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奥古斯特·威尔逊的《栅栏》
2017-02-22代芳芳
代芳芳
摘 要: 美国著名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被认为是美国戏剧史上继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和阿瑟·米勒之后另一位重要的剧作家。文章对奥古斯特·威尔逊做了简单介绍,并从主题、人物、语言和戏剧冲突等方面评析了其代表作品《栅栏》。
关键词: 奥古斯特·威尔逊 《栅栏》 戏剧
1.黑人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
奥古斯特·威尔逊是美国剧坛上的一位耀眼的明星,但他的名字在我国和世界很多地方可能还不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奥古斯特·威尔逊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相继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荣誉,这使他成为与继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及阿瑟·米勒齐名的美国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由于威尔逊为黑白混血儿,因此对黑人在美国的生活境遇深有体会,一生创作的主题都围绕非裔美国人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是政治上和艺术上都忽视了美国黑人意识和苦难的年代。在美国剧坛上,偶尔出现的几位黑人剧作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黑人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这位作家正生活在这一时代。相对于种族问题,人们的关注力集中在南非的种族歧视上,忘却了美国黑人的艰难处境。威尔逊长达20年的创作生涯中,几乎所有作品都是关于美国黑人的艰难处境,他紧紧抓住了这个问题,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戏剧创作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戏剧世界里,威尔逊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的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内涵和深意,他所刻画的美国黑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有着鲜明的人物性格,剧本中的台词既有生动的美国俚语,又有富有诗意和幽默感的言语。
探究威尔逊的身世背景,就会令人更加敬佩这位杰出的黑人戏剧家。威尔逊出生于贫苦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他16岁才真正进入学校上学,由于种族歧视的影响,他很早便辍学。辍学后的威尔逊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学成才,经常逗留在图书馆,大量阅读莎士比亚、萧伯纳、奥尼尔、威廉斯和米勒等文学作家的作品。最终,威尔逊掌握了编剧的技巧,学到了如何在戏剧中描述美国黑人的生活,在作品中展现了黑人同胞的辛酸经历。
奥古斯特·威尔逊也是一位诗人,他具有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创作的才华。在他创作的作品中,其中《雷尼大妈的爵士舞曲》(Ma Raineys black bottom)﹑《栅栏》(Fences)和《桥特纳来过了》(Joe Turners Come and Gone)获得了“纽约戏剧评论家”奖。
2.奥古斯特·威尔逊的代表作《栅栏》
他的代表作剧本《栅栏》获得了“托尼奖”,百老汇最佳戏剧创作奖,以及1987年普利策戏剧奖。这一代表作《栅栏》充分显示出奥古斯特·威尔逊灵活的语言运用能力及非凡的叙事能力。他的作品在揭露社会现象的同时也给予读者和观众深刻的启发。奥古斯特·威尔逊的创作不仅把美国黑人的传统形象生灵活现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还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美国黑人应当认清一个事实,就是认清自己既是一个美国人,又是一个黑人这样一个事实。威尔逊曾经说过自己创作的动力来源于想要改变当时美国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现实。在阐述创作戏剧的宗旨时他说过,自己写剧本的目的是要改变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极其肤浅的认识。不同于贫乏而枯燥的说教,威尔逊力求从社会学和文学的双重的角度探究和还原美国黑人的凄惨生活及困难处境,希望号召人们关注并改善美国黑人的生活和社会地位。
2.1引人深思的题目
代表作《栅栏》的题目的确引人深思。栅栏使读者联想无数问题:作品中的栅栏仅仅是日常生活中有形的栅栏吗?修栅栏的目的是什么?栅栏的作用和益处是什么?栅栏的缺陷是什么?应当支持还是反对栅栏?生活中的栅栏可以保护自己的居所,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安全感,还可以帮助邻里和平相处避免产生矛盾。然而栅栏也存在很多弊端。家庭的有形的栅栏有时会把栅栏内的人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减少人际交往的机会,甚至在遇到危险时使栅栏内的人孤立无援。社会的无形的栅栏根据社会地位把人们分成了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的肤色把人们分成了不同的种族;根据不同的收入把人们分成了穷人和富人,等等。
2.2鲜明的主人公形象
特洛伊·马克森是威尔逊在《栅栏》一剧当中塑造的最富有教育意义的主人公。这一作品的创作支柱来自于威尔逊强烈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很多白人对美国黑人存在偏见,认为黑人没有家庭责任感。威尔逊试图改变人们的这一偏见,在《栅栏》中他塑造了有责任感的正面人物特洛伊。剧中的第一个镜头怀抱一个婴儿的男子站立在庭院中。然而特洛伊·马克森的形象之所以刻画得如此成功并令人印象深刻,还有其他原因。特洛伊是生活中饱受艰辛和摧残的美国黑人,他的个人经历非常复杂,坐过牢,坐过垃圾清理工,还当过运动员。由于种族歧视,虽然特洛伊·马克森非常具有运动天赋,但没能进入正规的球队。艰辛的生活影响了他的性格,使得他性格矛盾多变。虽然深爱自己的家庭却有出轨的经历。他虽然承担起照顾智障哥哥的责任,却私下挪用哥哥的抚恤金。一方面试图帮助和培养有运动天赋的儿子,却又吝啬给他完整的父爱。特洛伊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然而这样的人物得到了所有观众的理解和同情。对于一个这样命运坎坷的人物,观众无法用憎恨对待他。美国戏剧评论家罗伯特曾说过特洛伊·马克森是美国戏剧家作品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2.3引人深思的象征意义
