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2017-02-20贺娅楠伍东红王立新张东芳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室河南郑州4500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5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陪伴乳腺癌维度

贺娅楠 伍东红 王立新 张东芳(.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手术室 河南 郑州 45005;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5)

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贺娅楠1,2伍东红1王立新2张东芳3
(1.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手术室 河南 郑州 450052; 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 观察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新入院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其陪伴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护理,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PTG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TG各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总社会支持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在初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乳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可以更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同步认知干预;乳腺癌;创伤后成长

乳腺癌是目前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虽然可以运用手术和放、化疗等方法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其心理和生理依然要承受巨大痛苦[2]。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患者在承受乳腺癌疾病打击的同时心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改变,这就是“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3]。

个体的认识活动就是认知。目前临床各科已经把认知干预作为一项重要治疗手段,尤其在行为医学领域和临床心理学应用最为广泛[4]。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往往容易忽视陪伴者对于疾病及康复知识的需求而只关注患者本人,而乳腺癌患者易受到其陪伴者的心理状态以及言行影响。对乳腺癌患者的陪伴者实施同期认知干预,给予其正向引导,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5-6]。本研究探讨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属于类实验研究。选择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新入院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其陪伴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均为女性,首次确诊乳腺癌同意接受手术。观察组年龄为20~54岁,平均(33.6±8.8)岁,婚姻状况:已婚30例,未婚5例;文化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8.5±3.2)a。对照组年龄为19~55岁,平均(32.8±9.0)岁,婚姻状况:已婚31例,未婚3例,离异1例;文化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8.6±3.1)a。两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情况、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基础检查、问询和操作,对于患者的咨询按常规回答,协助患者做常规的术后功能锻炼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

1.2.2.1 团体干预(主要干预方式) 入院日开始,观察组每6~8对一组,每周1次,每次半小时,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进行。根据患者住院的时间,一般可安排两次团体干预,共计60 min。护士对患者及陪伴者各自心理问题进行小讲座,讲解相关健康知识:①告诉患者及陪伴者如何进行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②对患者及陪伴者指导相关康复技能:术后相关体位、如何观察引流管及带引流管翻身,康复期如何锻炼及注意事项;③告知患者及陪伴者化疗相关注意事项。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和陪伴者的健康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心理状态,鼓励陪伴者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使患者坚持锻炼。护士还应介绍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典型案例,帮助患者减轻压力,树立信心。护士还要多与陪伴者沟通,建议其全程参与护理治疗。护士要指导陪伴者如何陪伴和鼓励患者,使患者感到家庭和亲人的支持。护士对于活动过程中沟通的内容要及时的记录并总结。

1.2.2.2 个体干预(辅助干预方式) 护士从患者入院开始,每周1次,每次半小时,根据患者初次住院的平均时间,个体干预共计60 min。采取个体访谈的形式对于患者及陪伴者现存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和识别,并给予建议,促使其改善。护士面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要指导其进行宣泄、倾诉,指导他们积极应对,鼓励患者与陪伴者们相互之间多沟通交流,教会他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护士要帮助患者转变观念,使其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被照顾者,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鼓励其和陪伴者参与自我护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护士也应教会患者和陪伴者识别放化疗期间的毒副作用症状、初步处理和护理的方法,讲解要细致,强化薄弱环节,加强患者的印象。

1.2.2.3 随时协助 及时了解患者及陪伴者情况,可以通过电话、飞信或微信等形式进行交流,交流时长不确定,以解决患者问题为准。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资料调查表统计患者相关基础资料,如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等。②创伤后成长量表:汪际[7]修订了Tedeschi等人设计开发的PTG量表,修订后中文版的PTG量表有5个维度20个条目,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系数0.874,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为0.611~0.79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③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是由Zmiet等编制的一个强调自我认知和对社会相关支持领悟度的主观体验量表。量表有12个条目,运用七级计分法。经姜乾金等[8]检验,总的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922,家庭内和家庭外支持分量表Cronbach’s a系数依次为0.851和0.913,信效度良好。

2 结果

2.1 PTG得分 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发出问卷140份,回收140份,有效率100%。干预前两组PTG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观察组干预后PTG各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观察组干预前后PTG得分比较分)

表2 对照组干预前后PTG得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PTG得分比较分)

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 两组患者的总社会支持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在初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总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乳腺癌患者能够被及时发现并救治,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日益提高[9]。如何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成为我们工作的新重点。陪伴者正确而积极的认知能够引导患者心理正向发展,减轻患者身心压力和痛苦。认知干预相对容易被护士掌握,不是仅仅局限在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手中,因此容易推广[10]。

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集的数据,PTG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可能因为乳腺癌的发生作为一个应激源,会使患者不仅经历负性情绪,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即PTG。因此,医务人员要同时关注患者正负双向的心理变化,进行积极的引导。观察组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总分由(58.00±11.13)分提高到干预后的(71.50±7.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TG各维度得分均显著提高,此结果表明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能够促进乳腺癌患者PTG的水平的提升,使患者产生更为积极的心理应激。对照组的PTG各项得分也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证明患者的心理应激改变有效。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TG均出现增长,但观察组比对照组各项得分均高(P<0.05),说明实施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可更加有效提升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干预后观察组总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些支持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陪伴者,说明实施家属同步认知干预能够增加陪伴者对患者的关注度,使其更加有效地对患者心理及生活产生影响。

综上,运用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对乳腺癌患者PTG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护士应该在护理中多关注患者的情绪,使其感受更多的社会支持,同时对其陪伴者进行同步的认知干预,积极引导患者和陪伴者,使其客观的看待这个疾病,不盲目悲观。护士要鼓励陪伴者多关心患者,减少患者的抑郁情绪,使患者尽快接受现实,积极治疗,提高其生命品质,延长生存期。目前乳腺癌PTG的现况描述文献较多,针对PTG的临床干预研究较少,陪伴者同步认知干预在我国还未普及,我们认为这种干预模式易于掌握又不影响药物使用,可以作为心理护理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陈万青,郑荣寿.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3):668-674.

[2] 郑莹,吴春晓,张敏璐.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中国癌症杂志,2013,(8):561-569.

[3] 方芳,周郁秋,王锐.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其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4):49-50.

[4] Judith S. Beck.认知干预:基础与应用[M].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31-233.

[5] Lelorain S,Tessier P,Florin A,et al.Posttraumatic growth in long term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relation to coping social support and cognitive processing[J].J Health Psychol,2012,17(5): 627-639.

[6] 王凤朝.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88-89.

[7] 汪际,王艳波,刘晓虹.创伤后成长相关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58-760.

[8] 姜乾金.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0(4):131-133.

[9] 陆靖,史铁英,李鹤.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6):1171-1173.

[10]冯锐.心理应激系统模式指导下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运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7.

伍东红,E-mail:wudonghong@zzu.edu.cn。

R 473.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1.102

2016-01-23)

猜你喜欢

陪伴乳腺癌维度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陪伴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