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自强精神”核心素养打造“唐弢学子”德育模式
2017-02-27王鹤军
◎ 王鹤军
培育“自强精神”核心素养打造“唐弢学子”德育模式
◎ 王鹤军
“一个孩子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辈子。”——这句话意味深长地道出德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唐弢*学校积极挖掘校园周边的德育资源,精准定位“唐弢学子”的德育目标,即让我们的孩子能超越自身所处环境,富有理想和追求,具有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精神的新一代农村小学生。由此出发,在校园文化、学科教学、德育基地和评价激励等维度上,致力探索培育“自强精神”核心素养的新路径,努力打造“唐弢学子”德育模式,并获取一定的现实成效。
一、校园文化维度:感受“自强精神”核心素养
为了让“自强精神”培育在学校形成氛围,我们对学校的环境进行部署,比如在综合楼的外墙贴上校风校训——“锲而不舍、仁爱自强”;在教学楼的走廊挂上“谷要自长,人要自强”等谚语、格言;每间教室都贴上“锲而不舍、学而不厌”的标语。这样,让学生一抬头就能见到并深深地刻在心间。
在布置学习园地之时,班主任会把“自强精神”元素凸显出来,比如有的班级用照片装扮“自强之树”的形状,显现同学们坚强的瞬间;有的班级用“笋芽儿冲破石块阻力挺身而出”的画面,寓意同学们的坚强。
励志歌曲是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歌曲,集娱乐、育人、提升素质、心理调适于一体。我们利用校红领巾广播站,在每天的大课间时间,播放励志歌曲,比如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杨培安的《我相信》、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郑智化的《水手》等,并要求音乐老师在课上让学生们学唱,熟悉歌词。这样在课间时,学生们就能一边活动,一边跟着广播哼唱。音乐的力量是隐形的,更是无穷的,在学生哼唱之时,已经不知不觉地吸收音乐所传达的正能量。励志歌曲以其特有的音乐手段,默默地起着陶冶和教化的作用。
开学初,大队部会制定工作计划,要求每个中队召开一次“我的理想”的主题队会,每个孩子都要上台讲述自己的理想,然后由学生推荐最棒的理想,在周一国旗下讲话之时,与全校同学们交流。原先有的孩子并没有思考自己的理想,但当听了别人的理想时,就可能会受到触动,产生自己的想法。只有已经树立理想的人,才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才能成为自强的人。
学生对名人故事更多会表达出一种崇敬,但因为距离太远,会使学生产生无法学习的畏惧感。而身边的榜样因为可感、可知,可能会更加具有示范性。学校的郑同学,父亲长年生病,没有工作能力,而母亲是小儿麻痹症患者,腿脚不方便,只能在路边摆小摊,帮人修补衣服,赚点家用。家庭的不幸并没有让坚强的女孩屈服。班主任发现之后,不断鼓励她走自强之路,在班里介绍郑同学的生活自立(自己买菜、烧菜)能力强,鼓励她在学习上自强不息,并教自学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经过刻苦努力,郑同学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段名列前茅,被评为“三好”学生,并在学校升旗仪式上被选为光荣的升旗手。作为校体育运动队的一员,屡次参与区运会并打破纪录,为校争光;作为校无线电测向队的成员,与小伙伴合作,在市级比赛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由于郑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首批校级“唐弢式的好少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郑同学的影响下,学校不断涌现更多“小唐弢”,比如颜同学以她的事迹为内容,在区“身边的榜样”学生演讲赛中,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我们的孩子中间,还存在很多“自强精神”的突出表现,值得挖掘与宣扬。比如,很多孩子早早就学会自己做饭,替父母承担家务;很多在校上学的兄弟姐妹,都自己结伴回家,不要父母接送;很多孩子做到了回家先做作业,每逢父母加班时,都自己照顾自己。由此,学校大队部推出“每月之星”评比活动,当选的学生照片和事迹会在“一班一品”展示牌中展示出来。
二、学科教学维度:读懂“自强精神”核心素养
走近课程文本,走近课程活动,透过课程内容,可以触摸富有智慧、坚强毅力和自强品质的灵魂,从而认识自强世界中的人物与事件,进而读懂“自强精神”,理解“自强精神”,将“自强精神”概念铭刻于心。
比如,在语文教材里,可以见到为国争光、顶着重重压力,设计、建造京张铁路的詹天佑;在《触摸春天》里,可以见到双目失明、用心灵触摸春天的坚强盲女孩;在《尊严》里,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逃难,因为维护尊严,宁愿挨饿,也不接受无偿的帮助,最后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数学教材里,可以知晓祖冲之“圆周率”是在刘徽“割圆术”的影响下,以及在古代没有先进计算工具的背景下,纯粹依靠人力、反复验算,最终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七位,比外国数学家要早 1000 余年。结合“质数·合数”教学,给学生讲华罗庚、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在音乐课堂中,贝多芬在耳朵失聪之后依然坚持创作,留下《命运交响曲》等震撼人心的传世之作;冼星海生于贫苦船工家庭,靠母亲做佣工和祖父接济生活,20 岁左右才学拉小提琴,并被戏称“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但仍然锲而不舍,经马思聪引见,得到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的肯定,大师们钦佩其自强不息的毅力,破例免去其学费,回国后创作家喻户晓的《黄河大合唱》。这样,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作品,一边感受人格的魅力。
三、德育基地维度:实践“自强精神”核心素养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整合校内外的德育资源,我们设计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校内到校外的“自强精神”磨练小平台,通过指导教师介入分主题、分活动,引导学生在平台上践行、体验与理解,促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地增强,能力不断地提升,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自强精神”。
一年级:唐弢纪念室——特别的始业礼
踏进校门之后,始业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六年级“小小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唐弢纪念室。在布满岁月痕迹的老照片前,在高年级同学生动、自豪地讲解中,明白为什么叫唐弢学校,从而知晓唐弢爷爷如何自学成才,成为作家、藏书家,从而激发作为“唐弢学子”的自豪感。
