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庐剧为例看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2017-02-25李卫国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剧目

李卫国

(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以庐剧为例看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李卫国

(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庐剧是以合肥为中心,流传200多年的地方剧种,有过辉煌的历史,曾与徽剧、黄梅戏、泗州戏并称安徽四大剧种,并于2006年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如今,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不断转变,安徽戏曲尤其是庐剧的生存空间每况愈下。庐剧的发展必将经历一个传承、改革、创新、发展的过程,其中创新是核心。庐剧可以在创作、演出、管理、合作、扶持等方面谋求创新。

庐剧;传承;创新

庐剧又名小倒戏,是江淮地区广为流传的地方剧种,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庐剧地域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阳春白雪的作品不多,大都是下里巴人的剧本,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妇孺童叟都可以欣赏。2006年,庐剧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关注度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近10年来,庐剧发展没有太多改观。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不断转变,精神消费、娱乐产品和休闲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影视作品的大量出现,致使庐剧演出场次减少,影响力减弱,安徽有很多人没有欣赏过庐剧,一些青少年甚至不知道庐剧的存在。

一、庐剧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庐剧等安徽地方剧种举步维艰,同时,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猛烈的冲击。传统庐剧生存困境有着很多原因,内因方面有方言多样,唱腔不统一,多为“哭腔”等问题;外因方面存在演出市场萎缩、管理体制死板、人才培养无力、宣传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庐剧作品无论质量和数量都很缺乏,大多是传统剧目,新剧目少之又少,既无“高原”,也无“高峰”,陈词滥调、符号化、碎片化作品充斥着现有演出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庐剧内容和形式与这个时代有差距,需要改革创新来适应观众的需求,创作更贴近现代观众审美趣味的剧目。这种改革创新,一定要建立在对庐剧传统剧目的梳理和提炼基础上,建立在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大地为蓝本的基础上,建立在展现地方乡土人情的基础上。无论影响力和艺术成就,庐剧和黄梅戏不可同日而语。黄梅戏更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最先进行自我变革,改进剧目、唱腔、舞美等,加大宣传力度,尝试“黄梅歌”和“黄梅电影”,成效显著。庐剧应该多向黄梅戏学习借鉴。

二、庐剧的革新

其实,庐剧也有自己的优势,作为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发展名片的构建,有着无可媲美的优势。可以“通过艺术传承和范式转型的有机结合来实现与市场和受众的对接,以彰显时代性、追求创新性来呼应时代的要求”[2],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革新。

(一)演出创新

庐剧本是江淮地区气候多变,非涝即旱,物产匮乏造成的老百姓行乞的门歌,类似于花鼓灯,唱腔凄美,意在东家的打赏。在过去广泛存在于富庶人家的堂会、逢年过节的庙会,后来发展为农村红白喜事、农闲时节的休闲娱乐方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庐剧愈来愈不适应,这样的演出机会也变少了。很多剧团经营困难,入不敷出,难以运转,生存压力阻碍了庐剧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庐剧演出的平台有限,主要有剧院舞台、政府联欢会、广场演出、文化下乡、文化进校园等形式,但是一年下来总的演出场次有限,观众更是不多。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崛起的今天,如何在演出平台上推陈出新,是庐剧创新的一块敲门砖。

网演中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尝试。它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舞台演艺营销平台,网聚各类院团、艺培机构以及舞台艺术爱好者,最终形成一个网上虚拟的“演艺商城”和在线O2O行业联盟。2015年11月26日,长丰县专业庐剧演出团体新欣艺术团率先加入由安徽省黄梅剧院和广东星海演艺集团主办的“网演·中国”安徽站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通过这个平台,促进了庐剧作为传统舞台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同时推动了新媒体与传统舞台艺术的融合发展,降低了庐剧的创作、演出、推广成本,减少票务、交通、租赁费用等中间环节。这为庐剧的演出创新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二)剧目创新

