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2017-02-22刘菊萍

文教资料 2016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刘菊萍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建立高效课堂已经成了语文教师的重要探讨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把以教师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以往单方面传授转变成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展的教学形式,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教学思考

有效教学是判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教师需要在统一效率、效益和效果的前提下,把有效教学中要求的时间、适应性和质量等因素有效整合,進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众多教师的研究重点。

一、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成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创设丰富的语文学习情境,进而促进教学互动,给予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其达到实践交际训练的目的。应用探究、体验、协作和自主的学习活动模式,学生可以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学会创造学习和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调节和监控进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激发小组成员的热情,调动积极性,促进彼此的信息交流,强化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参与意识,并且在活动中应用看图说话、游戏、唱歌、交换信息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同时合理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工具,使其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氛围中。比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奥运的过程中,可以首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几个小组,而后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了解文章写作特点、内容和结构;调查各个国家举办奥运会的目的;调查关于奥运会的历史知识;调查各个国家的奥运精神和杰出运动员,学生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课上,教师可以担任主持人的角色,组织每组学生展示成果,并且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进行简单的教学评价,这种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合理控制课堂进度,力求做到收放自如。如果只放不收,就可能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反之就会让课堂失去秩序,并且成为一盘散沙。教师可以应用鼓励鞭策法、目标激励法和赏识激励法等,以此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学生们都有实践和表现的机会。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规定课堂纪律,确保课堂的活力,让教学活动不仅表面热闹,更让学生有所收获。

二、进行差异性教学

当前小学学校都是应用大班制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追求的是整齐划一,课堂教学目标单一、难度较大而且教学内容较多。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从幼儿升入小学,其心理和生理都在变化过程中,所以每个学生之间会表现出差异性,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也会不同,有的学生生字积累量大,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偏差,有的学生可能在语文口语表达方面有一定基础。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给予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同等重视,如果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和要求,就比较可能出现一些学生被边缘化的问题,导致“优秀生学不够,中等生学不好,后进生不会学”的状况,这种情况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生字掌握水平、语文阅读能力和口语写作能力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

在语文学习的领域里,学生间存在差异毋庸置疑。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平的差异。二是兴趣的差异。三是风格的差异。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应做到“了解差异,关注差异,利用差异”,从学生不同的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成果,创新地设计教学,灵活组织教学活动,多样化地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上课学习之前的预习性学习也存在差异。

学生对语文课文的预习往往面临两种情况。一是课文编者已经设计好了预习提示(有时教师还要补充一些),这些揭示针对课文的重点疑点,引导学生预习,有较强的点拨作用。学生只要按照这些提示与要求,一一思考完成即可。这是一种针对性的预习。二是常规性的预习,即不管课文有没有预习提示,都应先按常规预习一次,它的目的在于初知内容,疏通文义。常规性预习虽然没有课文中的预习提示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却是落实课文预习提示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常规性的预习,文中的那些针对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加强对于教材内容的研究

我们在听课中发现,一些语文教师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本堂课乃至一篇课文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心中无数,因此,走进课堂,便让学生翻开教材,从读书开始,带领学生漫无边际地提问、回答、讨论、交流、读书、汇报,这种“没有航标乱行船”的做法并不少见。出现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把握教材,没有真正弄清楚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没有真正从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分析问题。

听了老师的课后,常常叫老师把教案拿给我看。看到教案后,感到奇怪的是老师们写的教案与所上的课是背道而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是老师们把教案当做一种摆设,把写教案当做完成任务。因此,备课时钻研教材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理解不到位,读得不深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实施的途径是借助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由量变到质变,达到预期目的?那么,对教材的解读与教学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说,对教材的分析和认知直接会影响教学设计,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如何更加深刻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领悟教材的资源,进一步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性目标的要求,怎么更加有效地设计科学、合理、充满情趣的教学程序,依次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并且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而合理调整和取舍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语文话题。教师需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并且进行合理的充足、置换和增减,通过灵活的处理,有效使用语文教材。教师需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征,关注其中的词汇教学和教材背景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并且做好教学的延伸。让现实生活成为学生语文思维的主要内容,如此,学生学到的、说出的才是真实的语言,而不是呆板、机械的背诵。比如,教师在讲解克隆的过程中,需要首先了解克隆的含义,而后搜集和整理素材调整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穿插一些视频、图片和背景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克隆的含义。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应用展开相应的讨论,鼓励学生用语文表达看法,并且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

四、语文多元化的练习方式

学生通过练习才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阶段成果和过程,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应用技能和知识,促进语文知识的迁移。课后练习可以分成选做和必做,分为课后练习和当堂练习两种。单一的书面习题练习参与性不强而且比较枯燥,教师可以采用语文口语竞赛、语文接力游戏和互动对话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加大对于基础教学课程的改革力度,这是一个十分曲折而又漫长的过程。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一个持续提升的长期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指明方向,更需要实践层面的研究和创新,尤其呼唤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行动,对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戚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0):132-133.

[2]桂尚豪.小学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2010(23):23.

[3]郑敏.语文有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4):89.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