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本土化
——中国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2017年年会述评

2017-02-23杨丽杰包庆德

关键词:文明环境生态

杨丽杰,包庆德

(内蒙古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本土化
——中国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2017年年会述评

杨丽杰a,包庆德b

(内蒙古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2017年年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本土化问题”展开学术研讨,聚焦生态文明前沿问题与基础理论,关涉生态文明内涵界定与蕴含借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及造成全球生态危机最深刻的社会意识根源研究;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问题与应用方略,涉及政府、企业及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树立正确生态文明理念以期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路径选择,环境正义论视域下治理环境可能途径探析,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聚焦儒释道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智慧,建构符合中国文化特色学术话语体系。

生态文明;生态哲学;生态智慧;绿色发展;生态危机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全国大学绿色教育协会筹委会、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办,海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年会于2017年4月21—24日在祖国南疆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80余名学者与会,收录论文60余篇。会议开幕式由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杨英姿教授主持,海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习明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卢风教授、中国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叶平教授等致辞。会议开幕式结束后,大会发言由卢风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肖显静教授、西南大学孙道进教授、北京大学徐春教授、《思想战线》廖国强编审、四川师范大学唐代兴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华启和教授、江苏理工学院周兰珍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分别作了精彩报告,随后会议分别在7个分会场进行小组讨论。4月23日大会发言由曹顺仙教授主持,广东省委党校余泽娜教授、包头医学院夏承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副教授、渤海大学赵成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博士、《晋阳学刊》路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姚晓娜副教授分别作了发言,随后会议由肖显静教授主持,7个讨论小组召集人夏承伯教授、盐城师院徐海红教授、山东理工大学陈红兵教授、渤海大学赵成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林红梅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陈永森教授分别介绍了分会场发言情况。会议主要观点述评如下[1]。

一、生态文明前沿问题与基础理论

其一,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与蕴含借鉴。卢风对生态文明概念进行了辨析,“文明”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日常语言用法,指开化、进步、美好,与野蛮相对;另一种是历史学家用法,指人类超越非人动物生活方式和整体性社会形态,也蕴含进步与发展。“生态”一词含义则应根据生态学界定,生态学基本方法是“宏观系统方法”。国内有两种生态文明观:一种是修补论,认为生态文明即文明地对待生态环境;一种是超越论,认为生态文明是将要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文明,两种观点的分歧归根结底是现代性与非现代性之间的分歧。叶平对环境哲学视阈中环境科学性质及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环境科学是一个发展中大学科群,其性质体现在应用科学论、交叉整合论、社会建构论和新范式革命论,其新意不仅在于它应用整体观和系统论,也不仅在于对旧有学科研究范式的同化、综合从而产生新质过程,还在于新范式中体现环境伦理学揭示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建议建立“大环境科学学术共同体”,形成“跨范式”环境思维方式。

本次会议最具争议性的是肖显静提出的“第三种科学”即“地方性科学”概念。回归“第一种科学”即“古代科学传统”,环保但不经济。近现代科学即“第二种科学”,经济但不环保。因此要走向“第三种科学”,既环保又经济。“地方性科学”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改近现代科学人类中心主义旨归,既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保护环境,是一种比较完善科学。这样的科学可以看作是人民的科学,是一种公众涉入并且参与的科学,“第三种科学”的民主化就能够实现[2]。对此孙道进提出质疑认为“第三种科学”是个伪概念,哲学不是科学和知识,所以哲学一不能像绿色和平组织那样采取纯粹活动即环境运动来解决问题,二也不能完全成为实验科学。所以哲学一要有理论,二要有实践,三要以科学作为刚性支撑,四要把前三者组合起来,才能形成既有理论声音,还有可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最后上升到生态效益,这才是我们环境哲学应该做的。毕丞对生态群落概念的科学实在论进行解读,通过梳理群落内涵后可以发现,群落概念在发明之初便被用于指称一种与以往研究对象有所不同的客观存在对象,但机体论和个体论学派争论的实质在于群落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是否呈现出机体性特征,机体论虽在理论预测层面上存在疑难,但其对群落整体上存在的机体性的预设也是被个体论承认。袁鼎生认为,大自然的自旋生首先从一生万万到万万生一的图景,有了生物圈生命到生态圈生命的整生。从万万一生到一一旋生,有了生态圈的生命在大自然自旋生中的整生,并向始点旋回,这就有了与自然史同一的整生质程。整生的质程涌出了一态对生、系统完生、超然旋生的质性,共成了从一到一的超旋生质地[3]。王继创指出,解决人类为什么要呵护自然的关键问题在于自然究竟有没有价值,论证人何以去遵循自然。陶火生指出生态存在论是追问生态关系中的存在如何敞现自身理论。要确定把握生态存在还需要通过人们生态生存活动来实现。生态中心主义批判和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可被看成是生态哲学的发展标志,但两者都处于中心主义思维窠臼。生态间性概念则突出人与自然之间平等地位和交互关系,其实践根源在于遵循生态规律、满足生态需要、促进生态和谐的人类生态实践。王现伟论述生态现象学对理性的批判,认为在近代理性观指引下,人类建立现代科技,造成理性自身无法消除的环境后果。谢建华运用生态位构建理论分析扩展表现型的三大例证:再造物例证、寄生物例证和远距行为例证,发现扩展表现型由生物向生态单向内部解释存在严重不足。生态位构建双向内外部互动解释对于三大例证更具说服力。