庐剧的传统剧目主要有三个类别:小戏、折戏、本戏。主要剧目有《点大麦》、《休丁香》、《秦雪梅》、《借罗衣》、《讨学钱》、《王婆骂鸡》、《小辞店》等两百多个。现代剧目有《程红梅》、《刘邓在皖西》、《山乡恋》等十多个。庐剧的剧目要不断创新,原先受众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人们熟悉的剧目无外乎对家庭伦理和爱情生活的讽刺,对封建社会的痛斥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庐剧、欣赏庐剧乃至喜爱庐剧,就要在剧目上下功夫。

剧目创作既要有时代气息,集中展示政治安定团结、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繁荣昌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创业、美育教育等热点,又要有地方特色,讴歌安徽特别是合肥好人好事,彰显徽风皖韵,为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发展理念的树立添砖加瓦。例如,新欣艺术团坚持以“一年创作一台戏”作为目标,从2011年至今已创作4部庐剧现代戏:《女村长》、《一碗馄饨》、《人活一张脸》、《这钱怎么花》。其中原创四幕庐剧《女村长》获得全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在合肥市巡演50场。庐剧现代戏《这钱怎么花》故事情节十分贴近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平时的真实想法。它讲述了一对农村夫妇回家过年时离奇地收获了一笔钱,两人就此展开了质问和争吵。由于故事情节和故事冲突浅显易懂,舞台布景也特别简单: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然而两位演员的表演却十分细腻精确,他们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都体现出庐剧与众不同的特点。艺术手法中融合了戏剧、舞蹈、歌曲等形式,板鼓、铙钹和快板的音乐节奏烘托了情节的跌宕和人物的情绪。庐剧改革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剧目内容的创新。

(三)合作创新

庐剧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师傅带徒弟”、“家庭作坊”等模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安徽省开设庐剧专业(或方向)的院校很少,只有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开设有戏剧表演(庐剧方向),省属本科院校更是没有着眼于文化立市、文化强省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庐剧应该借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紧抓安徽文化强省、合肥文化立市的祥云,尝试在省属艺术类本科院校开设庐剧专业(或方向),培养高层次庐剧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多样化,综合采用合作办学、订单培养等方式,促进剧团、学校、剧院、演出公司的深入合作。

201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整合全省艺术教育资源,组建了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该校办学初期就与长丰县庐剧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为师生提供基层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同时为庐剧后继人才培养打下了基础。

庐剧和其他戏曲门类不同的是,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本土高等院校都没有相关学科,这种艺术形式濒临灭亡不是危言耸听。“由于长期以来西化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引导,高等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价值认知与重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学科还很缺乏。”[3]要逐步建立庐剧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做好庐剧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途径,网罗业界老艺术家来校传经送宝,为师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要学习沿海发达省份保护地方剧种的成功做法,广泛调研,大胆借鉴,唯此,庐剧在高等教育中才会有一席之地。

(四)形式创新

在语言上,庐剧原来是用安徽多地方言表演的,中路是芜湖方言,中路以合肥方言为代表,西路主要采用六安方言。可以学习黄梅戏,逐步加入普通话唱词和对白,可以吸引更多受众,扩大演出地域;也可以主打合肥方言,方言的使用程度是一个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体现,学习昆曲、越剧、沪剧基于地方经济发达“任性”的语言风格。在音乐上,庐剧唱腔既沿袭传统以坚持以凄美为特色,又可以根据剧目和角色定位加以创新,凄美的“哭腔”要保留,但不能千篇一律。主调与花腔杂调相结合,保持老腔老调突出特色的同时,又加入了新鲜的元素。另外庐剧的舞美要进行删繁就简,根据演出场所灵活变换舞台设置,最大程度地解放服装、道具、化妆、灯光等舞台元素,演员们在田间地头、学校操场甚至敬老院食堂里搭台就能表演,在节庆晚会、重大活动、剧场剧院也能高雅地展现。

