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促音习得倾向的再考察

2017-02-25史玉媛

青苹果 2017年6期
关键词:平板式口盖年级组

文/史玉媛

中国人促音习得倾向的再考察

文/史玉媛

促音是日语的一个特征。因为其调音过程中有堵塞的感觉,才得此名。与拨音、长音一道被称为特殊音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音韵体系中没有促音,所以中国人日本语学习者很难习得促音。促音单词占单词总数的5%,数量多。因此,促音是个非常重要的音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促音的先行研究还比较少。所以,笔者要对中国人促音习得倾向进行再考察

本稿从语音学的角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中国人日本语学习者的促音习得倾向。调查的内容是36个促音单词。这些单词包含两种语种(和语、汉语)、三种调音法(破裂音、摩擦音、破擦音)、五种调音点(两唇、口盖化两唇、齿茎、软口盖、口盖化软口盖)和两种声调类型(平板式、起伏式)。调查对象是60个本科生。分为二年级组、三年级组和四年级组。

笔者期待通过本稿的研究,能对今后的促音学习起到些许的作用。

本稿的结论如下:

1 从语种的角度来看

二年级组和三年级组的和语误答率高。但是,三年级组的和语、汉语的误答率几乎相同,和语是30.05%,汉语是29.55%。四年级组的汉语误答率反而高一些。还有一点,总体来说,随着学年数的增加,和语误答率的下降速度要更快一些。

笔者曾猜想,是不是所有学年和语中的促音单词誤答率都要高一些呢?因为促音是从中国的入声转化而来的。藤堂(1980)提到过,入声由古代中国语的声调中,音节末子音内破音「p」「t」「k」构成,发音短促,有阻塞感。但根据这次的考察结果,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和语中的促音还是汉语中的促音,误答率相差不大,所以,语种对促音单词习得的影响很小。

2 从调音法的角度来看

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误答率降序排列为破擦音>摩擦音>破裂音。但是四年级降序排列为破擦音>破裂音>摩擦音。

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误答率的顺序形成原因可以用HMD假说来解释,依据Givon(1991)的观点,构造的复杂性、频度的分布、认知的复杂性是区别有标、无标的指标。我们可知摩擦音比破裂音更具有有标性,所以能预测摩擦音比破裂音更难习得,误答率就要高一些。破擦音从名称上看具备了破裂音和摩擦音的双重特点。所以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误答率降序为破擦音>摩擦音>破裂音。

摩擦音的发音特殊,一旦被掌握,误答率会稳步下降,所以四年级降序排列为破擦音>破裂音>摩擦音。

3 不同调音点的促音的习得顺序总结如下

3.1 二年级组的误答率降顺排列为

齿茎(无声)「ツ」[ʦ]>齿茎(无声)「ス」[s]、齿茎硬口盖(无声)「チ」[ʨ]>口盖化两唇(无声)「ピ」[pj]>两唇(无声)「パ」[p]>口盖化软口盖(无声)「キ」[kj]>齿茎(无声)「タ」[t]>齿茎硬口盖(无声)「シ」[ɕ]>软口盖(无声)「カ」[k]。

3.2 三年级组的误答率降顺排列为

口盖化两唇(无声)「ピ」[pj]>齿茎(无声)「ス」[s]>齿茎硬口盖(无声)「チ」[ʨ]>齿茎(无声)「ツ」[ʦ]>齿茎硬口盖(无声)「シ」[ɕ]>口盖化软口盖(无声)「キ」[kj]>两唇(无声)「パ」[p]>齿茎(无声)「タ」[t]>软口盖(无声)「カ」[k]。

3.3 四年级组的误答率降顺排列为

齿茎(无声)「ツ」[ʦ]>口盖化两唇(无声)「ピ」[pj]>齿茎硬口盖(无声)「チ」[ʨ]>齿茎(无声)「ス」[s]、口盖化软口盖(无声)[kj]>齿茎(无声)「タ」[t]>两唇(无声)「パ」[p]>软口盖(无声)「カ」[k]>齿茎硬口盖(无声)「シ」[ɕ]。

摩擦音中的齿茎(无声)「ス」[s]比齿茎硬口盖(无声)「シ」[ɕ],破擦音中的齿茎(无声)「ツ」[ʦ]比齿茎硬口盖(无声)「チ」[ʨ](三年生组除外),口盖化的两唇(无声)「ピ」[pj]比两唇(无声)「パ」[p],口盖化的软口盖(无声)「キ」[kj]比软口盖(无声)「カ」[k]的误答率要高。笔者认为因为学习者的齿茎(无声)「ス」[s]、「ツ」[ʦ],口盖化的两唇(无声)「ピ」[pj]、口盖化的软口盖(无声)「キ」[kj]的习得量不足才导致这样的后果。剩下的三组促音二年级和三年级组的误答率降序为两唇(无声)「パ」[p]>齿茎(无声)「タ」[t]>软口盖(无声)「カ」[k]。最后三组的顺序形成的原因可以用VOT值来解释。VOT值降序排列为软口盖(无声)「カ」[k]>齿茎(无声)「タ」[t]>两唇(无声)「パ」[p]。对于中国人来说,VOT值越大,作为无声破裂音就越容易感知。误用率就越小。但是四年级组误答率的顺序为齿茎(无声)「タ」[t]>两唇(无声)「パ」[p]>软口盖(无声)「カ」[k]。与前两组的顺序不同,反映出一个音声学的结果不是由一个因素而是由几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4 从声调的角度来看

二年级组和四年级组中,平板式比起伏式的誤答率高。三年级组中起伏式比平板式高。

根据MHD假说理论,起伏式是声调的无标形式,平板式是声调的有标形式。所以二年级组和四年级组中,平板式比起伏式的误答率高。三年级组虽然起伏式比平板式高,但是相差只有2.02%。大体符合MHD假说。

笔者今后的研究课题是持续调查同一人三年以上的促音的习得情况。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平板式口盖年级组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平板式钻井液叠层筛网自由振动探究
平板式汽车制动试验台设计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实验室加速腐蚀环境中A286口盖锁的腐蚀行为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解剖治超杀手锏——平板式动态汽车衡结构分析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
探析中学年级组管理现状及措施
年级组长负责制与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