其二,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包庆德在提交会议的论文中具体阐述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之构想,以期对其所要构建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有较为深入理解。作为力图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相勾连,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弊端,重新探究生态危机的根源,探寻人类新出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生态社会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高兹从生态学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最为系统和尖锐,所提出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构想直接与现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相对立,试图建立以生态理性、合理消费、集约化生产等要素相调和的社会建制,并期望以此维护最大生态利益,缓解生态问题,并使人能在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活得更好更自由。史月田论述高兹非物质劳动理论,高兹非物质劳动思想揭示资本运作的规律及其创造的独特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劳动蕴含的劳动解放潜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强调以知识经济为突破口、以非物质劳动为契机、以主体自我生产为社会运转机制,进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刘一丹认为,在萨卡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绿色生活思想,生活中人们也应该持这种稳态可持续发展观,降低物质需求,拥有平等而且较低收入水平,提高自身道德水平。萨卡生态社会主义绿色生活为中国当下流行的消费主义提供了反思视角,但他的生态社会主义绿色生活具有一定乌托邦性质,不具有可实施性。

申扶民指出,生态浪漫主义昭示和蕴含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与自然结成血缘纽带的生命共同体以及走向荒野等思想和行动,以弥合人与自然之间裂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参照自然生态系统,构想平等自由的人类社会蓝图[4]。王海琴指出,哈根斯和齐默尔曼创立整合生态学是当代切入环境问题的新兴范式。它针对当前环境研究与管理多种途径隔离及忽视内在性问题,以肯·威尔伯整合论为基础,通过生态位、生态自我及生态认知模式三个核心术语,提出一个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于一体的理论框架,并在组织建制与实践案例上不断探索,已在英美等国家产生较大影响,引介整合生态学所揭示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其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研究。赵成深入论述生态生产力理论内涵及其发展要求。与传统工业生产力相比,生态生产力在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和特征[5]。夏承伯认为,马克思生产力论蕴含着丰富生态思想。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表现在自然生产力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泉,自然生产力是自然循环产生的自然力,运用自然规律并注重长远与整体效益。社会生产力体现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表现在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资源综合利用及其节约限度途径探索,内涵集约生产与科技双重效用[6]。徐海红对马克思的生产力论与中国绿色发展进行探索,马克思生产力论是人类在劳动中所蕴含的推动社会进步力量,是劳动者与自然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中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力量。马克思生产力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从生产力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来审视传统生产力发展缺陷,重新理解马克思生产力论,要求人类在生产和创造物质资料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良性物质交换,在提升生产力质性发展中推进中国绿色发展。邓翠华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提出,从人类文明演进看,可根据生产方式来区分不同社会文明形态。如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可否说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从思维方式变革、中心技术变化及分工维度来理解生态和生态产业,可见目前人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与农业、工业相对应的生态产业,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最终将成为生态文明核心产业,从而促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升。

