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探析

2017-02-23张炜炜

关键词:利己伦理道德市场经济

张炜炜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3)

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探析

张炜炜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3)

市场经济体制有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其中包含市场经济的伦理关系以及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伦理要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经济人”与“道德人”,指出二者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市场经济有一定的伦理基础,并且需要一定的伦理价值取向,否则难以正常运行。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

市场经济;伦理道德;伦理思考

一、“斯密难题”下的经济与伦理问题初探

亚当·斯密在经济发展史与伦理道德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他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道德情操论》中,他以人性的同情心为逻辑起点,提出了一个以人的利他心为中心的道德伦理学体系;而在《国富论》中,他又以人性自私为逻辑起点,提出了一个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的经济学体系。这样就会引发一个问题:在道德生活中的利他心和经济生活中的利己心,到底哪一个是人性之根本?很明显这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对此,亚当·斯密认为,虽然每个人都天然具有自利和利他的本性,但是究其根本,在道德选择时,利已心还是优先于利他心。“无论哪一方面,每个人当然比他人更适宜和更能关心自己。”[1]282因为相对于别人的感受,自己对自己的快乐和痛苦肯定感受得更加深刻,也更为灵敏,这也就会使利已先于利他,“恶”也就成了“善”的前提。

正如法国思想家曼德威尔的著作《蜜蜂的寓言》中所说的一样:“社会就像一个蜂巢,而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只蜜蜂,而每只蜜蜂辛勤采蜜最终必将带来整个蜂巢蜜汁丰盈的客观效果,就像每个人的自私利己的主观行为一旦获得自由发挥,必将造成整个社会公益的客观增长。”[2]46“这其实就是曼德威尔推出‘私恶即公益’结论的逻辑依据。”[2]46个人的自利行为可转化为社会集体的公益,而集体中每个人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的正当利益的行为也正是整个社会公利得以实现的源泉。因为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人们为了在竞争中能够获胜总是会努力地完善自己,并进行一定的改良和创新,从而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社会财富也会相应地得到增长。“个人的利害关系和情欲,自然会引导他们把社会的资本,尽可能按照最适合于社会利害关系的比例,分配到国内一切不同的用途。”[3]199亚当·斯密在其启示下,通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联结了起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为一个经济人,以利己心为出发点是正常的,只要不以败德行为来实现,就是道德的。道德人的利他心必须以经济人的利己心为前提,抽掉其物质成分,利他心就是存在的空想。”[4]186可见,亚当·斯密认为这二者是有密切关系的,绝不是完全对立、割裂的,二者统一于人的社会性之中。

二、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

经济人的利己性要受到道德人的利他性的制约,市场经济自它产生之日起,就蕴含着伦理道德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发展市场经济不仅需要经济学的支撑,也需要伦理学依据的支撑,这也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密切相关的。

(一)以伦理道德规约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本质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是其内部驱动机制,也是市场经济得以保持活力的源源不断之动力,这在根本上其实是源于商品经济的特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金钱就是衡量社会财富的标志和尺度,而追求金钱和财富增长的功利性追求已经成为商品市场经济的一种巨大驱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的无限制追求也促进了市场经济财富的正相关增长。就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277而在人类的利己心的驱动下,也会导致这样一种后果:“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的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6]829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市场主体自己获利了,可是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于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不可少地需要伦理道德的规约。

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追求的主要原则就是合乎社会主义功利原则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应该坚持在谋取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社会增加正面收益,在社会集体利益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舍弃自身利益,并保全集体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有序地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本质需要伦理道德规约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以伦理道德优化市场经济中的理性选择

市场经济理性指的就是我们每个市场主体都应该遵守市场交易规则,并且有维护市场经济规范的共同意愿,这就十分强调我们每个市场主体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如今若是一味强调自由与自利,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会一片狼藉。而在对市场经济理性进行伦理道德的选择的可能性问题上,便是源于人的社会性以及在人的社会性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对自身逐利行为的理性控制。市场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逐利,而当其逐利行为导致他和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的社会性和道德心就会迫使他遵循着某种社会规则行事。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人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的生活。”[7]280而要使一个人从经济人变成一个有理性的道德人,可能需要一定的发展历程。首先是自觉市场规则的认同,这就可以使市场规则成为道德规范具有了初步的可能性。其次是对市场规则的遵循而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规则对于经济人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进而才能确立一定的经济伦理(如诚信、童叟无欺)。最后是对经济伦理的遵循进一步提升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如正义)。而在最后这个阶段,市场主体的道德取向便能够超越功利,成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体。

