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题研究:撬动课程改革的有力杠杆

2017-02-25

中小学校长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题教研新课程

◎ 唐 军

课题研究:撬动课程改革的有力杠杆

◎ 唐 军

有一句话,叫做“举一纲而万目张”。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重点与全局的关系。言及办学,亦如设网,一引其纲,万目皆张。而何者为“纲”,则需要在把握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做出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课题研究不仅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更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可以说,课题研究是教育主体最生动、具体的确证和表征。新课程改革必须依赖教育科研,而推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又是重要的途径。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实验小学历来把教育科研当作学校发展的基石,坚持开展课题研究,并以此为支点,赋予教育研究以坚实的学校文化内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融通新课程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从内到外的教育革命,首要是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只是泛泛地、硬性地规定所谓的“学习”,如果不与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发生紧密的联系,学习效果就难以得到保证。为了创设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学校引导教师开展新课程理念与新教学理论的对读,帮助教师融通新课程新理念,实现教育观的新建构。

新课程标准包含三个层面的表达,即教学理论、教学策略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阐述。其思想之精深,是时代前沿教学理念的浓缩,是学校从事教学的指南。而那些体现时代特色的教学原理与理论,虽然不具有操作性,不能直接运用于各科教学中,却能通过影响教学主体的思想观点,渗透到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

因为有了课题研究这个抓手,课题理论学习的内容又是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自己提出的,是他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这种学习就成为一种任务驱动式学习,学习效果因而得到根本的改观。课题教师在“以经注经”的过程中实现了将新课程理念“读厚”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配合书香校园建设,在实验教师的引领下,学校有计划地推进阅读,并从三个层面开展校本培训。一是采取指定必读书目与个人兴趣阅读相结合的办法推动教师学习基础理论、教育教学基础知识。教师根据个人生涯规划,明确读书计划,撰写读书笔记,参与论坛交流、理论考试,学校定期开展“有读书习惯的教师”以及教师优秀个人博客、优秀博文、优秀博客群组的评选活动。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学习能够“为我所用”、能够完善个人知识结构的专业知识、新知识新理论,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读书报告会,集中推出教师系统介绍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推动教师建构和生成教学新观念、新策略,达到完善教师心智结构的目的。三是依托各种平台,让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教研、课题研究中亲历亲为,将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反思中提升专业水平,帮助教师更新知识结构,读厚新课程理念,融通新课程理念,让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的内在素养。

二、开展课题研究,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力

学校精心管理,布点设置课题。一方面设立了学校主导课题,例如“四结合”试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生命教育与和谐发展等课题研究,引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微课题研究,实现主导课题与个人研究和微课题的互动。

在开展教育部基教司、全国计算机教研中心部署指导的重点实验课题“四结合”试验的基础上,学校重点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审视课题,透过课题实施把握课改的价值取向,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革新传统教学结构、完善学生学习方式上。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迈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其知识范围得到更大的拓展,情感体验更积极鲜明,知识建构更主动积极,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由于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生成得到有效的凸显,双主教学模式得到确立,实验、总结提炼出了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教学模式。

在“四结合”试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中,教师认真学习、整理并深刻理解各种理论,对其基本理论、背景知识以及教学原则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积累运用新课程和现代教学理论的实施策略,把理论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力。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与和谐发展》课题研究。为保证教师的全员参与,学校对课题研究做出切分,从生活德育、活动语文、活动数学等多方面入手开展研究。其中生命德育着眼于生活体验,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和探索,体验人生的意义与乐趣,实现意义建构。主要方法是开展开放式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社会场景和自然之境,用自己的心灵与真实的环境产生碰撞并获得深切的体验,在认知、情感与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成长。而在活动语文和活动数学的研究中,则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是重在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通过拿捏教学细节,建设具有生命活力的学科课堂。二是以提炼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促进运用学习策略为抓手,将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三是追根溯源,由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入手,开展学科教学内容研究,切合新课程改革中文本细读等潮流,开展大规模的校本研究,将教材内容与新课程实施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在广阔的背景上开展教学内容的文化解读,为教师创生合理的教学内容、科学进行教材处理打基础,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把自由探索的时空还给学生。四是探索形成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结构,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进程之中,形成围绕教学内容的活动模块,让课题研究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教学力。