二年级:唐弢故居——徒步参观
唐弢故居位于畈里塘村,走路需要 20 余分钟。当初唐弢先生上小学时,每天徒步去邻村学堂。重走唐弢先生走过的路,结束之后老师会在总结会上问:你们觉得来回一趟累不累?学生肯定会说——累。老师追问:“我们走一次就觉得累,而唐弢爷爷每天都要往返,肯定更累,是什么让他忘记劳累,每天坚持呢?”让学生深入思考。随后老师再补充:“童年时,家里为了让唐弢上学,父亲东奔西走地借钱,别人嘲笑这么穷还上学,而唐弢却不为所动,坚持学习。”徒步参观唐弢故居,可以考验学生的体力和意志,增强热爱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年级:校农场——当代小农人
学校的墙角和花坛里有几块较大空地,开辟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应着四季撒上菜籽、种点豆子、养些花草。科学老师把学生 5 人分组,每组种植都能获得老师的指导。因为场地有限,只能分班轮流种植。这样,每个学生在一年至少能亲植一种蔬菜,天气作美的话,还能种上两茬。“学农”不但可以增加农业知识、科学知识,而且还能体验浇水和拔草等农作艰辛,感受收获喜悦,树立正确价值观。
四年级:收发室——小小快递员
小小快递员的工作是每天帮师傅发好报纸,并及时分发各教室和办公室。四年级的孩子 5、6 个分为一组,每组一周,轮流当值。老师指导第一组,然后由前一组指导后一组。工作虽小,却能让学生感受“唐弢学子”身份,增强社会贡献和服务意识,提升工作统筹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
五年级:周边企业——小小企业家
学校的旁边就是甬江工业园区。园里企业工厂有好几十家,很多职工子女就在我们学校读书。采访自己父母的领导,能激起了解父母、关心父母的孝心;参观现代工厂流水线,领略现代科技的出色表现,激发学好科学、学好知识的决心;聆听创始人汇报创业过程,能明白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社会需要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优秀企业具有良好管理,而优秀管理者需要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具有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自强精神”。
六年级:唐弢纪念室——小小讲解员
学校建有唐弢纪念室,里面展览几十张唐弢先生照片,陈列唐弢先生著作。三至六年级的孩子都要熟知唐弢纪念室每张照片后面的故事,每年都要在六年级开展特殊的毕业考——“小小讲解员”比赛,选拔出优秀讲解员,充当新生和家长的“小导游”,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参观时的“小讲解员”,这样可以激发热爱学校、以校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信心,增加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
附:唐弢学校“自强精神”磨练小平台(见下表)
年级 “自强精神”磨练活动 过程方法 收效一年级 特别的始业礼——唐弢纪念室 实地参观;表达感受 感受成为唐弢学校的一份子,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二年级 徒步参观——唐弢故居 亲身体验;参观日记 感受少年唐弢热爱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珍惜学习机会、好好学习的决心。三年级 当代小农人——校种植园 访问老农;查找资料;亲身实践;观察日记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增加校外知识、体验生活艰辛;感受劳动喜悦,树立正确价值观。四年级 小小快递员——收发室 礼仪指导;模拟演习;实践分发;总结反思提升自主能力、服务他人意识;知晓待人接物礼仪,增强事务统筹能力。五年级 小小企业家——周边企业 写采访稿;学习记录;参观访问;采访日记 点亮自强的“心灯”,坚定学好知识的决心。六年级 小小导游员——唐弢纪念室和课本陈列室写讲解稿;讲解礼仪;实地讲解;写体会稿提升自信心,变得坚强起来;增强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四、评价激励维度:沉淀“自强精神”核心素养
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能起到指挥、定向和激励的作用,可以促使学生明白自己该怎样做,确立清晰的目标。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要以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要求为标准,当然之后可以逐步地提高要求的标准。学校在每学期末都评选“唐弢式好少年”,要经过如下环节:
一是自我反思评价。每个学生自己反思,在本学期中间自己在哪些事情、活动中存在“自强精神”的表现,在哪些时候,又表现得不够,给自己打打分。然后可以自荐要竞选哪一个“唐弢式好少年”评选。若能正确、如实地自我认识与评价,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与社会、集体及他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二是同学欣赏评价。自我推荐之后,进行同学互评,要求少说不足,多说优点。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就要学会欣赏别人,其实这就是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三是教师激励评价。经过自荐、同学互评之后,老师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最在意的就是老师的看法。所以,老师一定要多用激励评价,表扬在本学期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暂时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
“唐弢式好少年”评比至今已评 3 年 6 次,评出 948 人次,当选比例逐年增大,产生较好的正面示范和榜样作用,并以只要努力就能获得的积极心理暗示,带动更多学生争当“唐弢式好少年”。我们的做法获得家长和区三年规划督导小组的充分肯定。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虽然依托自身资源,唐弢学校开辟出“自强精神”核心素养的德育新路径,但毕竟受到自身经验和视野局限,仍然需要进行活动拓展、深度挖掘。今后要进一步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促使“唐弢学子”德育模式渗入各学科、各层面和各活动,从而让“自强精神”成为每个“唐弢人”特有的人文情结,以及刻印“在唐弢学子”心坎上的成长“烙印”。
(作者:浙江省宁波市唐弢学校校长,副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严加红]
G41
C
1673-9949-(2017)01-0028-04
* 唐弢(1913-1992),浙江省镇海县人,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