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道与术
2017-02-23唐磊
唐 磊
·文学与文化研究·
略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道与术
唐 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北京100732)
中国在发展软实力的路径选择上以文化为先导,提倡与西方软实力话语有所区别的“文化软实力”概念,这是基于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推崇“人文化成”的价值观。中国最根本的软实力来源于自力更生与追求和平的发展模式。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操作层面,需要重视更新公共外交的方式方法,知己知彼,善用巧力。软实力提升非朝夕之功,需要有耐心和定力,有时还要在国家核心利益与一时形象得失之间做出取舍。
中华文化;文化软实力;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公共外交
“软实力”概念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随即成为西方国际政治研究界的重要概念,当时国内有少数学者也敏锐地注意到它并及时介绍到国内,但“软实力”概念得到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要到21世纪初。随着中共中央开始实行经济走出去战略,为与之配合,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也开始受到中央高层重视。2007年,“软实力”一词正式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标志着发展国家软实力成为党中央和国家的战略选择。201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160这是再一次从国家立场和战略高度肯定了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以“中华文化走出去”为重要抓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契机,政府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英国波特兰公关公司(Portland Communications)发布的全球软实力研究报告《软实力排名前30》(该报告从2015年开始每年发布一版,被约瑟夫·奈称之为最好的软实力量化衡量指标,以下简称“波特兰报告”)中,中国的位次从2015年的30名到2016年的28名再到2017年的25名,是除挪威以外上榜国家中进步最快的[2]43。
但是,2015年的“波特兰报告”也曾指出,中国在软实力建设方面的投入收益比并不理想[3]。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迄今仍然存在:大干快上、急于求成的思维依然普遍,有些软实力和形象建设工程看似力大势沉实则收效甚微。因此,我们仍迫切需要从技术层面对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方式方法进行反思,同时,也需要借此过程重新理解发展国家软实力的规律,进而探索符合中国自身特色的软实力发展之道。
一、中国软实力发展的基础在于底蕴深厚且不断发展的文化
约瑟夫·奈对国家或组织所拥有的实力做了软硬两种区分。硬实力主要是由军事或经济实力构成,而“国际政治中,软实力大部分来自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国内管理和政策所提供的范例,以及其处理外部关系的方式”[4]。
西方学者中率先研究中国软实力问题的约书亚·科兰兹克(Joshua Kurlantzick)认为,软实力概念在被中国接受和运用的过程中其内涵实际远远超出了奈所认可的软实力范畴,除了大众文化和公共外交,经济和外交手段诸如对外援助和投资以及加入多边国际组织也成为其软实力的来源[5]。这种看法在海外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学者们对于软实力概念的理解本就具有相当的弹性,尤其是在涉及中国软实力问题时,软实力的原有内涵被扩大更是中外学界的普遍现象[6]。至于建构软实力是否应该运用经济资源,奈本人也没有做出截然的评判:“经济资源既可以用于吸引,也可以用于胁迫。有时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很难区分经济关系中哪个部分是由硬实力构成的,哪个部分是由软实力构成的。”[7]
不过,中国政府在发展软实力问题上思路还是相对明确的。首先,在官方表述中,采用了“文化软实力”这一新概念与软实力相区别——这应该与我国政府特别重视文化实力在国家实力构成中的重要地位有关。温家宝同志就曾指出:“国家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但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实力。”[8]18其次,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偏重从文化领域切入。在中共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文化软实力都是在论述文化建设的板块出现。2017年的“波特兰报告”就指出,中国的软实力发展主要致力于诸如孔子学院这类文化方面的事业[2]49。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仅次于意大利),这天然构成中国的软实力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155今天我们提文化软实力,除了因为历史留下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厚外,也许还在于在我们的传统中,文化(包含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对于国家治理本身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如罗素就曾说过“与其把中国视为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把它视为一个文明实体”[9]164。美国学者桑禀华对此阐述得更为细致,她说:
中国能历经三千余年依然屹立,或许更应归功于文学传统,而不是政治史。和罗马帝国不同,中国在历次分裂之后总能重新统一,部分便是依靠国民对“文”之力量的信仰,这个矛盾重重却韧性十足的文明得以维系,汉字居功至伟。作为与“武”相对的和平领域,“文”被视为治国的根本和促成文化和谐必不可少的手段。[10]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国家自身实现善治的角度而非仅止于国际政治角度来理解文化软实力。美国学者迈克尔·巴尔 (Michael Barr)就注意到,“中国软实力还会在国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协调民族关系并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和西方在理解软实力这一概念时的重要区别”[11]。文化的力量既有助于国内善治的实现,又能增强国家对外的影响,这两重意义使得我们能从“道”的层面把握“文化软实力”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表述和实践路径。