学校管理实行项目化、课题化,将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其他课题、教师个人课题和微课题纳入到主导课题研究之中,形成合力,保证子课题、微课题的正常运转和研究效果。到目前为止,教师电子备课也实行课题化管理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备课内容和教研流程,让课题研究真正成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方式。

三、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丰富校本教研形式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学校校本教研形式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学习型教研、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

学习型教研主要以个人或学习共同体为单位,以学习为着眼点,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这种学习不是要记住几个理论术语和时髦名词,而是要理解和领会理论的内在实质;也不仅仅是运用理论来解决自己的实践问题,而是利用理论对自己的实践加以观照。在此基础上,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型教研活动,例如“读书沙龙”、“读书论坛”等,并及时发布讨论内容,利用多种教师平台开展交流讨论。

教学型教研主要以课例为载体,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上好一节课,在说课、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中进行沟通、交流和讨论。学校主要依托电子备课,采取课例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型教研:主备教师完成单元备课内容,即时与组内教师共享,其他教师认真阅读并进行修改,形成个性化备课内容并实现与组内教师共享;在第一轮集体备课中阐述所有备课内容并说明理据,组内教师围绕备课开展研讨,修改完善后形成各自的备课内容,然后由主备教师选择一个教学内容与组内教师展开“同课异构”或者“一人同课多轮”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比较性评课活动;活动结束后,主备人和组内教师再次修改完善各自的备课内容,上传至备课平台实现共享。

研究型教研主要以微型课题为载体,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步骤,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分析研究,探究规律。学校微型课题研究,要求教师把教学放到学校主导课题的框架中来反思,依据实践经验梳理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并进行论证,形成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步骤,执行课题研究计划,建立研究台帐,记录研究过程。开展研究型教研是分析、研究资料的过程,是意义阐释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行动研究的过程。最后,归纳总结形成研究报告,指导实际教学,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从效果看,教研活动课题化既使教师的研究有了着力点,又使课题研究有了实际的载体,避免了学科组活动的空洞、低效,教研组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锻炼了教师教学反思和思辨能力。我校承担了省级数学教研活动现场直播活动,由我校提供课例,与全国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和教师进行现场交流,得到了省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赞扬。

四、开展课题研究,逐步完善课程与教学评价制度

通过课题研究,学校逐渐生成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将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和“生命课堂”的研究成果,纳入到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之中,形成了特色又实用的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模型。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校建构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重视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从教师角度来看,从角色定位、情境营造、技术运用进行评价,重视情境的创设、师生的互动以及学习资源的开发;从评价内容来看,由评价教师的“教”转变为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双边活动,且更侧重于对学生“学”的评价,有效引导教学转向关注学生的“学”的活动的展开。

学校对教师学科教学效果采取较为科学的等第区间滚动评价方式,即在承认班级和学生的差异、参照年级横向差异的基础上,突出班级学生成绩的纵向发展比较,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数学模型,使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关注特殊学生的变化,让每个学生享受到“适合”的教育。在对教师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学校还注意将教师“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紧紧联系起来,让评价促进教师成长,使教师形成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完善生存方式,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围绕学校“上善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荆州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学校的发展现状,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发多种校本课程,进行发展性评价研究,满足学生多元成长的需求。在评价目的上,关注的是课程的目标、内容、管理等是否相协调,是否能在机制上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主动发展。在评价的主体上,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既有内部评价,又有外部评价;既有独立评价,又有共同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对课程活动全程进行全面评价,既评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也评课程效果。在评价对象上,既评学生发展,又评教师发展,还评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注重三维目标评价,不仅评结果,更要评过程。在对教师的评价上,既评教师教学效果,还评教师教学过程、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态度与能力。

在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荆州实验小学始终把自己置于全国教育改革的真实情境之中,把住时代脉搏,追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与基础教育改革保持和谐共振的关系,形成了今天良好的办学局面。开展课题研究,是我们作为教育主体,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探索和诗意追求。

(作者: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刘斌]

G420

B

1673-9949-(2017)01-0042-03

猜你喜欢

课题教研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