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2017-02-22苏振宇
苏振宇
【摘要】 七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转折,课程种类的增加,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他们觉得学习环境很陌生,教学内容与思维方式也和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很多七年级的学生都感觉到学习的压力与紧张。本篇论文针对七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总结出几点提高七点年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探索经验,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七年级数学 数学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1-108-01
0
数学课程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科目,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数学中掌握数学的价值与奥妙,对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七年级起始阶段的数学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质量,有必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总结出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学经验。
一、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教学
学生步入七年级的时候,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以及课时上都有很大的变化,需要快速掌握很大的知识量,学习进度较快,同时还要学会主动思考,擅于总结规律才能掌握学习要领。而七年级新生还完全不能够适应这种学习节奏,从而影响了学习质量。因此,需要做好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可以避免学习后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让学生不再害怕学习数学。作为七年级数学教师要了解小学数学课本内容与特点,在教学初期避免出现跨度过大的情况,营造一些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加快适应学习节奏。同时,还可以做一些模拟测试,结合入学成绩,综合分析学生的整体情况,施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先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找出小学与七年级数学知识的衔接点以及区别点。小学的几何主要为实验几何,小学生是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几何知识,比如,通过剪拼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及定理,而七年级数学教学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策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巩固所学习的数学知识。
二、增加课堂教学生动性与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七年级数学教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调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七巧板”时,教师可以先拼凑出形式各样的图案,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对学生提问“这些图案都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拼凑而成的?这些基本图形的边与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会纷纷踊跃回答,在讨论中总结出最后的答案,创设情境教学,注重导入环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操作。在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实践性课程,其目的使用自制教学工具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组进行实验教学,在实践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还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数学习惯
七年级数学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活动课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前告诉学生阅读题,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先告诉学生阅读题“在以前的学习中是用刻度尺来测量长度,那用什么来测量角度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多少种呢?”阅读结束后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讨论的方法探讨阅读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对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一定的表扬,增加学习数学动力,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其次,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学生比较喜欢实验观察,但是目的不明确,并且思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做出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观察,掌握观察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边观察、边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讨论变化的原因、条件和结果。比如,在学习“平行”之前,可以提醒学生注重身边有关平行的事物,课堂中教师再进行提问,从学生的回答中判断他们的观察力与分析结果,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
四、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全现教学
七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多元智能理论适用于七年级数学教学之中。在多元智能理论中包括逻辑数学、人际、语言、内省、空间、音乐、肢体运动等,每个人的智能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学习中也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七年级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特点来学习数学知识。为优势智能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弥补弱势智能学生的不足之处,全面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七年级数学教学要结合现代教学的特点、方法与理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思维创造力,为学习初中数学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姚玉兰.关于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现状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50期.
[2]吴梅丹.关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的建议[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