课堂探究成功的方法进行经验总结以及科学归纳,高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应不断启发学生反思,全面提升探究能力,掌握必要的数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相似图形》这课内容后,在结课环节,我借助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对于本节课而言,主要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推导出相似图形的概念?又应当借助怎样的方法判定是不是相似图形?通过学生的自主归纳,必然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累积高效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探究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具备必要的处理教材的能力,能够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高品质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夏咏梅.农村初中数学区域性资源与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03):64-69.

[2]张维忠,江漂.尼日利亚初中数学教科书评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07):52-58+46.

[3]王志镕.在初中数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教研论丛,2016(05):39.

[4]唐一鸣.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多元化评价的作用与方法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05):40.

[5]张袁锋.数学史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学课程资源,2016(06):13+12..

猜你喜欢

三部曲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