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传奇中的人生思考
——基于爱情故事《北极风情画》和《吉普赛的诱惑》
2017-02-24訾西乐
訾西乐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浪漫传奇中的人生思考
——基于爱情故事《北极风情画》和《吉普赛的诱惑》
訾西乐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爱情是美好并且令人向往的,尤其是在动荡与漂泊中的爱情,带给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更多人生哲理性的思考。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与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在书写爱情的缠绵与纠葛时,也映照出主人公在高贵与卑贱、美丽与丑陋、幸福与存在中的选择和取舍,小说中人物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及生命存在状态的反思,使得作者在描写男才女貌、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中,表达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浪漫;传奇;思考
无名氏和徐訏在文坛上以描写离奇曲折的爱情故事和浪漫传奇的异域风情著称,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故事大多以奇遇、奇人、奇事为主,爱情凄美,情节紧凑,作品中探讨的生与死的界限、对生命与存在的反思,从不同角度揭示出不同阶层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尽力表现“有叹息有低喟有笑有泪的人生”,在动荡与漂泊中,包含着更多的人生沉浮和生活悲欢。以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和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两篇小说为例,探讨无名氏和徐訏在描写爱情故事的凄美动人时,所表现出的对人生哲理性的思考。
一、浪漫爱情的悲欢离合
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和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都是在漂泊中描写出了爱情的凄美和浪漫,在经历了相识相恋相爱却又分离的过程后,有人欢喜,有人悲伤。《北极风情画》中的奥蕾莉亚不堪忍受被抛弃的命运而自杀,给林军官留下的是一生的遗憾;《吉普赛的诱惑》中的“我”接受吉普赛女郎的生活态度,并和妓女潘蕊相爱结婚,最终随着吉普赛人流浪。两部作品都在凄美的爱情中,带给人想象的空间和对纯真爱情的美好向往。
1. 感伤情绪下的《北极风情画》
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描写了一个随军撤退到西伯利亚的爱国军官林先生与美丽的俄国少女奥蕾莉亚相恋,但军队撤退时,奥蕾莉亚小姐无法跟随,于是留信自杀,并要求林军官在十年后登山唱“离别歌”。从一开始,林军官和奥蕾莉亚的相识就颇具喜剧色彩,奥蕾莉亚把林军官错认成她的前男友希瓦利,他们的第一次会面竟是在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境下开始的。
在随后的相处中,林军官渐渐爱上了奥蕾莉亚,并被奥蕾莉亚的母亲所接受。他们的爱情故事简单而又快乐。虽然偶尔有误会的存在,但在他们看来,彼此相爱仍然是最幸福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林军官不得不离开西伯利亚,于是在他的策划下,开始了带着奥蕾莉亚一起出走的想法。只是在等待的七天中,他们的相处却是如此让人心生羡慕。
作品在描写到林军官和奥蕾莉亚小姐的恋爱时,充满着动人的甜蜜场景。“每一个清晨,一听见鸟叫,我们就醒了,并不起床,却尽在枕边说痴语或是默默对笑。早饭后,我们跑到河畔听水。午饭时间,我们一面吃,一面对望。午饭后,我们到田野间散步。晚饭后,我们躺在壁炉边,喝浓咖啡。”[1]这样美好的生活景象描写,足见林先生和奥蕾莉亚小姐爱情的缠绵以及对彼此的深情。
当林军官意识到自己并不能带走奥蕾莉亚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他明白,“无论你怎么努力,你总不能把你的生活绝对简单化,单纯地享受,消磨时间”。奥蕾莉亚在焦急的等待中,发现并不能等到林军官雪中送炭般的降临。她最后的内心独白充满凄凉的感伤,“你舍得把爱你的奥蕾莉亚,丢在这白熊乱舞的北极冰雪里,独自走向开遍柠檬花的南国?”