其四,关于造成全球生态危机最深刻社会意识根源研究。程广丽从福斯特生态危机论视角看生态与道德。福斯特生态危机论将当今威胁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态问题归结于资本获利逻辑,认为资本唯利是图本性导致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给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破坏,是资本主义异化了的生产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生态危机。福斯特生态危机论给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方案既深化了当前对于资本主义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但也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思路有着根本差异。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资本原始积累通过暴力方式剥夺农民土地,将他们变成无产者驱赶到城市,资本如聚合器,具有向心力作用,聚集大量人口和自然资源于城市中。现代城市随资本而发展起来,然而资本的控制也导致城市内部物质变换断裂,城市生态问题不断发生[7]。袁春剑认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城市生态文明。资本主义早期城市生态危机表现为城市空气、河流等污染,导致城市生态问题频发的原因主要有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城市管理紊乱和资本逻辑失控。刘珺田分析《共产党宣言》生态危机批判思想,认为近现代以来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马克思在《宣言》中从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剥削、资本主义所有制与环境矛盾、资本扩张带来生态危机蔓延、社会道德偏离等层面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了批判。张渝政提出,科技和社会伦理道德之间协调,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条件,科技在给人们带来益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

二、生态文明现实问题与应用方略

一是关于政府、企业及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徐春以海南清水湾为例探索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微观路径,提出要以三生共赢准则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宏观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微观路径,对发展中国家和在环境、生态方面各种弱势群体来说,环境权与生存权和发展权联系非常紧密,需要以保护全体人民生存权和健康权为目的来保护环境,同样也需要通过保护环境来保障全体人民基本健康。通过确立环境正义、生态责任、参与型民主、社区行动,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也提高人的素质,丰富人的现代化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黄爱宝指出行政机关追究政府生态责任具有高效优势,它取决于行政机关具有的权力直控性、自由裁量权、队伍专业性和信息资源丰富性以及行为自律性。我们不能满足于基于工具理性的协作追责,而应在强化与推进必要的协作追责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倡导和构建基于实践理性的高级合作追责体系与追责方式。为此需要我们在合作追责主体培育、合作追责制度创新和合作追责技术升级上不断地创造实践条件[8]。钱振华通过对责任伦理的发展及原则进行分析,并从责任主体角度探析对环境问题状况反思及解决之道。环境问题作为工业社会以来的重大社会问题,是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的发展之痛,对其反思也推动了环境责任伦理学的发展,有助于解决中国环境治理困境[9]。薛桂波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创新范式,“负责任创新”以“预测、反思、协商、反馈”四维框架,展现一种内蕴伦理责任的创新方法,为科技治理提供具有实践效力的范式参考。中国借鉴负责任创新有益经验,有利于促进科技治理的范式重构,从而实现创新与责任的内在契合。周国文指出生态和谐社会既可理解为生态公民积极参与环保的进程,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人与自然在相互作用中有效平衡的社会结构。作为尺度的德性是一种来自内心自觉的道德价值感,它体现在凝练过程中对言语边界及行为实践分寸的审视及其适度距离的有效把握。生态和谐社会的伦理范式能否成为其中有效的道德机制,关键也在于其存在尺度与建构路径,其实质是在一个失范及失衡的时代为观念与行动寻找和谐的尺度。黄娟娟对社会化媒介时代环境传播与伦理责任进行分析认为,环境问题兼具自然和公共属性,从早期公地悲剧转变为全球性公共话题,以往有关机构和媒体有事才报的被动型态度,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不自觉和责任缺失,无法主动发挥其在环境传播中应有的环境教育和引导等功能。

二是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权问题。华启和指出,必须破除对西方话语依赖与话语崇拜,突破“话语逆差”,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传播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声音,坚定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自信,争取国际话语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自信源自人类共同价值诉求,源自深厚中华传统生态智慧,源自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源自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义力量[10]。周兰珍认为,实现生态共享是推进共享发展新理念的基础保障,生态共享是为实现人们的共生共存而着重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发展“不和”问题。实现生态共享面临人们观念和利益差异、制度限制和人文影响等,需从正义理念确立、生态利益协调、制度体系保障、人际合力激发、示范区域创建等多路径共同支撑等因素制约。唐代兴认为,国家环境治理学以逆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努力是探求环境自运动方式、自生境功能以及环境破坏的自然机制和人力—社会方式,为重建环境生境提供自然律、社会律和人文律智识和治理方法。为此环境治理学研究应以环境学和生态理性哲学为双重奠基,以大科技整合为认知视野,以生态化综合为方法论,以环境科学、环境社会科学和环境哲学为三维方向。林红梅针对《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通过对影响“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设计因素分析,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实结合方法,梳理《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王素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多层次和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环保要走“合力”之路,与生态文明机制创新发展相契合,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孙越认为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出现严重冲突情况下,传统政治实践开始走向生态政治实践。通过改进现代工业技术“人类世”范式,努力克服现代工业技术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环境危机与人的危机,力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代生态政治实践的主要任务所在。

