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在髋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02-22范行海蔡靖宇何亮

医学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范行海++蔡靖宇++何亮

摘要: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在髋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疑似下肢DVT患者58例,确诊DVT患者组为44例,非DVT组为14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52例患者,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DD、FIB 水平和D/F值,比较各数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其中44例的DVT患者的DD、FIB水平和D/F值显著高于非DVT组,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本研究表明,早期研究患者的DD、FIB 水平及D/F值对于帮组早期确诊下肢DVT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病,尤其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比较常见,下肢DVT往往比较隐秘,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如果出现忽视,DVT的脱落会导致患者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早期防止成为关键[1]。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是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近年来这两个指标不断受到学界的重视。本研究选取了疑似58例下肢DVT患者,对血浆DD及FIB数值进行研究,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DD、FIB 水平和D/F值在髋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意义。

1 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住院部的疑似下肢DVT患者58例,58例患者均为新鲜髋部骨折。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0±15)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患者有表现为突发性的一侧疼痛,或者伴有肿胀或肿块,某些患者也有表现出深静脉压痛或者肌肉张力明显升高等。58例入选患者均排除了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严重感染以及相关疾病。同期选择本院5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男性26名,女性26名,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8±15)岁。

1.2标本采集与检测 所有患者和体检者均采集空腹肘静脉血5 ml,使用抗凝剂100 mmol/L枸橼酸钠进行抗凝处理,使之比例为V/V=9∶1,常温下3000 r/min高速离心10 min,采集上层血浆,使用血凝分析仪血浆中的DD和FIB水平,联合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确诊。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Statistics V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8例疑似下肢DVT患者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一共有44例患者患有下肢DVT,期血浆DD、FIB及DD/FIB(D/F)值显著高于非DVT 组,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D/F 值、DD、FIB 对于诊断DVT的敏感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分别为98.2%(57/58)、94.8%(55/58)、86.2%(50/58),其均具备较高的敏感度。

3 讨论

在临床上,下肢DVT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下肢DVT,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DVT患者往往具有隐秘性,临床表现常不明显,甚至50%~80%的患者没有显著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手段又存在不确定,假阳性等情况,所以误诊和漏诊的情况会发生。另外临床上对于排除疑似DVT也很重要,如何确诊和排除疑似DVT成为临床工作者的难题。Wuillemin等[2]研究显示,比较确诊下肢DVT患者和经过彩色超声多普勒排除的疑似DVT患者,发现DVT患者的FIB数值往往较高,D/F数值也会同时有一定的上升。胡海澜等[3]研究也表明,骨折后的下肢DVT患者的并发风险度和其血浆中的DD以及FIB值呈现出正相关性。

DD是血浆中的一种特异性的分子,具有标志物的属性,在血浆中需要交联纤维经过水解后才能够产生,也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反映凝血酶是否生成的非常重要的标志物[4]。DD数值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凝状态或者纤溶亢进的发生与否,都可以通过DD值的变化反映,同时,患者如果出现急性血栓等的并发症,DD的数值往往会大幅度的上升。Watanabe等[5]研究表明,其临床对患者进行了全髋置换手术,血浆的DD水平会显著升高,其对于诊断DVT的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研究DD数值的变化来诊断DVT的发生,在国际上仍然有一定的争议,因为,外科里的大创伤,患者患有肿瘤或妊娠妇女,其血浆中的DD水平也会显著的上升,Wahl等[6]研究也表明,如果患者本身就是创伤患者,血浆的DD水平并不能在确诊DVT中发挥准确作用。所以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方法是Wells评分来评估患者发生DVT的可能性和风险度,最后再联合影像学进行联合诊断DVT。

FIB是一种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其在机体内可以发挥很好的凝血、止血作用,研究血浆中FIB的水平对于诊断DVT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血浆中FIB水平增加,表明发生DVT的风险增大。另外,FIB是血浆中含量第一的凝血因子,FIB含量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可能有血栓的形成和发生。

本研究表明,对于DVT组与非DVT组,以及健康对照组,FIB数值是显著不同的,在DVT组中,FIB显著升高,同时也说明,FIB升高提示机体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可能使血栓加速形成。有报道显示[7],如果血浆中FIB水平上升,患者患有血栓性相关疾病的风险度会显著上升,并且也会具有很高的复发的风险。我们研究同样发现,血浆中FIB水平上升提示患者的DVT发生的概率增大,但是从诊断的灵敏度方面比较,FIB低于D/F和DD值。也有报道[2]建议采用D/F来诊断静脉血栓形成(VTE)来提高临床诊断的敏感度和特性性,我们研究发现,DVT患者的比较疑似非DVT患者其D/F的比值则明显升高。

我们研究显示,DD、FIB 水平及D/F值显著升高对诊断下肢DVT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D/F 比值升高在早期诊断DVT中,比较DD或FIB,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早期诊断DVT患者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黎,胡志德.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来自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结论[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0):2718-2720.

[2]Wuillemin WA,Korte W,Waser G,et al.Usefulness of the Ddimer/fibrinogen ratio to predict deep venous thrombosis[J].J Thromb Haemost,2005,3(2):385-387.

[3]胡海澜,杨进顺,黄文铎,等. 建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预警机制的可行性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2006,12(4):149-151.

[4]刘秀娥,杨林花,王宏伟,等. 急性白血病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测及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2,8(2):60-62.

[5]Wstanabe H,Madoiwa S,Sekiya H,et al.Predictive blood coagulation mar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fter total knee joint replacement[J]. Thromb Res,2011,128(6):137-143.

[6]Wahl WL,Ahrns KS,Zajkowski PJ,et al.Normal Ddimer levels do not exclude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 in trauma patients[J].Surgery,2003,134(4):529-532.

[7]Manly DA,Boles J,Mackman N.Role of tissue factor in venous thrombosis[J].Ann Rev Physiol,2011,73:515-525.

編辑/蔡睿琳

猜你喜欢

纤维蛋白原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常州地区血栓弹力图alpha角值参考范围的确立
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