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的几点思考
2017-02-23姜明
姜明
摘 要: 语文,来源于日常生活,又服务于日常生活,是典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本文分析语文素养难以提高的原因,指出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之路。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回归生活 教学思考
语文,来源于日常生活,又服务于日常生活,是典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不管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还是中年级以后的习作教学,或者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乃至孩子一生的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这些内容,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否则,语文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脱离生活——学生的语文素养难提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①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只注重教那几本语文教材和传授小课堂知识,忽略了课外生活大课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终身影响,使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变得机械、单调和枯燥,最终让原本源于生活的语文却远离了生活。综观当前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语文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死啃”教材,远离生活。
语文教材的内容即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教材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文教学,即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精读课文精讲,略读课文略讲,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考试内容而“动”,教学参考书的答案是孩子们答题的唯一标准。只有教材,没有生活,这是很多语文教师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他们不仅禁锢住了孩子们的思维,还抹杀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二)高调课改,实质“换汤不换药”,没走进生活。
近几年课改不断深入,传统的“满堂灌”已被“请出”了课堂,启发式、情境式等新的课改教法大量涌现,但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还在课堂上采用。虽然老师也想改变这种局面,但“身不由己”。课堂中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远远大于对课外生活的理解与感悟的需求;很多學生片面地认为,语文学习就是书本中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该写的要写,该背的要背,语文成绩的好坏就是表现在试卷分数的高低。师生们在课改的旗帜下都在高调课改,但实际上“换汤不换药”,这样的教学根本就没有真正走进生活。
(三)注重课堂“主阵地”,忽视社会“大学堂”。
毫无疑问,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都来源于这一“主阵地”。但是,课堂不是语文知识、语文素养获取的唯一“阵地”,它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中心“基地”。语文学习不应该只守“主阵地”而放弃社会“大学堂”,即不能放弃孩子终身的语文素养。应放手给孩子,让他们以“主阵地”为中心,走进社会语文学习的社会“大学堂”,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气,充满活力。
(四)考试为评价的主要手段,分数“高”于一切。
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考试的主要方式就是笔试,通过笔试测试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最终以分数“论英雄”。当前因为诸多因素并存,考试还在进行,分数仍然占据醒目的位置,一切还是围绕分数转。原本应该占据评价指导地位的“生活、素养”评价仍然落在分数的“后排”。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仍然是一句空话。同样,在生活中评价语文,评价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素养只是一种口号。
二、回归生活——语文回归生活之路如何走
“啃教材”、“满堂灌”、“小课堂”和“‘评分数”都是以往语文典型的教学活动方式,这导致语文教学成了老师教、学生学得双重负担。所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回到其原先的“发源地”迫在眉睫。
语文回归生活之路怎么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依据,其中的学习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当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挂钩,让他们以“小课堂”为中心,向社会生活“大课堂”发散、辐射,起到以点带面的连带作用。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实际生活体验,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大、小课堂”间亲自去感悟、去实践,最终把学生亲身体会的知识、技能与情感转化为自身的素养。另外,回归生活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应该把课外阅读看成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与补充,是课内教学引向广阔社会生活的扩展与延伸。
(二)教学“阵地”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不仅是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语文教学课堂更要回归生活。因此,必须打破小课堂即“主阵地”的思想,让教学“阵地”随着教学内容的回归生活而回归生活。相应的生活化学习内容,应该在不同的生活场景或实际生活中学习,只有这样,孩子们的生活化体验才会更明显,才能高效地唤醒孩子们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才会有更多的感悟、更多的收获。
(三)教学评价回归生活。