从浪漫的相遇开始,直到爱情之花凄惨地凋零,林军官和奥蕾莉亚的爱情故事带给人感动和震撼。在沉醉于男女主人公的美好爱恋时,却也不得不感叹,在林军官的无奈与尴尬中,在奥蕾莉亚小姐的绝望无助中,时刻面临着痛苦与酸楚。“一个人并不能想得太远,他只能生活在赤裸裸的现实中。”林军官和奥蕾莉亚的爱情故事,虽然充满着感伤情绪,却也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的悲剧,才使得作品更让人动容,也更让人难以忘记,久久回味,不能忘怀。
2. 难以拒绝的《吉普赛的诱惑》
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描写了“我”在马赛游玩,遇到了算命的巫女罗拉,进而认识了卖淫女潘蕊,并和她相爱、结婚,但在带着她回到中国时,潘蕊从此就失去了笑容。无奈之下,“我”选择继续回到马赛,使得潘蕊重新过着快乐的生活。在罗拉和潘蕊的影响下,“我”渐渐加入了他们漂泊的生活,并融入其中,享受着自由和愉悦。
“我”和潘蕊的相识,源于和罗拉的打赌,“见一见世界上的第一美女”,潘蕊果真如传说中的一般漂亮,让“我”不禁爱上了她。痛苦的日子在爱情的开始都会存在,当“我”发现自认为纯洁、美丽、可爱的潘蕊,竟然是一个卖淫女时,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而当“我”不得已也成为一个卖淫男时,也深切地体会到潘蕊的无奈,并逐渐接受了她。重要的是,在磨合期过后,还愿意选择一起生活,这样的爱情总是浪漫并且深情的。
从此,“我”和潘蕊开始频繁地约会,并在相处中,两个人爱得不能自拔。潘蕊愿意为了“我”来到中国生活,当“我”发现她在中国生活得并不开心时,也愿意为了她回到马赛。这种愿意为彼此牺牲奉献的精神确实令人感到温暖,在意外中却又隐藏着惊喜。罗拉说:“假如不能在北极创造热带的环境,那么还是将这束花带回热带吧。”面对告诫,“我”自信地回答:“假如我无力创造热带的环境,我不但要把这束美丽的花朵送到热带,我还要伴她到热带永远来看护她。”这种爱的告白,可见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
曾经“我”和潘蕊也有过误会和不愉快,但“我”能通过自身的经历理解到潘蕊做一个妓女的无奈,并达到最终能接受这件事和这个人的存在,也是在爱情的熏陶下做出的选择吧。当然,这种抉择需要抛弃世俗的眼光和观念,正因为“我”能以宽容的态度接受这一切,也为“我”可以无拘无束、没有顾虑地和吉普赛女郎一起漂泊埋下伏笔。
“我”跟随着吉普赛女郎,过着虽然漂泊但很幸福的生活。“日子就在深沉的爱中,谐和的生活里,自然的游戏中消磨。”对他们来说,只要相爱的人在一起,无论在哪里流浪,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归宿,在并不富足的生活中,依然过着美好的日子。
可能是吉普赛女郎的热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使“我”认识到,“是的,那是人生态度”。“我”说:“我爱你们旷达,单纯……生活在你们如悠缓的溪流,阔的路上铺开来,狭的地方收拢去,不慕荣利,不相信书籍,只相信蓝天和明月,永远在那下面悠闲地过活。”[2]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我”满足,并愿意和他们一起,经历着并享受着。
二、异国情调和虚幻色彩
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和徐訏的《吉普赛的诱惑》中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异国他乡,在感受主人公的凄美爱情的同时,也在欣赏着他国的风景,充满异国情调。也不可否认,两部作品中,都出现了虚幻色彩,在动人的爱情故事背后,也不禁让人怀疑爱情是否真如小说中般美好、纯粹。
1.异国情调中的浪漫抒写
《北极风情画》的浪漫爱情故事发生在托木斯克,男主人公林军官是韩国人,但随军要回到中国;女主人公是波兰人,但从小在俄国长大。两个人的相爱发生在异国,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也让读者欣赏到远在他乡的风土人情和异域风采。
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的时节,厚厚的积雪,街角上相遇的咖啡馆,以及具有特色的壁炉和烙饼……这些印有北国色彩痕迹景象,给小说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低吼着。地面浮雪不少早给风刮跑了,残剩的一些雪,多半凝结成一重坚硬的透明层,像巨大螃蟹壳子。”也许平时并不能深刻地体会到如此的严寒,但在无名氏的写作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几乎感同身受的寒冷冬天。
同样的,在对两个人身世的描写中,可以看到历史的延伸。“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上有两个富有悲剧性的民族:一个是东方的韩国,一个是西方的波兰。在许多情形下,它们所受的苦难都相同。历史书上,我们可以看到波兰革命者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故事。在历史书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韩国革命者流血复仇的故事。”这样相同的身世经历,让两颗躁动的心更加紧密地坚定地在一起。
而《吉普赛的诱惑》中的故事发生在马赛,一个向往自由和舒适的城市。“我”之所以能够接受卖淫女潘蕊,和她漂亮的长相有关,但也不能否认,也和马赛这个浪漫的城市文化密切相关。小说一开始就写到:“巴黎是世界艺术的渊源,美的中心;马赛是世界罪恶的渊源,奇的中心。”正是马赛的奇特与个性,让“我”看到异国的魅力所在,从而爱上这个城市,并愿意留下来。