在术的层面,国内学者们反复讨论的是如何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还能“走进去”。涉及跨文化传播的学者们绞尽脑汁地琢磨如何能让国外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我们承认,通过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手段来提高国家软实力固然重要,但更加根本的应该是充分利用好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出的质量。
要实现文化产出的“供给侧改革”,展现出大国文化的应有风貌和魅力,我们的文化生产实践应当具有兼容并蓄、推陈出新的气象。这种追求使得我们能够不拘泥于对外传播的目标,而是用心在文化的创新上。
文化生产的创新路径有许多种,但根本上离不开党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它明确指出要实现推陈出新必须能够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过往中华文化走出去成功的案例并非鲜见,李小龙结合咏春拳和各国技击经验发展出的截拳道、以《梁祝》为代表的诸多优秀的民族交响乐作品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总结这些案例,我们几乎都能发现其间中外融通、相互取长补短的努力。我们五千年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是“一方面因为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我们对外来文化具有开放兼容、海纳百川的胸襟”[8]8。今天有些人会对美国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置以微词,认为它盗用了我们的文化资源,其实这恰恰是美国软实力的一种显现,也是美国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资源、推陈出新的成果。
倘若我们把文化作为软实力发展的主攻方向,那么,首先需要培养一种开放的、创新的精神,用这样的精神指导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化产品创造。
二、中国最根本的软实力来源于自力更生与追求和平的发展模式
谈到软实力,人们常常会怀想历史上的盛唐时代,中国的强盛和魅力曾经达到的高度是如盛唐诗人王维、杜甫所描述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的景象。这样的成就是建立在唐王朝这样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文明基础之上的。这两句诗透露出来的意味也证明了,经济强大让人敬畏,而礼乐文明才会让人亲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1]163我们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其实是中国自身发展道路价值取向的高度凝练。有学者也提出,中国最根本的软实力来源在于自身发展模式及其背后蕴含的价值观:“提炼中国道路、中国价值及其相关的制度、模式、政策规则、标准等,对于我们的对外文化传播和软实力建设极为重要。这是根本上的‘道’,除此之外的其他都只是‘术’。”[12]
唐代所树立的“开明专制”典范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是中国周边国家的学习对象。当时的日本十余次派“遣唐使”来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新罗在统一了今天的朝鲜半岛南部以后也参仿唐朝设立自己的国家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还一度成为启蒙时期欧洲的理想参照系——“启蒙运动的先驱们的‘颂华’热情在18世纪达到了巅峰……在此期间,中国犹如一块绘有社会和政治的乌托邦景象的油画,成为开明的专制国家的理想和一种衡量欧洲当时实际状况的标准”。“中国当时拥有18世纪的欧洲知识分子朝思暮想的东西:一个强大的且按理性标准行事的中央政府”[13]。今天我们知道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是借助来华传教士的著述,他们心目中拥有理想政体的中国其实是一个充满了主观想象的对象,但这仍然无法掩盖中国当时对欧洲诸国具有很强吸引力的事实。只不过,这种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期待。启蒙时代的前中期,欧洲知识分子将中国式的开明专制视为一种理想的政体,但到了中后期,中国的政体反而成为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猛烈批判的对象,就是因为受众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启蒙时期欧洲的中国形象的这一场突变也提示我们,政体或政道的吸引力其实还受到施受两方各自文化土壤、历史情境的约束。我们有必要寻找更具普遍意义的政道价值观来发挥我们这个“文明型国家”的独特魅力。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思想家罗素在访华之后就曾感慨:“我们的繁盛以及我们努力为自己攥取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依靠侵略弱国而得来的,而中国的力量不至于加害他国,它们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生存的。”[9]3-4时至今日,中国奉行自力更生的发展原则依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高度赞赏。埃塞俄比亚总理经济顾问阿尔卡贝·奥克贝·梅蒂库称赞:“人类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发生在中国”;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穆萨·法基·默罕默德感慨:“我们从中国减贫事业中学到的第一课就是‘自力更生’,这也是中国取得令人着迷的成就的根本原则”[14]。这些表述足以说明,“自力更生”这条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的发展原则,既具有足够普遍性又具有充分感召力,足以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关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之道,外国人常常会心存疑虑,他们往往循着“强者必霸”的逻辑去思考,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所指出的,“新崛起的国家凭借经济实力来追求更为远大的政治、文化和军事目标,是国际社会的铁律,这正是霸权力量的意义所在”[15]。西方世界对于中国高调发展自身软实力也充满了警惕,其内在思维模式仍然是典型的对抗性思维。只有冷静客观的学者才承认中国的软实力竞争明显具有防御性而非侵略性特征[16]30。