在《栅栏中》,主人公特洛伊·马克森在自家院子修建了一堵栅栏,用以保护自己和家庭,然而与此同时他也筑起了无形的栅栏,使自己和家人与世隔绝。作品中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却掘开了自己婚姻的栅栏,到外面寻找女人。这些栅栏使他感到空虚寂寞。这些栅栏是特洛伊修筑的,也是社会造成的。作为一个贫穷的美国黑人,特洛伊深深感到各种栅栏的压力。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栅栏隔离了黑白兩个不同的种族。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种族隔离现象非常普遍。虽然当局政府依然高唱隔离但是种族平等的政策,但实际并不平等。在美国的很多社会场合,种族隔离的政策仍被推崇。《栅栏》这一作品切实地映射了这一时期美国黑人的生活状态。特洛伊这个主人公生活在这种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无法取得平等的机会,更无法获得成功,始终属于被社会遗忘和鄙视的人群。
栅栏也象征着社会高低层之间的隔膜。在剧中,特洛伊经过千辛万苦才努力争取到一份垃圾驾驶员的工作。对于黑人来说,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受到双重歧视,因此他们无法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无法摆脱只能堕入社会的最底层。阶级差别在每个美国黑人心中都有痛苦的烙印,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挥之不去。
在剧中的最后一幕,特洛伊女儿蕾内尔在花园中照料播种的花。种子、植物代表着生命的希望,这恰恰象征着人们的爱和宽容,雷内尔的花园不仅给特洛伊一家带来希望,而且为整个黑人种族带来希望,只是需要人们改变对黑人的态度和耐心培养。
奥古斯特·威尔逊透过《栅栏》阐释了人生。国家的边界用来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民族的界限使民族有独特性,家庭的栅栏使得家庭获得安全感和存在感,而每个人心里的栅栏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层层叠叠的栅栏中,特洛伊只是其中一员。正因为如此,威尔逊在《栅栏》中塑造的这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因此得到所有观众的共鸣和思考,从而成为轰动西方剧坛的优秀作品。
2.4生动而真实的描写
奥古斯特·威尔逊在《栅栏》一剧中对生活的惟妙惟肖而真实的描写是该剧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为了达到真实生动的戏剧效果,虽然他的剧本中使用的有些语言在一些人看来是不够文明甚至粗俗不堪的,却也是最真实地反映日常生活的。该剧中刻画的人物和事件都是下层黑人生活的真实的写照,例如婚外的异性关系,抛弃孩子的问题。尽管这种写作方法和内容可能遭到观众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批判,但为了还原黑人生活的真实情况,奥古斯特·威尔逊坚定地运用自然而真实的写作手法,把经过仔细甄选的生活细节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不仅观看到一场舞台戏,更是在舞台上看到和认识到真实的自我。黑人青年观众对特洛伊·马克森这一人物产生了共鸣。然而更多的妇女观众则对特洛伊勤劳善良的妻子罗斯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2.5深入人心的人物冲突描写
奥古斯特·威尔逊在《栅栏》一剧中描写的人物矛盾和冲突以特洛伊这一主人公为中心,描写得深入人心。例如特罗伊和他儿子科里的父子冲突:特罗伊用父亲的威严主导自己的儿子,他坚持要科里放弃橄榄球运动而工作。特洛伊的人生观是只有尽早拿到实实在在的工资才能幸福地生活。观点是:黑人只有在星期五手上拿着一周的工资的时候才算是得救了,永远是这样。然而科里有自己的理想,他想方设法冲出父亲设下的栅栏,试图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己的贫穷生活。剧中科里和父亲之间的尖锐冲突也令人印象深刻,在没有硝烟的家庭战争中观众会联想到家庭责任和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问题,更令人们思考如何妥善地处理两代人之间的分歧和矛盾。
3.結语
奥古斯特·威尔逊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剧坛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绝非偶然。他的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几乎是所有普通人都面临和急需思考的问题,因此他得到了各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奥古斯特·威尔逊通过作品在呼吁美国黑人正视自己的社会地位,通过自强不息争取社会地位的改变,从而改变美国种族歧视的现状。他号召美国黑人继承和发扬黑人种族的传统文化,通过作品传递了自己的黑人文化理想,希望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参考文献:
[1]Wilson·August.Three Plays[M].Pittsburgh:Harris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91.
[2]奥古斯特·威尔逊,著.孙静渊,译.篱笆(J).外国戏剧,1988(4):22-50.
[3]Pereira·Kim.August Wilson and the African-American Odyssey[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5.
[4]乔和鸣.文学的历史[M].北京:希望出版社,2003.12.
[5]陶洁.20世纪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6]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10.
[7]张苹.对《钢琴课》和《篱笆》的隐喻分析[J].山花,2010(2):137-138.
[8]张耘.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读[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8.
本文是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6
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