在感受到马赛的开放与和谐时,哪怕跟随着吉普赛人一起流浪,“我”也是愿意的。 “我们已经被他们同化,再不爱说话,争论,再不想人间的是非与究竟,也不想知道人间冗长错综的故事与各自自圆其说的理论,我们活在情感与爱的里面,嬉戏而简单的生活当中,我们再不想跳出这谐和的世界。”
2.虚幻色彩下的幸福存在
《北极风情画》中的林军官和奥蕾莉亚的凄美爱情,也曾经历过浪漫的美好。在他们一起无忧无虑度过的七天中,相依相偎,并充满着希望和光芒,但这种美好是虚幻的,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林军官本以为会顺利带着奥蕾莉亚一起走,甚至想过各种解决方案,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太过天真。
因此,在描写到林军官和奥蕾莉亚的相爱场景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幸福的存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看到其中的虚幻色彩。“不管我们在室内唱语,河岸上散步,躺在沙滩上看云彩,树林深处呼吸迷人的绿叶气息,时辰总像闪电一样飞过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无数女孩的追求,但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现实的存在而孤独生活,当面对不可解决的矛盾时,奥蕾莉亚陷入深深的绝望,并最终选择了自杀。这让她和林军官在一起的经历似乎都蒙上一层虚假的面纱,想象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
在《吉普赛的诱惑》中,“我”第一次看到潘蕊时,就爱上了她,并相信了罗拉所说的“潘蕊是世界上的第一美女”,这种先入为主的赤裸裸的夸张描写,在小说的一开始就给读者以不真实之感。在接下来的交往中,“我”从一开始对潘蕊是个卖淫女的吃惊,直到“我”和潘蕊角色互换,成为“卖淫男”时,小说的虚幻描写就更加深入。
小说结尾对“我”和吉普赛人的生活进行了描述:“我们在各大都市的旅馆,饭馆里出入,猜度人们对于其自己事业的希望与对于创造人世的野心,去戏弄他们的信仰、情感与好奇。我们生活在游戏之中。”此时的“我”和吉普赛人是漂泊着并幸福着的,但在不切实际的场景中,让文本再一次陷入虚幻的漩涡中。
对生活的不同态度,让不同的人经历着不同的生活。“我”之所以成为吉普赛人式的生活中的一员,是在感悟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基础上,对幸福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重新下一个定义。在前期,“我”认为回到祖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拿着固定的工资是幸福的;后期,“我”接受了吉普赛人的生活方式,认为在漂泊中依然可以幸福。至此,前后差距如此巨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虚幻的色彩在小说中再一次展露无遗。
三、人生哲理的丰富思考
无名氏和徐訏在作品的描写中,都加入了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思索,这在他们各自的作品《北极风情画》和《吉普赛的诱惑》中也有充分的表现。其中,无名氏在凄美的爱情故事中,体现出看透人生和人生如梦的哲理性思考,他对主体生命价值的认识,结合了存在主义与禅宗思想。而徐訏在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永恒的理想和信仰,弥漫着苍凉悠远的人生困惑,寄托着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哲思,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体验。
1.无名氏——生命和超越
严家炎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提到:“无名氏的小说中,《无名书稿》是长河型的诗与哲理小说,其他一些作品中的诗与哲理性语言也不少。”“无论是徐訏或无名氏,都在追求一种有哲学内涵而又诗情浓烈的文体。不同处在于:徐訏懂得节制,追求的境界较为淡远隽永;而无名氏急功近利,追求的相当浓艳繁丽。”[3]
由此可见,无名氏在作品中所描写的哲理性的语言,为作品增添了深度和广度。《北极风情画》中通过对人物中西混杂、气质、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的描写,在对生命的超越中,实现中西文化、古今文化以及雅俗共赏的综合。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内含的生命的体验,实质上是一种寻求,是对健全的人性与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热烈而执着的寻求,最充分地体现了作家终生一以贯之的浪漫主义气质,英雄气魄与理想主义的风格。
无名氏对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的探讨,在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和爱恨的交织后,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样本。针对《北极风情画》这部小说,用“凄美”这个词语形容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或许更为合适。女主人公奥蕾莉亚在无助与绝望中选择了自杀;男主人公林军官在十年后信守承若,登上了华山,为心爱的人唱“离别歌”。