罗素在20世纪20年代访华之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阴云笼罩,由此他对于中国的发展充满了希冀:“如果中国的改革者在国力足以自卫时,放弃征服异族,用全副精力投入科学和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经济制度,那么,中国对世界可谓是尽了最恰当的义务,并且在我们这样一个令人失望的时代里,给人类一个全新的希望。”[9]198进入21世纪,西方学术界从各个角度来探究中国持续高增长之谜,希望能够总结出不同于乃至超越所谓“华盛顿共识”的中国发展之道,“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一类的话语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兴起的,但这类总结还不如罗素在将近一个世纪以前所表达的愿望更能赢得人心。
中国有句俗语说:“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倘若我们能够始终坚持奉行自力更生和和平发展的道路,相信假以时日,中国会自然赢得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和信赖。
三、公共外交之术的提升需要知己知彼、善用巧力
中国近年来在提升软实力方面的国家投入不可谓不多,据2017年的“波特兰报告”称,中国每年在发展软实力(主要指外宣)方面的投入达到100亿美元,超过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政府相关投入的总和[2]70。这难免给人一种“财大气粗”的感觉。外界还把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视作其提升在受援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惯常套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管马科斯·特洛吉(Marcos Troyjo)干脆就说:“中国的影响力由经济实力推动。对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而言,‘软实力’完全关乎金钱的力量。”[17]但经济外交对于提升软实力其效果如何尚缺乏比较明确的评估。根据美国皮尤调查中心所做的国家形象民意调查,十年来受访民众对中国(大陆)好感明显上升最快的三个(超过十个百分点)国家包括阿根廷、以色列和乌干达,其中只有乌干达是较多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国家[18]。这说明一方面钱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不一定非要用钱才能解决问题。
国外外交实务界和理论界通常将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作为提升软实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约瑟夫·奈认为公共外交包含了政府日常地对外交政策进行宣讲和媒体沟通、较长时段内有规划有主题的政治宣传以及更长时间内培育与关键人物的持久关系三个层面[19]94-109。 公共外交对于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意义也得到了研究印证。美国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在2012年组织了一次有关美国的中国形象的民调,并基于此对提升中国在美形象给出三点建议,即开展教育交流、公共外交和培养领导力[20]。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开展有效的公共外交[16]32。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开展教育交流和培养外国知华友华人士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全球超过五百家“孔子学院”对于拓展中国语言普及度和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成绩有目共睹,文化部每年举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和国家汉办实施的“新汉学计划”让数以百计的未来的“中国通”得以到中国进修。对于上述计划,我们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其真实效果。
在公共外交方面,我们也有必要从别国的做法和看法中吸取经验。具体来说,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首先,我们要对公共外交的对象国的文化习惯、文化心理有基本的了解。这一点尽管被反复提到又常常被忽视,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对于了解对方心理不够主动、工作不够细致。这里不妨举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西方学者注意到中国人越来越热衷将孙子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来源之一[21]。中国人希望透过孙子思想向世界传达中国历来主张和平,在两千年前就已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类与今天所谓“软实力”有关的论述,但实际上西方社会接受孙子思想的方式非常多元,孙子的智慧常被阐发为处理人际关系、商场竞争的指导原则——西方读者通过孙子思想联想到的中国往往是一个善用计谋克敌制胜(赢得竞争)的国家[22]。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倒是有必要按照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来从事公共外交和对外文化传播活动。约瑟夫·奈也强调公共外交“同时表现为宣讲和倾听的能力”,即通过倾听来了解彼此共同的价值观并理解“差异性”[19]103。
