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PQ清除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7-02-20冯姝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开封475003
冯姝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 急诊科 河南 开封 475003)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PQ清除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冯姝琴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 急诊科 河南 开封 475003)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血清PQ清除率及预后影响。方法 抽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62例PQ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血液灌流,给予研究组血液滤过+血液灌流,治疗时间均为10 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PQ水平及预后评分(SOFA)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有效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PQ水平及SOF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Q水平及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87.10%)高于对照组(64.52%),病死率(12.90%)低于对照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滤过治疗急性百草枯效果显著,可提高血清PQ清除率及生存率,改善预后。
血液灌流;血液滤过;急性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PQ)为强效除草剂,因无残留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对人体具有极强毒性,且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疗法[1]。PQ进入人体后可导致肺脏及肾脏出现严重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呼吸及肾功能衰竭。既往多通过血液灌流对PQ患者实施救治,可有效清除体中PQ,取得了一定疗效。而血液滤过主要通过患者自身血压或机器,使体内溶质及大量液体经滤过压作用排出体外,并补充与血浆成分较类似的电解质溶液,发挥血液净化功效。本研究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62例PQ患者,分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急性PQ中毒患者血清PQ清除率及预后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62例PQ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1例。对照组女14例,男17例;年龄为19~62岁,平均(40.11±9.20)岁;服毒至入院时间1.2~10.3 h,平均(5.64±2.36)h。研究组女15例,男16例;年龄为21~60岁,平均(39.87±9.01)岁;服毒至入院时间1.1~10.5 h,平均(5.58±2.27)h。两组年龄、服毒至入院时间、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两组导泻、洗胃干预,并采取胃黏膜保护剂、抗自由基、补充B族维生素、激素、活性炭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研究组联合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滤过:将单针双腔中心导管插至股静脉(或者颈内静脉)处,建立血管通道,血液灌流仪器选取HA330型血液灌流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第1天灌流3次,第2、3天:2次/d,第4、5天:1次/d;血液滤过仪器选用Toray Industries,Inc公司生产的中空纤维透析器(聚砜膜,膜面积为2 m2),采用前稀释方式输入,于血液滤器前方串联血液灌流器,约8.0 h后撤除灌流器,血泵速度为200.0~250.0 ml/min,血流量约为2 000.0 ml/min(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实时进行调整),依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0.9%氯化钠注射液或低分子肝素进行冲管抗凝。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PQ水平及预后评分(SOFA)变化情况,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抽取两组静脉血4 ml,离心取上清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检测血清PQ含量;以SOFA评分量表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预后越差;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病死率,血尿常规、血氧饱和度、心肌酶谱等指标恢复正常,经胸部CT检查无肺间质改变、肺水肿及斑点状阴影为有效[2]。
2 结果
2.1 PQ水平及SOFA评分 治疗前两组PQ水平及SOF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Q水平及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PQ水平及SOFA评分变化比较
2.2 治疗有效率及病死率 研究组有效率(87.10%)高于对照组(64.52%),病死率(12.90%)低于对照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及死亡情况比较[n(%)]
3 讨论
PQ属吡啶类除草剂,在中性及酸性环境中稳定性较高,遇碱后可分解,具有一定腐蚀性。PQ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后,可分布于骨骼肌与肺组织。范颖楠等[3]指出,经口摄入PQ后,其在胃肠道内吸收率可达14.6%,并迅速扩散至全身,于0.5~4 h内其在血液中浓度可升至峰值。
血液净化为临床治疗PQ主要措施,包括血浆吸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其中血液灌流在PQ治疗中应用较早,主要作用原理是利用血液灌流器树脂、活性炭等吸附功能将血液中游离自由基与毒性物质吸除,以此清除体内毒物,减轻PQ对脏器造成的损伤。郭艳艳等[4]研究表明,采用血液灌流患者血清BUN、尿蛋白及血清C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该治疗措施针对服用剂量较大患者,极易导致抑炎因子与促炎因子相互作用、细胞中激活系统启动等致白细胞大量进入血液,阻塞血管血流,引发微循环障碍,导致酶联反应。血液滤过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不仅能清除毒物,且能减少血清炎性介质水平。王东等[5]研究显示,联合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滤过患者血清TNF-α等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而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PQ水平、SOFA评分及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主要原因为血液滤过可减轻或抑制体内生理反应,缓解脏器功能损伤,并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进而改善体内环境,发挥治疗效果。同时,PQ浓度存在二次分布,联合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滤过可持续清除血液中PQ,避免PQ于肺组织内蓄积而引发不可逆性肺纤维化形成,进而避免血清PQ浓度反弹,改善预后。
综上,联合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滤过治疗急性百草枯效果显著,可提高血清PQ清除率及生存率,改善预后。
[1] 邹其银,李海峰,朱俊.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6):442-444.
[2] 程丽,叶钢,王敏娜,等.血液灌流串连不同模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10):746-751.
[3] 范颖楠,黄杨,冯筑生,等.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12-16.
[4] 郭艳艳,田质光,高夫海,等.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4,27(5):344-345.
[5] 王东,王莉华,庞晓璐,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TGF-β1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45-5547.
R 595.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1.026
2016-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