三是关于风险社会的生态维度研究。环境风险是人类不断扩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对生态系统造成冲击的结果,是人类实践活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所招致大自然“报复”,环境风险与人类生存命运息息相关。李全喜阐释恩格斯“自然报复论”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包括这一思想的两种维度、具体内涵和当代启示三个方面。此外李全喜在提交会议论文中从方法论视角对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统一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绿色发展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理念本身蕴含发展途径与发展目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健康生存与持续发展、主观自律与刚性他律、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区域示范与整体推进、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等统一性关系。杨丽杰认为,从生态维度去解读贝克风险社会理论,不仅为生态风险研究提供有力依据,且有利于树立正确防御生态风险观念,加强生态风险预警机制。

四是关于环境正义论视域下治理环境的途径问题。王晓路从环境正义论视域出发研究京津冀约束性资源交易机制,通过对约束性资源使用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分析,论证生态补偿市场化与政策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强调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主导性作用和企业生态环境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推行治理环境市场化过程中必须警惕自由主义思想误导。张言顺简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补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由于对经济增长过于执着追求,伴随而来的是重经济轻生态的严重后果。目前中国已着手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正在为前几十年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问题买单,生态补偿也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王云霞指出环境正义是全球绿色运动中重要一脉,将环境正义之“正义”内涵归约和简化为单一分配视角是有失偏颇的,正义实际上是集分配、承认、能力和参与等维度于一身的统一体。所以对传统正义论的研究范式进行批判反思,并积极重构环境正义的理论框架就显得非常必要,对推动环境正义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陈杨对回溯正义作为治理环境型邻避的可能途径进行探析,认为环境型邻避在本质上是环境正义问题。回溯正义作为另一种形式环境正义,要求每个人承担与其环境利得相符的环境负担。回溯正义通过揭示人们日常行为环境代价,明确邻避设施的受益者对该设施周围居民的道德义务,改变邻避设施的环境补偿方案,确立环境成本核算机制等途径,为环境型邻避问题治理提供了新视野和可能途径。

五是关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实践。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实践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薛勇民在提交会议论文中论述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实践智慧,绿色发展理念蕴涵着资源利用观、制度改革观、科技革新观、生活消费观。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的生态文明实践,诉求建构新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方式,生态文明研究应从“经院式”理论研究转向“知行合一”实践研究。路强对生态实践智慧视野下生活方式进行反思,生态环境价值也渗入人们生活多个层面。生态实践智慧作为一种以生态为视角的实践理性思维方式,其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将有着深刻影响,生活的价值、内容、方式都需要在这一思路中进行思考与重构。樊阳程提出,中国绿色生活建设的矛盾已愈发凸显,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资源消耗压力增大,污染排放强度加剧,整体建设水平略有退步。缩短压力上升时期,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中国绿色生活建设需要着力的方向。何玉宏对城市交通发展绿色转向进行研究,指出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未曾经历的快速城市化阶段,其发展正越来越受到来自环境、资源、社会等多重压力,城市交通问题也正演变成为中国城市环境恶化首要难题。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问题选择绿色交通体现的是交通发展的绿色转向思路。陈云以现代汽车社会为例论述环境美德之于环境成本内部化路径的补足意义,认为现时代汽车社会的外部性环境成本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即实现外部性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第三条路径的环境美德出场却能够以一种“汽车文明”价值选择模式作用于环境成本的内部化问题,并较之于庇古模式和科斯定理彰显一定的补足意义。郑丽莹指出近年来,以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为典型的共享交通风靡中国。从表面上看,共享交通只是“互联网+”思维在交通方式上的具体应用。但实质上,共享交通代表了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卢美华探讨基于生态文明理论内涵,构建高校“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效应”,正是生态文明思维模式实践化、具体化与功能化的表现,也是贯彻习近平“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体要求。张晓秋认为应该明确海洋生态文明基本观念,生态伦理内核,以及与生态体育文化的关系;重点阐释海域高校生态体育文化特征及海洋生态文明在文化建构中的科学基础地位和价值导向;最后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高校体育教育经验为例,探讨大学生生态体育文化养成教育的特点和结构。