(五)管理创新

作为基层改制院团,要管理机制上确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在用人机制上确立全员聘用制,在分配机制上确立岗位工资制,从而激发院团成员们的干事演出热情,达到了“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最终目的。在改革中,可以将剧团“事改企”,用人上掌握自主权,引入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人员组成也要多样化,除了正式员工之外,还可以根据实际剧目需求聘用和引进人才,签约演员、项目演员和临时演员相互补充,合作形式更加灵活,也引进了周边县市的优秀演员或者草根艺人。 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剧团,充分发挥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2010年8月29日,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皖西庐剧团和皖西大戏院整合组建国有独资文化企业六安市皖西演艺传媒有限公司。改制后,公司先后创作演出的两部大型现代庐剧《杜鹃啼血》、《信义人家》都获得了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双丰收。

(六)编排创新

单纯的庐剧演出,吸引的受众非常有限,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作为一种接地气的艺术形式,可以和其他节目类型融合,产生“1+1>2”的效果。长丰县庐剧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为了提高“送戏进万村”演出的质量,提升民生工程实施效果,在剧(节)目创排上严格按照“三贴近”原则进行创作编排,创编出一批弘扬主旋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健康向上、极具有乡土特色、农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同时,发挥“鲢鱼效应”,引入市场竞争,竞争是促进创新的又一源泉,除了专业的艺术团体外,政府扶持一些非专业的艺术团体,在演出市场上公平竞争,这种良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艺术团体的演出质量,最终惠及老百姓。也可以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根据戏曲进社区、进高校、进军营、进高墙的不同特点,灵活编排剧目和演出形式。

(七)扶持创新

政府尤其是行业主管部门,要从政策、资金和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倾斜。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庐剧。省市县春节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中,庐剧要作为保留节目;各电台、电视台文艺作品展播要给庐剧留有足够的空间;分年度进行庐剧专业奖项评比等活动。

2016年,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广新局、合肥市文联联合举办首届“玉兰杯”戏曲艺术节,采用戏曲文化展览、戏曲知识讲座等形式传播戏曲文化。长丰县以长丰特色农产品草莓命名的“红草莓奖”长丰第二届民间剧团小戏、折子戏汇演活动再次隆重上演。本次汇演设立团队奖、组织奖、演员奖,县委宣传部拿出1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扶持民营剧团发展。

三、庐剧的展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见性,但它们却有着文化遗产共有的特性,它是不可再生的。”[4](P136)庐剧的保护与发掘,也可以说庐剧的传承与创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庐剧要把满足江淮地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创作和演出的出发点,庐剧应该表现该地区人民的生活,并主动接受该地区观众的批评与检验。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合肥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文学艺术领域也应有相应的举措。一个城市的强盛需要文艺作为依托和润滑,戏曲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带有泥土芬芳的民间艺术更是城市的灵魂。“庐剧是合肥人的本土艺术,就像人人爱吃的咸鸭子骨头一样,会越嚼越有味”[4](P131)我们可以把庐剧作为合肥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来打造,使其有一支令人赞叹的队伍,使其能通过积累拥有一批称得上精品的演出剧目。同样,我们可以在合肥大小旅游推介活动中加上庐剧的表演,在重大的经济活动中以庐剧作为幕间的调节,在境外的招商活动中让庐剧参与其中作为来自家乡的感情召唤。

最后,政府应借鉴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形成有利于庐剧保护的机制。设立专门的庐剧保护基金,投入资金鼓励创作,保护庐剧的演出环境。对于优秀的民间庐剧演员,政府应高薪聘用,让其安心传承庐剧,使庐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学校音乐教育可以开设庐剧这门选修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本地区特色的戏曲教学,使青少年不仅熟悉庐剧,而且会唱有代表性的剧目,从而增强对庐剧的认同感。惟此,庐剧才有希望和未来。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2.

[2] 何峰.多元文化语境下庐剧的艺术传承与范式转型[J].民族艺术研究,2013,(3):70.

[3] 叶志良,邹贤尧.文化大省建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2):84.

[4] 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图谱(上)[M].合肥:黄山书社,2010.

责任编辑:吴惠娟

2016-06-15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gxyqZD2016376)

2095-4654(2017)03-0112-04

J824

A

猜你喜欢

剧目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清末民国以来京剧剧目整理初探
《录鬼簿》增订本著录萧德祥剧目五种系南戏考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上海京班赴台商业演出的剧目策略(1908— 1937)
新编戏曲剧目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