其次,我们要重视约瑟夫·奈所说的“培育与关键人物的持久关系”这一技巧。所谓关键人物主要是指政治领袖、商界领袖和意见领袖。“百人会”在其调研报告最后的建议中就提到,要注重引导美国未来的领导人学习中文。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就十分重视利用公共外交手段在中国未来的精英中培养“亲日派”“亲韩派”。例如,韩中文化协会前会长李荣一自1999年起每年邀请20余名中国大学生访问韩国并参加同当地大学生的交流,他把这一举措定位在投资未来。他曾向媒体介绍说:“访问团中选拔的中国大学生大部分是中国高官的子弟,事实上20~30年以后将成为引领中国的人,培养这些人对韩国产生好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事业。”[23]
再次,要善用新兴技术手段拓展公共外交的方式方法。2016年的“波特兰报告”特别提到数字外交(digital diplomacy)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显著作用[24]104。数字外交,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和互联网平台展开外交活动尤其是公共外交活动,其最常见的方式是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外交活动的宣传展示并与全球网民交流,以此达到宣传外交政策、塑造国家形象的目的。该报告指出,不仅美国和加拿大在数字外交方面表现格外突出,软实力综合排名前五的国家(除美、加外还包括英国、德国和法国)恰好也是在数字外交方面得分最高的五个国家,这一现象值得各国领导人深思,“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建构起健全的数字基础设施并促进网民有效参与到数字外交活动中,那么该国也有望在软实力建设的其他方面也有较好表现”[24]104-105。 对于中国而言,发展数字外交可能还意味着是在“对的人群”中间更好地塑造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根据皮尤调查中心的民调结果显示,美国57%的18岁~29岁青年对中国持肯定态度,而50岁以上的人群中对中国持肯定态度的只占27%[25],而青年人恰好也是最为活跃的网民群体。
四、国家形象与软实力提升非朝夕之功、需有定力
中国政府持续改善国家形象和提升软实力的努力还在继续,“主场外交”、“文化外交”、“智库外交”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动无疑会持续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曝光率和影响力。但是,软实力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积累增多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变动的动态过程,有损形象的表现、不恰当的外交政策乃至不够老道的外交官都会影响一国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积累[2]135。我们不能指望有某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工程可以彻底改善国家形象、一劳永逸地解决软实力的困境。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其实和人与人之间好感与信任的积累道理相仿——“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间总会因一些误会、失错、龃龉乃至纷争而影响彼此的印象,这时需要的是由诚心所支撑的耐心和由智慧所支撑的定力。
国与国之间的彼此认可和相互欣赏,也根据所接受的内容不同而有难易之分。最容易接受的是他国的文化(这里主要是指诸如美食、服饰、艺术品等物质文化),接受他国的外交政策则要困难许多,而至于对于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及支撑它的价值体系,有可能因为两国历史形成的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而极难彼此认同。根据有关学者在美国进行的调查,受访者中对于中国不同领域的接受度正是从文化到政策再到政治制度依次走低[26]。
这里所出现的悖论是,软实力对于国家而言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政策选择的绝对优先因素,很多时候维护核心利益和保持国家形象难以兼得。学者郑永年就曾指出:“像文化这样的‘软力量’或许能让一部分民众感兴趣,但对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没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说到底国际政治的主题迄今为止还是主权国家。国家利益才是主权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时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27]约书亚·科兰兹克在近期撰写的博文中提到,尽管中国花了大力气来构建软实力,但近年来频频在周边国家展示硬实力还是明显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28],这种批评显然罔顾了中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需求。这并不是说,我们为了维护核心利益就可以完全忽视形象和软实力建设,要在轻重缓急间不得不有所取舍,同时,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也构成了我们制定对外政策的现实制约因素,使得我们有必要更加全面地评估政策/行动的可能后果和潜在风险,这也有利于塑造一个稳重、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软实力之争的核心可能指向的是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之争,而这有可能成为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国家间最难达成一致的元素。一些西方学者断定,中国软实力不可能超越西方诸强,根本就在于其国内政治制度的根本性缺陷[29]。置于意识形态对立的场景下,软实力竞争恐怕总要分出个高下,并让另一方归顺才罢休,似乎体现不出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并不是一国所得必是他国所失的零和游戏”[30]。这需要我们超越旧的思维,用“命运共同体”的新思维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价值观来塑造国家间新的政经往来和文化交流模式,而坚持这样的价值和模式也终将内化为各国所共享的软实力来源。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
[2] JONATHAN MCCLORY.The Soft Power 30:A Global Ranking of Soft Power 2017[R].London:Portland,2017.
