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体论”的回归与重构
2017-02-23叶南客
叶南客
“生活本体论”的回归与重构
叶南客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南京210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闭幕词中指出:“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而向前发展的。”这昭示着现代文明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围绕“生活”本体而自觉建构的社会。同时,习近平还多次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情系群众、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人民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国家的治理层面,解决人民生活问题是政权的存在合理性的一个重要体现。社会的本体是生活,生活的体现形式是实践,王雅林教授新著《回家的路:重回生活的社会》对“生活”的三个维度、六个统一、三个“超越”、“大生活”等概念的提出,是当代学人对“生活本体论”的最新系统阐释,是今天中国在完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后建设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石性概念,将为中国的轴心转换、社会科学的范式创新和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提供一个概念的基石。生活的全面性不仅仅是简单的民生需求,生活的全面也体现了人的全面,它将成为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有助于深刻地理解社会学何以成为一门高度的实践性和人民性的学科。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呼唤生活方式研究始,经过了近40年的重建和发展,尽管学术界在生活方式研究领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成果,但是社会学层面生活方式研究话语体系的本土化建构似乎呈现着一种蜗行牛步的状态。郑永年教授说,我们今天正处于“知识的悲歌时代”,而“知识悲歌”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创造者本身对知识失去了认同,失去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其他事物的附庸。在还未构建起具有中国本土风味的理论和方法论的话语体系的情况下,一味使用西方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微观研究等研究范式,滋生了我国的生活方式研究甚至社会学研究的碎片化与殖民化现象。王雅林在其新著构建了生活方式社会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与不足。该书试图从中国实践的主体性出发,构建一个新的“生活论”的社会概念解释框架,把握人类正在发生的“轴心转换”的历史脉动。该书基于人类社会宏观的“轴心转换”和新型文明诞生这一顶层理论和概念层面阐释了四个“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旨归是什么,以及从今天的实践需要出发如何对它进行再建构和再出发?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的是社会发展的属人性和属生活性,其本体论基础不是外在于人的历史性生活实践的“物质本体论”,而是“生活本体论”,属于文化范畴。按照马克思的对社会形态理论最有价值“三形态”说,人类社会发生着从前资本主义的“人的依赖关系”,到资本主义的“物的依赖关系”,再到共产主义的“自由个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形态的演进。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交换。该书针对新的时代需要和新的社会主义现实运动需要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高度“再结构”和再建构,提出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结构的“三层次说”,即包括“生产何以可能”、“生产为了什么”和“‘好生活’的社会形式”三部分。通过对生产的基础地位、生产为了生活、好生活的社会形式三者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论述,提出“生活型社会”的根据和合理性,社会的本体论基础是生活,“好社会”要落实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好生活”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实现好生活与好社会完全统一的社会,这也构成了今天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目标建构的方向。
第二,社会是什么?如前所述,想要建构以美好生活为旨归的社会形式,相应地就要在学理上提出另一个问题,即如何建构生活和社会融为一体的社会概念的解释框架?当下我国对社会概念的解释主要是来自西方社会学。西方社会学遵循着它既有的现象和本质、主体和客体这样一个二分的思维范式。这就导致了在社会概念的解释上,“生活”被遗忘、被抽离化、被外在化。西方社会学在乎规则于结构,它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这与今天的现实发展需要已经很不合拍,也不能为解释今天的社会现象提供远见卓识和想象力,所以需要重新定义和发现社会。该书发掘了费孝通思想中一直被学术界忽视的他对社会解释作出的独特贡献,其实费老早已用最直白的语言打破了西方社会学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返璞归真地揭示了社会范畴的“生活论”研究范式,建立起了以生活为本体论的社会学理论逻辑,实现了“社会的再发现”:“社会”就是人和人共同生活的社会,是群体生活本身,是一个个人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群体结构方式,社会学就是研究人与群体分工合作方式的社会科学。社会范畴是社会学和整个社会科学安身立命的基石性概念,其界定也总是带着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问题意识。如果工业社会是以“物性化”的逻辑和启蒙思想来建构的话,那么未来的社会就是以“生活化”的逻辑和启蒙思想建立起的一个理论思考的理论框架。
第三,生活是什么?用“生活论”阐释“社会”范畴之后,“生活是什么”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生活是一个蕴含着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意识形式的概念。该书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通过西方现代社会理论尤其是现代化思维视角的激发,完成了一个完善且富有解释力的“生活”概念的界定,实现学术话语的创新。该书以生命、活动、社会性三个维度去揭示“生活”概念的内在规定性:生命是生活的载体和前提,活动是人的特有生命形态的存在形式,社会性所表述的人的生活的关系性存在和场域。在此基础上再揭示出“生活”概念质的规定性,指出生活是由个体所承载的人的特有生命形态的社会性存在、展开、实现形式及意义追寻组成的行动集合,并在主客体互动生成中内在地成为社会建构的核心结构和社会变革的生成动力。该书从外在的内涵规定性上将“生活”概念表述为“六个统一”的关系,即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统一,生活的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统一,生活需要的生产性活动与满足性活动的统一,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统一,实然生活与应然生活的统一以及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的统一。该书中界定的“生活”概念是个“大生活”概念,试图超越“物化”范畴、超越“日常生活”以及超越“此时此刻”,它和我们现在流行的“小生活”概念亦即小日常生活概念的共同点是都具有“日常性”,但“日常性”不等于“日常生活”概念。如果仅仅在衣食住行乐的层次建构“生活”,那么人类的生活还不具有自由性,人与动物的差别还停留在影影绰绰的阶段。建立这样一个生活概念的解释框架,王雅林教授不但把非范畴变成了一个科学概念,还为人类社会转型之后进行“生活启蒙”和给新的“轴心转换”时代的社会建构提供一个基石性概念。
