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名校”的理性思考
2017-02-25吴国平
◎ 吴国平
关于中小学“名校”的理性思考
◎ 吴国平
2016年10月下旬,首届全国中学校长招宝山大讲堂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举行,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中学校长、教师与会。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深圳中学、山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8位全国著名高中的校长,纵论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分享新经验,碰撞新思维,并通过媒体传播给更多人以深刻启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下的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笔者作为东道主和主旨报告人之一,真切感受到了“名校”的力量与“名校”的价值。
所谓“名校”,其实是一个相对的称谓(以下简称名校,不加引号),一般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地方、各个学段都会有一所或几所名校,比如某县某区的第一中学、第一小学。当然,在一些地级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名校的集聚度和知名度会更高一些。同为名校,名气大小也不尽相同,有些名校的名气可能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有些名校的名气长时间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对于名校的争议由来已久,近年来有不少人公开质疑名校的前世今生、质疑名校的名不副实。一些人认为,名校的发展壮大主要依赖于体制保护、政策倾斜、资源垄断,名校之名主要名在分数、升学率,却并没有太多的“内功”与“真经”;更激烈的抨击则认为,名校的存在是中国教育的毒瘤,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教育生态云云。这些批评虽有一定道理,却有失偏颇,如同其它社会领域一样,对于名校的审视和评判应该有一个更为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系统的理性视角,这不仅是对名校的公允交代,也有助于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现从三个角度谈谈自己对名校内涵的看法。
一、名校之名——名在“历史传承”
名校大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辛亥革命前后、新中国建国前后正式创办的居多,不少学校的办学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几百上千年前。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在千百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会逐渐形成一个文化中心、教育中心,读书人会集中到这个地方,古代各州县的学宫、县学、州学往往就是当下各县市区或地级市的第一中学的前身。如,在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址上,公元1035 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办了苏州府学,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办学历程,而今的苏州中学早已闻名遐迩。
笔者参加过多所著名高中的百年甚至百十年校庆,触摸到了其间绵长深厚的文脉,这些学校的物质形态、文化传统都深深地打上了特定区域以及整个国家文明的鲜明烙印,仿佛一圈圈的年轮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韵味。可以说,这些名校就是历史进程和教育发展的缩影,是一座关于文化、教育、历史的档案馆、博物馆,里面富含文化意蕴、教育意义,这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珍贵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影响。而在笔者所在的宁波市镇海中学,则保留了自唐宋以来镇海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海防遗址和各种文化遗存 28 处,对师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在视察学校后挥毫题诗“未来镇海名已闻,既至欣知处处春。英烈伴读得天赐,为国岁岁育新人”。正因为如此,十多年前,当不少中学纷纷改建、扩建或异地新建学校时,虽也有听闻学校迁往新城发展的建议,但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不为所动,固守着这片文化和教育的沃土。
历史传承更多地体现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育人目标等共同凝结而成的优秀办学传统中。20世纪上叶创办的学校,其显著特点就是名家掌校、名师执教,如,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的张伯苓先生,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最为典型的要数坐落在上虞乡下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以及蔡元培、黄炎培、陈望道、张大千、叶圣陶等硕彦大儒先后在此执教或讲学,实行教育革新,推行“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感化教育”和“个性教育”等,由此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名校基础;再如,我校首任校长曹位康先生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他确定了以“启智、求敏、治文、博综”为办学方向,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即是一个指向全面而又个性化发展的育人规格,一开始就为学校植入了高品质教育的基因,在战乱年代,学校尽管几易校名、几迁校址,但依然在辗转中顽强办学、教学和求学。在这一时期,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集聚了本地的教学精英,还吸引了不少毕业于诸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的优秀人才以及具有某方面专长的学者名师加盟,因而在教育理念、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等各方面均处于较高水平。可以说,所谓的名校气质是在几十年、上百年的传承中逐渐积淀起来的,具有深厚而稳定的底蕴。
二、名校之名——名在“创新卓越”
2014 年,教育部根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实施办法》,组织了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由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的业务类奖励,最终评出了特等奖 2 项,一等奖 48 项,三等奖 367 项。纵观这份获奖名单,我们可以看到太多闻名遐迩甚至耳熟能详的中小学名校。最强烈的感受是,在风起云涌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名校始终冲在潮头浪尖,它们无愧于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开拓者、先行者称号,它们探索形成的实践成果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中最为闪亮的部分。
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当年 9 月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受到了隆重表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获奖代表。这项成果奖之所以分量特别重、规格特别高,是因为这些成果不是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而是凝结了相关学校、相关教师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充分体现了名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排在特等奖第一位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成果是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团队 36 年持之以恒的结果;另一项获特等奖的成果《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是北京市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团队的成果,他从 2008 年左右开始,以非凡勇气带领全校师生开展了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育人模式变革,而他改革的基础也与其前任李金初校长近二十年持续推行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是密不可分的;我校获国家级教育成果奖的《传统育人模式的个性化突围:一所县级中学十数年的教改之路》也很好地阐释了持续的投入、深刻的专注才锻造出这些成果的精工品质,经得起历史和现实的检验。