这投射到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其实就是“义利之辩”的问题,求利要受到义的规约。孔子认为,“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就已经具有了至上的性质,并认为“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另一方面,孔子也并不否认“利”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但是主张“利”要受到“义”的规约,认为如果不合于“义”,虽有利却不足取,并在《论语·述而》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其实,用义来导利,若是内化到每一个市场经济的主体心中,就是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时刻用市场经济理性规约自己的行为,自然就达到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合二为一,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保障。

(三)以伦理道德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道德与经济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当代的道德建设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要受到道德的制约,伦理道德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增长发轫于人们的逐利性,然而这只能给经济增长提供一部分的动力,如果没有内在的伦理道德作为精神动力的话,经济也不可能得到大幅增长。在当代中国,若要调动人的内在活力,仅仅把人当做“经济人”是远远不够的,市场秩序也难以得到保障。我们应该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努力成为一个“道德人”。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得不强调市场主体自身的道德建设,因为只有“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才能够使市场经济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除此之外,伦理道德也能为经济组织提供整体合力,并以此促进经济之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为了发展经济,我们必须强调凝聚力,但是我们也能发现,生成组织凝聚力的手段往往是非经济的。薪水报酬这些经济因素并不是凝聚力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充分利用政治的或者道德的手段一般更能够让员工和公司同进退,将员工的心留住。由此可见,伦理道德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动力作用。

三、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取向

约翰·罗尔斯说过:“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是以关于体制的道德观为先决条件的,因而对正义体制内容的规定必须先于对个人要求的规定。”[8]42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先确定市场经济体制的伦理价值取向,然后再去界定市场主体个人的道德责任。由此可见,确立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取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市场经济的伦理特性是利己主义,若是能将这种利己主义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便是市场经济制度性伦理道德规范引导、匡正的结果。鉴于人们之间的竞争性、逐利性等特征,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主要由一系列道德原则和规范组成。

首先是互利原则。互利原则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为基本、最为主要的伦理道德原则,它主要是用于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不正当利己、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交换经济,大家在等价交换中各取所需,用合适的一般等价物换得自己需要的商品。若是一方只顾自己的利益,弄虚作假、偷斤少两,在交换的过程中让他人的利益受损,便会形成恶性循环,社会风气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因此,互利原则不仅会从伦理道德上肯定经济人自身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而且也具体规范着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反对经济人损人利己的不道德作风。

其次是诚信原则。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经济领域中游戏规则的重要条款。《论语》中也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由此可见,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领域中,经济形态以等价交换为本质特征,是一种契约型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信用关系,而这种信用关系赖以为生的基础便是诚信。讲诚信,有信誉,已经成为了生产经营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并占有更多的市场,最后获得成功。有了诚信道德的支撑,市场经济中的各种交易就有了可靠的保障,经济纠纷会减少,交易成本会降低,市场运作也会更有效率。

再次是公正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正原则的实质就是要坚持自身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并且要市场主体坚持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职责和使命。公正原则一方面能够约束经济人的市场竞争行为,保障经济人的竞争地位平等,并保证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序,从而达到优胜劣汰、调动经济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坚持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另外,还要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二者应该兼顾,不可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主义公正原则。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市场经济本质上也内含着一定的伦理道德本质,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正是在伦理道德的规范下,市场经济才得以健康正常地运行,否则,市场经济将会变成利益至上的产物。因此,对市场经济进行伦理道德上的规范是发展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 斯密. 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钦北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伦理学编写组. 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4] 郭光银,杨明. 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 周辅成.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8] 罗尔斯. 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中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李翔)

An Analysis of the Ethical Dimension of Market Economy

ZHANG Weiwei

(School of Philosoph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has its own objectiv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ethical relation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s well as to the market main body′s ethical requirements. Adam Smith put forward the “economic man” and “moral man” inTheWealthofNationsand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 He points out that they are related closely, which shows that the market economy has some ethical basis and it needs ethical value orientation in some extent, or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operate normally. Therefore, the market economy is a kind of moral economy.

market economy; ethics; ethical thinking

2017-04-16

张炜炜(1993—),女,湖北宜昌人,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伦理思想史。

B824.5

A

1008—4444(2017)04—0051—03

猜你喜欢

利己伦理道德市场经济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利己”二面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