语文要回归生活,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所必须回归生活外,还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分数”评价模式,走向多元化的生活教学评价之路,即师评与生评的统一,互评与自评的结合,家庭与社会的全程参与。另外,评价过程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又要关注形成性评价。当然,所有评价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评价的内容与形式上,不仅要有适合“测试型评价”的基本知识评价,更要具有“非测试型评价”的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耳熟能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一句话,教学评价回归生活必须体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同时要为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服务。
三、融入生活——多种体验学语文
生活是语文的发源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所以必须认真寻找生活与语文学习的结合点,可以从“演”、“寻”、“尝”等学生感兴趣的多种“事情”入手,让学生在完成这些“高兴事”的同时理解教材,从而让生活成为“小课堂”的外延,也使“小课堂”真正登上生活的“大舞台”。具体做法如下:
(一)創设情境“演”生活。
语文融入生活学习是在以生活为背景下的一种情境化学习方式。在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给学生的生活化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们可借助情境的简单创设“实现”这些生活场景,使学生在创设的这些情境中“演”出课文内容,从而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保持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为理解与学习课文内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教学《小露珠》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文中的“人物”,通过简单的场景模拟,让学生在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后明白“小露珠”为什么都是夜间来,白天走的科学道理。再如,教学《狼和小羊》时,让学生续写狼和小羊再次相遇时的情景。我先让学生在模拟好的场景下演一演,后来得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正当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只听见“砰”的一声,猎人的枪响了,狼倒在血泊之中;说时迟,那时快,小羊一闪,飞起来扑向小羊的狼头正好撞到了一块大石头……”让孩子在创设的虚拟生活场景中亲身去“演”,是让离生活“远不可及”的课文学习融入生活的有效策略。
(二)走出课堂“寻”生活。
现行的教材,很多内容都是孩子们常见甚至是很熟悉的生活方面的内容或现象,但常常又是他们视而不见或知之甚少的,因此,应教给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方法,并指导他们通过观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体验生活,从而达到开阔眼界,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教学中,要以课本内容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外围去发散与拓展,达到“以一带十”的效应和目的。例如,教学《燕子》一课时,孩子们平时都见过燕子,但不能能够准确地表述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的形象。所以,教学时,我不仅注重引导孩子对燕子细节的观察与描写,更要求孩子在课外观察燕子飞行的姿态,觅食方式,并引申到燕子是益鸟等方面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促使他们在对燕子的好感中把课文读得更具韵味。通过《燕子》引申到《麻雀》、《灰椋鸟》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鸟类动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样,《猫》一文也是如此,教学前和教学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猫,再与文中的“猫”进行对比,感受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实践证明,以课堂为“点”,走出课堂;以课堂为“面”,“寻”找生活,是语文学习融入生活的重要途径。
(三)亲身体验“尝”生活。
生活,需要感悟,同样,课文也需要感悟。所以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把课文的相关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入到课文的生活情境当中,在“身临其境”中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课文,体验课文与生活的联系,最终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尝”生活,“悟”生活。例如,《三亚落日》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天穹图画:诗情画意,美妙绝伦,热带风情。教学中,如果仅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学生们的感受就不是太好。这时我把班上一个同学旅游时所拍的三亚落日照片和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请这位同学讲当时在三亚看日落的感受,同学们看到,文中所描写的一切恰与这些视频和图片吻合,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课后,我布置学生,如果条件允许,就可以到三亚亲身体验这美妙绝伦的诗情画面,并写一篇自己的“三亚落日”文章。又如,教学《春联》时,我要求学生收集并仿写往年家中所张贴的春联,课堂上让他们互相交流收集与仿写春联的心得和体会,并让他们下次过春节时自写春联贴在自家门上。这种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孩子们感到十分高兴,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与生活中间,亲身体验“尝”生活是孩子们“乐”学语文、用“好”语文的关键环节。
当然,生活体验的方式和渠道有多种;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孩子们学语文、用语文的好地方,又是他们学习语文、感悟文本的有效途径。在学校,可以办板报、采访、演讲;在家中可以是读报员,家庭公约制定者;在社会可以参与环保宣传或做文明交通员等,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实践语文的有效做法。
语文源于生活,更离不开生活。回归生活后的语文教学必须从孩子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真正回归“生活”这片土地。
注释: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2012年版,第56页。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余蕾.语文教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4]温儒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