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7-02-20刘士伟濮阳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濮阳4570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胫骨出血量膝关节

刘士伟(濮阳市人民医院 骨二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刘士伟
(濮阳市人民医院 骨二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采用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暴露双钢板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恢复,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前后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致病原因为高能量创伤,其会波及到内外侧髁和髁间突关节面,并且还会伴有严重韧带、半月板等损伤[1]。对于此类患者需要给予有效手术治疗措施,常规手术方法治疗时很难显露骨折和固定,因此手术效果不佳。本次研究中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96例,分别给予普通暴露双钢板治疗和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5~61岁,平均(35.82±6.4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5例、高空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10例、其他2例;其中左膝28例,右膝20例;骨折分型:Ⅰ型7例、Ⅱ型10例、Ⅲ型13例、Ⅳ型9例、Ⅴ型9例;观察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21~63岁,平均(36.24±6.5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6例、高空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8例、其他1例;其中左膝26例,右膝22例;骨折分型:Ⅰ型8例、Ⅱ型11例、Ⅲ型10例、Ⅳ型8例、Ⅴ型11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患侧膝关节和小腿正侧位X线片检查被确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牵引患肢、消肿等治疗,骨折肿胀消退后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暴露双钢板治疗,首先将骨折部位复位,使用克氏针固定,对关节面进行解剖复位,使用双钢板在胫骨内外侧平行固定。观察组采取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采用前后入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首先将手术床向患侧适度倾斜,取后入路,在腘窝内后方作长度为10~15 cm的切口,沿腓肠肌内侧缘和比目鱼肌间隙进入,暴露外侧平台时需要将腘肌和比目鱼肌近端从平台后方钝性剥离之后拉向外侧。分离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并且清理骨折间隙血肿后使用复位钳进行骨折复位,然后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对于关节面塌陷严重的患者需要植入自体松质骨或内固定。将手术床向健侧倾斜,进行外侧入路对前外侧骨块和关节面进行复位固定。前后入路完全固定后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膝正、侧位,复位满意后缝合切口,进行负压引流。

1.3 疗效评价 采用美国特种外科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和疼痛程度进行判定,总分100分,优:85~100分;良:70~84分;可:60~69分;差:0~59分[2]。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情况。

2 结果

2.1 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2.2 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05±43.5)ml、(98.45±25.37)d、(90.20±20.31)d、(7.12±1.92)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79.5±50.6)ml、(125.45±23.62)d、(115.37±13.81)d、(17.58±2.73)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因为在骨折部位受到高能量损伤后会发生明显肿胀,手术后会出现切口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所以需要选择最佳手术时间和手术方法[3]。首先可以使用跟骨牵引、脱水治疗,患者水肿消退后再进行手术。此类患者以往常采用暴露双钢板治疗,临床疗效尚可,但术后恢复较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采用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于胫骨平台的各个柱均有显著固定效果,能够为骨折部位提供足够的稳定性。手术采取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切口,使后外侧骨块能够在直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内侧柱骨块会沿着切口内侧稍向前分离即可复位,后外侧柱骨折处在牵开腓肠肌内侧头也能够较好暴露。前后两个切口的相对位置较大,因此对于患者的血运影响较小。而在完全直视下进行关节面复位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4]。

本次研究中,采用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采取普通暴露双钢板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能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术后骨折恢复。而观察组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唐礼明等[5]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采用前后小切口联合入路内固定术可显著促进骨折恢复,加快愈合速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 祁志华.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8):114-115.

[2] 李红良,李军伟,刘跃华.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前后联合小切口治疗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1):104-105.

[3] 徐云钦,李强,申屠刚,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4):320-323.

[4] 彭磊.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临床探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3):21-22.

[5] 唐礼明,胡靖,刘立明,等.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1):71-73.

·护理实践·

R 68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1.101

2015-11-04)

猜你喜欢

胫骨出血量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