我们无法否认,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先河相当程度上是由那些办学历史悠久、办学传统优良的中小学名校所开创的。在长期的砥砺奋进中,名校创造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教育教学成果,同时也植入了独特的发展基因、办学特色,可以概括出很多关键词,例如,“勇于创新、追求卓越”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两点。很多名校,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套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的行为准则,不将就、不懈怠、不甘平庸,紧跟时代发展和教改前沿,以非凡的勇气和意志直面挑战、抢抓机遇,以高远的视野和过人的智慧科学谋划、开拓创新。很多名校都把“追求卓越”四个字写进自己的办学理念或发展愿景中,这不是跟风作秀,不是空谈口号,他们有这样的基础和底气,更有对未来发展切实可行的设计筹划而且已经付诸行动,成效初显。当李希贵校长提出“要将北京十一学校办成一所令人尊敬的伟大学校”;当深圳中学赵立校长将办学目标瞄准“办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卓越高中,要聚中华底蕴显中国特色”;当衡水中学致力于“抓住每一个学生,抓好每一个环节,引领师生爱校、荣校、强校,唯一必夺,唯冠必争,追求领先,追求品牌,追求卓越,追求文化享受,追求绿色境界”时,没有人会觉得他们在信口开河、痴人说梦,因为他们已经沿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非常坚实的步伐,“追求卓越”已然成为他们的习惯,成为他们的常态,这种长期形成的发展惯性蕴蓄着非常强大的力量。
之所以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角度切入来谈名校的“创新卓越”,还因为这些成果奖蕴含了它们对教育规律的深度把握,对育人工作的深度思考和实践,他们的创新不是浮于表面,不是停留在对上级教育部门相关要求的一般性执行上,而是一种具有根本变革意义的学校生活样态和教育生态的重构,是对育人模式的不断优化完善,是极大地释放教育的能量去解放人、发展人,成就人的独特性。北京人大附中以培养全面发展并具有突出特长的学生为目标,构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广度深度兼顾的课程体系,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师团队,开辟了超常教育的试验田,获得了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等诸多方面的几十项世界冠军和 20 多个世界金奖,把我国中学教育带上了国际舞台。诸如人大附中这样的教学探索及取得的辉煌成果,不是一句“好学生都跑他们学校去了”就可以轻描淡写加以抹杀的,某种意义上而言,资优学生、超常学生的成长成材需要付出更大心血,凝结更多集体智慧,更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行动。
三、名校之名——名在“责任担当”
名校的“责任担当”其实在前面所述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卓越”中已经有所体现,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救国”、“教育兴邦”的勇气与奋斗,他们为探索教育规律、育人模式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创造,本质上就是一种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在强烈地驱动他们为社会进步、国家振兴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不懈的努力,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自觉。
除了上述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责任担当效果外,名校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更加自觉而有针对性地承担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是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这些年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高考改革紧锣密鼓,一浪高过一浪,改革是对原有惯性的打破,必然会遇到传统定势的抵抗。当大多数学校还在观望、犹疑、徘徊时,正是一大批名校义无反顾地率先趟入改革深水区,积极主动地对国家或地方推出的改革工作部署认真执行、用心创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去证明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以身先士卒的无声言行去感召和引领其它学校,很好地履行了作为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改革的忠实执行者的使命。一个可以作为例证的数据是: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样本校、首批特色示范高中名单中,80% 以上为原来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他们积累的经验成为了其它学校跟进效仿的榜样,也为上级部门改进完善改革方案及时提供了决策参考。
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出与共享是名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另一重要途径。这种输出与共享首先表现为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方式、育人模式等的分享上。很多名校不保守自己辛苦探索获得的先进经验,乐于分享,倾囊相授,通过出版书籍、教师培训、会议研讨、交流考察、蹲点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传经送道,广大普通校籍此而大大缩减了自行探索的时间和精力,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应数北京市十一学校。这些年由他们自己编著或是由校外专家总结提炼的专著多达数十种,所有这些都成为全国数以几十万、百万计的校长们、教师们的案头书、枕边书,名校的成功经验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各校育人模式的有效转变。
二是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我国地大物博,区域差异较大,即便在同一区域也由于各种原因存在教育发展和办学水平不均衡的现象,在共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名校主动承担了开展教育帮扶、推动教育均衡、实现共同发展的社会责任。不少名校主动与区域内外的薄弱校、后进校或是新建校结对帮扶,输出管理思想、办学方略和师资人才、教育资源等,这方面的例子枚不胜举。比如宁波市镇海中学,最近十几年在省内的丽水青田、温州文成、宁波大榭、衢州龙游、台州黄岩以及省外的贵州贵阳、普安、新疆库车、青海西宁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帮扶工作;在新疆挂牌了镇海中学分校,还接纳省内外多地的校长、教师来校挂职锻炼,接纳上百名贵州贫困学子来校接受免费高中教育;作为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学校圆满完成了多批来自中西部的校长的“影子培训”计划,等等。所有这些工作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对于名校为何而名,笔者谈了三个相对独立又有所关联的方面,其实,当我们以一种真诚、尊重、理解的心态去审视各个名校的昨天和今天,就一定能够挖掘出他们更多的闪光之处。
(作者: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刘斌]
G417.2
C
1673-9949(2017)05-0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