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点燃山区希望
2017-02-25曲阳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武金山
■ 曲阳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武金山
近年来,曲阳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紧盯“精准扶贫”一号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把教育作为最根本、最长远的扶贫举措,紧扣“精准”二字,坚持当前与长远结合,立足每一名贫困子女上好学、有发展,着眼每一名贫困人口懂技术、会致富,开展“功能型”“造血型”教育扶贫,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
一、整合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园区
确立教育扶贫的新思路。几年前,曲阳县城的教育资源非常紧张:仅有1所20轨的省级示范性高中,2所公立小学和1所公立幼儿园。为解决城区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曲阳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多方考量,最终确立了“县城东扩,中心东移”的发展思路,决定在县城东部建设一座集高中、小学、幼儿园及成人教育基地为一体的教育园区,融产城教于一体,实现县城教育资源、县城人口“两个翻番”,帮助全县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孩子圆上学梦、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目标。
引进社会资金,推进教育扶贫。建设教育园区的规划绘就了脱贫的蓝图,但是曲阳县人口基数大、财政收入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扶贫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此,曲阳县先后将抓项目、建园区的办法运用到教育扶贫上来,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家投资办教育。例如,永宁集团投资3.5亿元,实施了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集高中、小学、幼儿园及成人教育基地为一体的教育城项目。目前,教育园区一期永宁中学,教育园区二期永宁小学、永宁幼儿园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永宁中学是24轨制中学,可容纳6000多名学生,并于2014年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达标验收。现如今,全县高中教育毛入学率由45%升至80.2%。与此同时,教育园区的建设也带动了餐饮、文化娱乐、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及就业岗位。
二、补短板、提质量,让乡村教育强起来
教育扶贫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让广大的农村孩子上得起学,农村学校留得住人,贫困山区群众才有通过教育阻断代际传递实现脱贫的希望。
建设寄宿制学校。曲阳山区面积占60%,贫困人口多集中在山区,特别是西北部山区,中小学校舍严重不足,大部分为破旧平房,甚至有危房。县委、县政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综合考虑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的情况,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6所占地2.53万平方米的山区寄宿制学校,满足全县1400多名山区中学生的住宿需求。为筹集建设资金,曲阳县召开动员会,号召企业家及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助教。众志成城,原计划三年完成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仅用一年时间便全部交工。
完善配套设施。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相关教学配套设施也得跟上。几年来,曲阳充分利用国家“全面改薄”项目资金,投入8000余万元,为所有农村初中以及80所小学配齐了计算机及其配套的数字设备,安装录播教室26个,全县“校校通”“班班通”学校比例达到59.4%,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另外,曲阳县还投资2806万元维修校舍2.7万平方米,投资830万元对所有中小学进行了取暖设施更新改造,完成了245个营养餐食堂建设项目,学校食堂供餐模式已逐步在全县推开。
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山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山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山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多年以来,由于山区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等因素,山区学校留不住人的现象比较普遍。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曲阳县全面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补助标准人均300元,在评优、评先和评职称方面也会向条件艰苦地区、偏远山区、小学和教学点倾斜。同时,全县加大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建设了11个乡镇教师周转宿舍。教师周转宿舍全部按照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标准设计,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购置电视、厨具等生活用具,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三、全力助学,贫困孩子一个不少
建立贫困学生资源库。曲阳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学生多,单靠国家政策性资助是远远不够的。为帮助所有困难孩子完成学业,进一步加大贫困学生救助力度,曲阳县成立了推进教育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局、扶贫办、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为每一个贫困生建立基本信息档案,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村、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所学校、不漏一个贫困生。
探索实施兜底救助。救助是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最后一公里”。只有用爱心认真及时铺好这一公里,才能真正保障每一个贫困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推进教育脱贫工作领导小组走村串户,认真摸底,建立了贫困生资源库,对166个贫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进行资助:贫困幼儿每生每学年补助1000元,小学贫困寄宿生每生每学年补助500元,初中贫困寄宿生每生每学年补助1000元,贫困普通高中生每生每学年补助4000元,省内院校就读每生每学年补助2000元,省外院校就读每生每学年补助7000元,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孩子上学而致贫。推进教育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在建立贫困生资源库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曲阳县贫困学生救助试行办法》,积极呼吁爱心人士捐款,建立“爱心基金”,对贫困孩子实施兜底救助,真正做到“不落一人”。目前,我们已收到非公经济组织和爱心人士的捐款300余万元。捐赠仪式的捐款和其他各方面捐款,将全部上缴“爱心基金”。现如今,在曲阳县已形成了政府、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集体联合的贫困生救助体系。
四、打好职业牌,改变千万家命运
打造两大职业教育平台。职业教育是最直接的“富民教育”。曲阳县将“培养一个孩子、掌握一门技能、致富一个家庭”确定为发展职业教育核心理念,打破传统的人才教育模式,大力开展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把县职教中心和雕刻学校打造成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两大平台,推动职业教育上档升级。其中,曲阳县职教中心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寒假、暑假手绘特训营,创建美术手绘培养基地;与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组成姊妹学校,增设电子商务专业和互联网安全防御专业;与上海汽车、中国一汽等签订用工合同,订单式培养汽修人才。曲阳县雕刻学校借助曲阳雕塑创新联盟,加强与八大美院的交流,以驻校艺术大师创办实训实习工作室为引领,引企入校,形成前校后厂、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和办学格局。
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掌握一技之长是山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针对贫困山区“两后生”和贫困户农民,曲阳县制定并实施了“授渔计划”——充分利用职教中心和雕刻学校两大教育平台,培养技能型人才。职教中心提供14个专业、雕刻学校提供8个专业供贫困户农民选择,帮助其掌握一项实用技能;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技能培训,为每户农村贫困家庭培养1名致富能手。同时,全县大力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每年培训6000多人次。几年来,曲阳县通过职教中心和雕刻学校两大教育平台,共培养11600名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其中有200余人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精准脱贫看技术,掌握技术靠教育。曲阳县打破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打造职教中心和雕刻学校两大平台,以此把职业教育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通过“授渔计划”,为贫困农村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