三、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生态智慧

本次会议突出亮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启示,弘扬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智慧资源。儒道释三家思想所蕴含的精华体现出重要生态价值,不仅是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而且是指导人类克服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精神支柱;不仅对当代环境哲学研究具有一定启发,也能够极大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在合理解决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文化自信。对此中国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年会给予持续关注。如2014年年会“和合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智慧资源”[12],2015年年会“探寻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层关联”[13],2016年年会“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14]等。

姚晓娜对环境伦理学本土化视域下荒野保护进行探讨,荒野包括自然荒野和观念荒野。美国观念荒野生成是在体认美洲大陆的自然荒野和结合清教传统、国家主义、超验主义哲学和大地伦理等本土文化生成并促进自然荒野保护实践的。中国荒野保护观念生成需要分析本土荒野观念的实际状况,从天人合德、祖先崇拜、德福关系、代际伦理、精神重建等本土伦理内核中生发观念荒野。余玉湖在提交会议论文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价值及对环境哲学研究的启发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长期以来儒道释三家是人类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鼎足而立。龚丽娟在提交会议论文中对“气”与艺术的生态耦合路径进行探索,指出“气”是中国传统文化本源性哲学范畴之一,由气场到气象、气韵的“气”之律动过程,与艺术的生态路径耦合关联。艺术的生发规程,与“气”的运生路径耦合共进,共促艺术的经典化与生态化。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对中国、东亚以及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具有坚实民族心理基础。徐朝旭对儒家生态仁学进行探索,儒家生态仁学经历萌芽、形成、完善阶段,就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看,儒家生态仁学包含以“时”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以生生之仁为道德规范终极依据的道德本体论两方面。儒家生态仁学具有生命整体主义、淡魅理性主义和境界论三个特征。梁晓阳对《礼记》中蕴含的人类永续利用思想进行探究,强调人类对自然资源应当充分合理地运用,而非无限地索取。《礼记》永续利用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在于“顺”,“顺”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秩序,它要求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应当优先考虑自然界的秩序,正确看待古代智慧与当代社会关系,方能实现人类利益最大化。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佛教在中国传播也极为广泛,影响极其深远,其所倡导的基本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如佛教缘起论和因果论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智慧以及佛教“净土论”“解脱论”等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调适。陈红兵指出,佛教自然观本身包含多层次内涵,在其发展特别是中国化过程中,又吸收融合了新的思想资源,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将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在终极价值层面及缘起论意义层面两方面作了对比分析,指出在生态理想方面,突出理想生态清净无染特质,佛教自然观具有多层内涵具有多方面的生态环保意义[15]。

道家庄子以“天人合一,至乐无乐”为核心的思想主张为后世展示一种审美生态智慧。庄子关于人的生存格调、精神境界的思想本身就是深层生态学,又不只是深层生态学。余泽娜对庄子审美生态智慧进行探讨,认为其思想动因最初是为了超越时代的恶。要超越时代的恶,人道应以天道为据,自然无为。为此庄子提出证道的境界——“天人合一、至乐无乐”,这是庄子生态智慧的核心思想。“自然”是理解它的关键,审美是其特色。在庄子的生态智慧中,展示了一种不断追求境界超越的生存格调和人与自然亲和的生活方式。姜韦在提交会议论文中对庄子《齐物论》之“齐”的三重生态意涵进行论述,兼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教育融合。他指出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角度来看,《齐物论》之“齐”有同一、平等、相通三层意思。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中国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由于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在长期生活生产中形成适合本民族生存方式和习惯,所以他们拥有丰富多彩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这些不同生态文化中蕴含着极具特色的生存智慧,如包庆德根据游牧文明生存智慧的生态维度研究,从游牧文明多维视角审视、游牧文明的生态生存智慧、游牧文明的生态对比特色以及游牧文明的生态智慧启示来阐述其观点,指出游牧文明作为人类多样性文明形态的重要构成,以其“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肉体来自青草”的生活方式,显现其厚重生态文明意蕴和深层生态哲学智慧。游牧文明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互补,特别是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与工业文明碰撞冲突和互补交融发展关系中精致地发挥了游牧草场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符合“生态位”原理[16]。廖国强通过对民族生态文化进行学理辨析,指出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和启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方面,可为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二是精神文化方面,可为塑造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内源调节机制”提供借鉴。他认为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尊重自然、珍爱自然的意识强烈,但并不“敬畏”自然。