[3] JONATHAN MCCLORY.The Soft Power 30:A Global Ranking of Soft Power 2015[R].London:Portland,2015:27.
[4][美]约瑟夫·奈.软实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2.
[5]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M].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6.
[6]BONNIE S.GLASER, MELISSA MURPHY.Soft Pow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Ongoing Debate.Carola McGiffert ed.Chinese Soft Pow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R].CSIC, 2009: 6-8.
[7][美]约瑟夫·奈.论权力[M].王吉美,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02.
[8]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杂志, 2010,(7).
[9][美]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10][美]桑禀华.中国文学[M].李永毅,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6:12.
[11][美]迈克尔·巴尔.中国软实力:谁在害怕中国[M].石竹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10.
[12]张树华.世界新格局下软实力建设的“道”与“术”[N].环球时报, 2017-05-15(14).
[13][德]托马斯·福斯.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从莱布尼兹到康德[M]//成中英.康德与中国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2-43.
[14]阿尔卡·奥克贝·梅蒂库.借鉴中国经验的精髓[N];穆萨·法基·默罕默德.第一课:自力更生[N].人民日报, 2017-07-12(23).
[15][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与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1.
[16]崔玉军.近年来海外中国软实力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6,(5).
[17]马科斯·特洛吉.何为中国的“软实力”[N/OL].FT中文网.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2587?full=y, 2015-6-18/2017-07-28.
[18]Pew Research Center.Opinion of China[DB/OL].http://www.pewglobal.org/database/indicator/24/,2017-07-31.
[19]JOSEPH S.Nye.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C].Geoffrey Cowan, Nicholas J.Cull eds.Public Diplomacy in a Changing World.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2008,94-109.
[20][德]马克林.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M].张勇先,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188.
[21]LEON WHYTE.Sun Tzu and the Art of Soft Power? [J/OL] The Diplomat.http://thediplomat.com/2015/03/sun-tzu-and-the-art-of-soft-power/, 201-07-31/2017-08-01.
[22]Sun Tzu and the Art of Soft Power[N/OL].The Economist. 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41714,2011-12-17/2017-07-31.
[23][韩]李享三,金璂永.韩国的 50 位中国通[J].新东亚,2001,(9).
[24]JONATHAN MCCLORY.The Soft Power 30: A Global Ranking of Soft Power 2015[R].London:Portland,2016.
[25]Pew Research Center.America's Global Image Remains More Positive than China's, But Many See China Becoming World's Leading Power[R], http://www.pewglobal.org/files/2013/07/Pew-Research-Global-Attitudes-Project-Balance-of-Power-Report-FINAL-July-18-2013.pdf.
[26]关世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在美国的现状与思考[J].国外社会科学, 2012,(5): 72-80.
[27]郑永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183.
[28]JOSHUA KURLANTZICK.Why A Global Riseof Strongmen Won’t Boost Beijing’ s Appeal[EB/OL].https://www.cfr.org/blog- post/chinas- soft-powerpart-3-why-global-rise-strongmen-wont-boost-beijings-appeal, 2017-05-19/2017-08-01.
[29]DAVID SHAMBAUGH.China's Soft-Power Push: The Search for Respect[J].Foreign Affairs, 2015 (July/August): 95-107.
[30]约瑟夫·奈,王辑思.中国软实力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J].国际关系理论, 2009,(6): 12.
On the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of Enhancing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TANG Lei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hina Studies,Chines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The fact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chooses the approach of highlighting its cultural pursuits to enhance it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based on this country's rich cultural heritance and political tradition.The fundamental resource of Chinese soft power should come from its development model of self-dependence and peacekeeping.As far as the techniques to promote China's influence and positive percep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more flexible and ingenious public diplomacy should be practiced, including digital diplomacy.Finally,the accumulation of soft power is in no way to accomplish in an action or in a short period, we need take pains.
China's culture;cultural soft power; state image; public diplomacy; strategy
G120
A
1009-1971(2017)06-0062-06
2017-1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境外智库中国研究数据库与专题研究”(14ZDB163)
唐磊(1977—),男,湖北武汉人,副研究员,从事海外中国学、中西文化交流、知识社会学等研究。
[责任编辑:郑红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