第四,中国在走出“生产至上主义”的“生产型社会”之后,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中国需要消费带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中国在走出“生产型社会”之后是否意味着要选择西方提出的“消费型社会”的样板?该书提出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新型社会模式——“生活型社会”。大众消费是普通人具有的消费能力,但是他运用资本逻辑把它贯穿起来,成为受资本逻辑所控制的社会人的解放,人的生活的全面性又纳入资本的范围中去,相应地它带来的生态严重破坏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大。在王雅林教授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模式能够使中国人处于良好的生存状态中,所以中国要建构的是一个“生活性社会”,它强调的根本规定性是生活逻辑的贯穿性,是作为生活者的自由和个性发展的至上性,是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建构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运行方式以及活动场域。“生活型社会”概念的提出将为人类第一次走出“物支配人”的现代社会模式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将实现历史的超越,而这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回应。
总之,该书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这一根本使命出发,重新解释重大的社会理论范畴的概念,寻求社会理论范式的一个根本转变和创新。如果这一范式的合理性得到验证,那么它就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学科建设意义和现实意义,将会对终结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旧的理论体系和以生活文明为轴心的新的文明形态起到一个起承转合的作用。可见,对生活方式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正是作者对“知识悲歌”时代强有力的发声。
在笔者看来,王雅林对中国生活方式社会学的贡献,除了本书基本立论与论述的贡献之外,还体现在如下三点:首先,王雅林教授是我们中国生活方式研究从哲学、经济学为主向社会学为主这一主流话语体系转变的第一人。他对社会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方式的类型、生活方式的演变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厘清,为我们奠定了生活方式社会学的开展基石。自王雅林20世纪80年代初的文章、90年代的书,再到现在这本《回家的路:重回生活的社会》的妙笔丹青,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生活方式的社会学研究,起着他生活方式从高端理论到社会学理论再到专业学科的奠基人作用。其次,王雅林提出了我们当代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的理论、方法和组织架构。当代学人中,在元理论上对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研究开展最多最透彻的可能无出其右;在方法上也进行了大量实证的、定量的、带有科学方法的研究,其所做经验研究包括家务劳动研究、城市居民的时间预算研究和休闲研究等研究领域,迫切地回答当时人们生活上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架构与理论范式自不必说,创造性地建构一个完整的生活范畴。最后,王雅林一系列作品正在很好地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的要求,其研究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堪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研究的话语体系的主要代表人物。笔者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包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到生活形态,也是充分吸收了王雅林的诸多思想,当然也有部分观点与其不谋而合: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其中生活水平是起点,再到生活方式转型,而生活质量是生活方式的内在构成,最后才是生活形态的全新的一种大生活观的转变。
尽管书中所构建的这一生活范畴仍然属于理论形态和概念模型,但为学界提供了解析生活概念的认识方向,也体现着中国社会学人对社会学研究这一个分支领域的学术贡献。学术界追求主流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领域、特别是西方社会学范式所认可的领域,生活方式研究的意义还未被敏感地感知。必须说明一点:生活方式研究还缺少其独特领域的理论建构,生活方式研究应该有它的一个视角,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需要再回到生活人假说。一旦把人当作生活者来研究,就是生活方式研究,所以生活方式研究就是关于生活者关系网络的行动结构的研究,当然这还需要学术界开展进一步的探索。
但是对“生活”进行研究确实有其自身的困境,这种困境同其他研究领域一样,是理论与实践皆具的。一方面,生活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研究以及话语体系的建构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社会学研究范式与思想的影响,同时中国社会学已有范式对其影响也同样不可避免,不过这种影响是利弊参半的,已有的思想成果与理论资源可以成为生活研究新思想或者理论创新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对“生活”进行界定与深入,才能博众家之长,避免思维范式的简单抽象;另一方面,对于“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生活本就是一个复杂又难以把握的社会现象,不论是生活的参与者还是生活的形式都是包罗万象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白云苍狗的社会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尤其是如今智能时代到来的背景下生活方式出现的新趋势与新特点。“生活本体论”的解释框架为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概念空间和理论能量,有助于解决中国发展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抓住时代的趋势,寻求“真实”的生活,关注生活的“真相”,将生活研究“落地”,需要研究者突破其自身生活的局限性,将自己放入“大生活”的视角下对生活事实进行切脉,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今天生活方式在社会学研究中的边缘处境,为明日生活方式研究的百卉含英奏响迎宾曲。
2017-08-13
叶南客(1960—),男,江苏南京人,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活方式研究会会长,从事生活方式和现代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