本届年会在热烈的思想交锋中落下了帷幕。卢风总结本次会议取得成果,认为专家学者多角度、多元化、跨学科学术观点的深入交流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本土化”探究会起到推动作用。他指出,本届年会是一次颇具创新性大会,体现在会议组织方面和交流方面,以往每次会议分组讨论人数较多,每个人发言时间不够充足,但这次会议分会场讨论的分组情况较为细化,分组讨论一共有7组,所以每个小组和个人都有较充足发言时间及面对面交流机会,交流气氛热烈,思想火花迸射;也体现在会议生活方面,本次办会秉承环保、绿色、节俭原则,不印制纸质版论文集和摘要,只印制会议手册,节约纸张,避免铺张浪费。我们已形成了在工业文明中生活的习惯,所以想要即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真正走向生态文明,拥有生态实践智慧是非常艰难的,但也不能因为艰难而气馁,我们还是要继续前行。其一,我们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特别是与有较长历史的那些学科相比,在理论积累方面及理论研究方面仍较欠缺,真正肯在学术上下功夫的人还是不够多,所以我们还是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其二,我们要仔细研读、深入研究中外经典学术著作。一方面我们要读懂、读透中国的经典,包括如何理解“天人合一”,这绝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包括我们对中国“知行合一”传统理解。徐春讲道,我们中国目前的情况实际上是知易行难,想要知道某件事情正确不正确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做到是很难的。用王阳明的看法就说明我们对于生态文明的“知”、对于生态智慧的“知”、对于生态环保规范的“知”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知”的程度。王阳明讲“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本来就是合一的,你真的达到“笃信”的水平以及自然而然的“能行”的,我们今天对于许多知识都可能是半信半疑的,自己在写的这些东西也可能并没有真正化为我们的信仰,我们并不真正笃信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就没有“行”,所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都值得进一步深究。另一方面,西方某些新东西也值得继续进行研究,包括“整合生态学”“生态现象学”等都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诸位专家学者在本届年会中奉献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智库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综上,本次年会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本届年会属于高层学术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学者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中国生态文明智库成员以及中国环境伦理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第二,本届年会参会学者既有学术界早有建树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涌现出大批青年学者,为学术传承、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鲜力量;第三,本届年会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智库作用,立足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正能量;充分发挥集体协作、奉献、开拓和求实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实践调研、决策建议、技术服务、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理论研究真正走向建设实践,为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贡献。

[1]海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年会论文集[C].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7.

[2]肖显静.走向“第三种科学”:地方性科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1):148-155.

[3]袁鼎生.宇宙的自旋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68-173.

[4]申扶民.论生态浪漫主义——从卢梭到梭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07-112.

[5]赵成.论生态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及其发展要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6.

[6]夏承伯,包庆德.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绿色向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6):14-20.

[7]程广丽.生态与道德:从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视角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1-6.

[8]黄爱宝.行政机关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理性审视与愿景[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3):98-104.

[9]钱振华,刘家华.关于环境治理的责任伦理反思——基于中外雾霾问题治理的比较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6-86,113.

[10]华启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何以自信[J].广西社会科学,2017,(7):16-19.

[11]王云霞.环境正义的分配范式及其超越[J].思想战线,2016,(3):148-153.

[12]包庆德,杨丽杰.和合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智慧资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2-108.

[13]杨丽杰,包庆德.探寻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层关联[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27-32.

[14]张秀芬,包庆德.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3-111.

[15]陈红兵.佛教自然观及其生态环保意义[J].佛教文化研究,2015,(2):470-516.

[16]包庆德.游牧文明:生存智慧及其生态维度研究评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1):145-153.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Review of 2017 Annual Conference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YANG Li-jiea, BAO Qing-deb
(a.School of Marxism;b.School of Philosoph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70,China)

The 2017 Annual Conference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focused on discussing the subject of"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This conference not only concentrated on the frontier issues and basic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regarding the connotation definition and implication refere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arx's and Engels'ecological thought, ecological Marxism,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organic Marxism,but also elaborated the most profound social consciousness source which caused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This conference centered on realistic question 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volving issues such as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 are responsibl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concept of prop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set up to provide the path choic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t is possible to explore the environment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pplied in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conference not only focused on 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 and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wisdom of Chinese minority culture,but also constructed an academic discourse system that conforms to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ris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philosophy; green developmen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B82-058

A

1009-1971(2017)06-0115-08

2017-07-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29);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项目(121106-22)

杨丽杰(1987—),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包庆德(1960—),男,辽宁阜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

[责任编辑:王 春]

猜你喜欢

文明环境生态
请文明演绎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