这不仅是生命的超越,更是对凄美爱情的难以释怀,两个人阴阳两隔十年,虽然林军官和奥蕾莉亚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距离,但他们对彼此的爱恋与执着,以及对爱情的坚持和忠贞,都使作品在表现生命和超越的主题上,淋漓尽致。
2. 徐訏——理想和信仰
钱理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在指出徐訏创作缺陷的同时,又肯定了其作品“渗入了充满悲感的人生哲理和飘渺的人性意识”,是“典型的‘人性’小说”。[4]徐訏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逐渐偏爱表现理想的生命存在、人性、人生归宿等具有永恒性和超越性的文学命题。
徐訏是一个哲人,他以作品来表达他对生活独到的感受,也可以说他哲学的生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延续和升华。“他基本上是透过‘爱’的描写来折射人性的,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超现实题材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徐訏总是透过男女双方的相爱、交流来展露各自的人性世界,在这里丑与美、善与恶,在‘爱情’的显微镜下得到全面曝光。”
徐訏在作品中所展现的理想和信仰,是对人生困境的艰难思索。《吉普赛的诱惑》对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另类的书写,“我”从一个中国式规规矩矩的上班族,转向一个甘愿流浪和漂泊的吉普赛人,这种巨大的变化,让徐訏对生命的存在方式有了重新的体验和求证。
生命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是值得肯定的。只是,通过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思考,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本身就是对个体生存困境的重新探求和思考的结果。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充满了困境和疑惑,在一种道路行不通时,也许换一条道路,会让自己过得舒适和坦然。
结语
浪漫的爱情故事在带给人感动的同时,也让人感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个体的存在有幸福有失落,在美丽和丑陋、高贵和卑贱的选择中,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终的信仰。无名氏和徐訏在描写爱情中的悲欢离合时,将异域风情和虚幻色彩渗入作品,从而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丰富思考。在这种澄明的爱的情绪里,人世间最温暖的生命以及这些生命所经历的人生展现在小说中,这是一种雅静的人生,诗意的人生,这是人类的永恒的追求。[5]徐訏和无名氏,他们的作品对生命的超越以及对理想的信仰,对生命本质的体验和求证,为生命最终的归依找到了适合的途径。
[1]无名氏.北极风情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徐訏.吉普赛的诱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钱理群.《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1).
[5]许海丽.在“繁闹”中求得“雅静”——浅析徐訏、无名氏的小说创作[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Class No.:I207.425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Life Philosophy Revealed in theArcticGraffitiandGypsySeduction
Zi Xile
(School of Liberal Art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China)
Love story would have people back to rethink the value of life. Anonymous novelsArcticGraffitiandGypsySeductionwhich reflects the protagonist in the noble and humble, beautiful and ugly, happiness and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freedom . The author explored the meaning of through describing a miserable love story, especially discussed the value of the individual freedom and the existence of life.
romantic; legend; thinking
訾西乐,硕士,郑州大学。
1672-6758(2017)01-0129-4
I207.42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