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少先队爱劳动教育
2017-02-19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岳秀琴
□ 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 岳秀琴
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少先队爱劳动教育
□ 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 岳秀琴
少先队爱劳动教育,就是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劳动实践活动,让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劳动光荣、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的观念,树立“劳动——创造——奋斗”的人生态度,强化劳动意识,培养艰苦奋斗意识与能力,真正理解“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
我校大队部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积极参与“家务体验30分”,“校园劳动30分”和“社区服务30分”三项活动,旨在劳动实践中培养队员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导他们学会一技之长。在爱劳动教育中,我们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加强家校沟通,创新少先队爱劳动教育的途径,提升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一、 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模式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微信、QQ、博客、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受到了冲击。在少先队爱劳动教育中,新的家校沟通方式让教育效果愈加显著。
以“家务体验30分”活动为例。学校大队部号召少先队员和家长一起在家开展“亲子快乐劳动”,鼓励家庭确定“劳动时间”,制定“快乐劳动任务书”,让队员们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逐渐培养队员在家劳动的习惯。
在活动中,学校通过校园网公布“快乐劳动”家校社区实践联系册,对不同年龄的队员进行家务体验内容的推荐,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活动通讯;家长通过微信、中队博客、慕课讨论区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和孩子一起制定的“快乐劳动任务书”、在家劳动的照片和小视频、劳动感受等。辅导员能够比较直观地及时了解队员做家务的情况和表现,对队员进行评价、鼓励和指导。同时,这样的做法也激发了其他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务训练的积极性。
在“校园劳动30分”活动中,辅导员通过校园网发布校园劳动活动通讯,通过微信群发布队员在劳动小岗位上的表现。在 “社区服务30分”活动中,辅导员和家长也能通过微信及时了解和商讨志愿服务活动的安排和活动进程等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借助新媒体工具,学校和家庭的距离拉近了,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也在悄悄转变,他们逐渐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除了校园劳动外,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让社区资源为孩子们的劳动时间提供场所和机会。就这样,学校、家庭、社区逐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网络,三者形成的合力是多元融合的,效果愈加显著。
二、新媒体技术让“红领巾爱劳动”更具魅力
1.微信朋友圈的神奇功能
自从微信出现后,就几乎完全取代了手机短信的功能,也把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打入了冷宫。但微信的厉害之处显然不仅于此,微信朋友圈更是令人称奇。
四月职业角色体验节中,一年级走进军营,跟着解放军叔叔学叠“豆腐块”被子。回到家中,宝贝们拿起自家的被子,纷纷练习起来。练习照片被家长发布到朋友圈,引来同学家长及亲朋好友的围观和点赞。而中队辅导员也及时收集了小苗苗们的练习照片发布在朋友圈,同样引来家长和同事的围观点赞。那些没有练习叠被子的孩子家长见了也赶紧提醒和指导自家孩子叠被子,这就是一种群体跟从效应。
此外,十月植物节的种子画和南瓜灯的制作,小雏鹰志愿者服务队的公益活动等内容在朋友圈发布后也取得了和“叠被子”活动相同的效果。发布信息——收获赞美和鼓励——引发群体跟从效应,潜移默化中改变家长的劳动观念和行为……这就是朋友圈的神奇之处。
2.新媒体走进少先队活动课
以少先队活动课“小小烘焙师,快乐劳动我能行”为例,在烘焙课上,辅导员主要运用了两种新媒体手段:
第一是数字电视投影。传统的烘焙课程往往通过PPT讲解制作过程和相关知识点,或是利用投影将制作过程投放在屏幕上。但这样的做法让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制作过程,在后排或靠边的孩子会因为角度和距离问题看不清楚制作过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烘焙教室里安装了数字电视,每张料理台前都有一个大电视屏幕,可以让围在料理台前的小队队员们清晰地看到辅导员制作点心的步骤和细节。这样,队员们就可以及时跟着美食大王制作点心啦。
第二是微信。活动开始前,辅导员将家长为队员制作的早餐图片用微信导入,激发队员制作点心的兴趣和回馈父母的感恩之心。在队员们跟随美食大王制作点心时,辅导员把制作过程拍摄成照片和小视频,发送到朋友圈和家长微信群中,让家长能够即时了解到孩子在学校是怎样参与烘焙活动的。同时,辅导员也能及时将家长在微信群中的发言和队员们交流,进一步鼓励队员们参与烘焙活动,感悟劳动不易和父母的辛苦,主动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回家和家人分享。活动结束回家后,队员们将和家人一起享用自己亲手制作的点心。照片通过微信发布在朋友圈,小伙伴们可以一起分享这甜蜜的时光。
3.奇妙的慕课
为了拉近家校距离,培养少年儿童的劳动兴趣和技能,学校结合“快乐拓展日+”活动,发布家长社团招募书。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走进江五校园,组建了七彩烘焙、科学实验、LEGO机器人、蒲公英DIY头饰、美丽丝网花等家长社团。这些家长志愿者认真策划社团活动,制作社团海报。而对社团有兴趣的孩子们通过海报报名参加。此外,辅导员老师们也创建了摄影、美发等教师社团,长宁路校区还开辟了小菜园,掀起了种菜的热潮。
然而,并不是每个中队都有这样的巧手妈妈和外婆,也不是每一个校区都有小菜园让孩子们能够挥洒汗水。就在这时,MOOC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种大规模在线课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也打破了少先队活动参与对象和人数的限制,更为那些想指导孩子学习劳动技能,却苦无资源的家长提供了机会。
2015年的春天,江五小学“一线MOOC”正式上线,每个江五的孩子都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天猫魔盒。学校邀请了名师和有热情又有特长的家长开设网络课程,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参与活动。
例如,五(4)中队有一位同学的妈妈是美食达人,我们邀请她开设了“烘焙美食汇”课程。对制作美食有兴趣的队员们都可以在家里通过MOOC跟随这位美食达人制作玛德琳、提拉米苏……一旦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复习观看视频或通过课程讨论区向辅导员和同伴提问。点心制作好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成果”照片上传到讨论区,也能收到其他家长、队员、辅导员等人的互动点评。
此外,我们还开设了24小时直播课程“我们的菜园子”。从播种到收获,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视频监视器“大眼”“小眼”进行观察。除了观察蔬菜的长势,还可以收看长宁区学科带头人顾燕忠老师和小伙伴们交流如何选种子,怎样浇水施肥,遇到虫害怎么办……孩子们也可以跟随课程视频在家里种植蔬菜,有不少孩子半夜起床观察蔬菜长势。当有的队员将自己种植的蔬菜和植物照片发布在慕课讨论区后,引起了来自家人、小伙伴、辅导员老师的围观。大家通过语音、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和点评,还有不少队员也赶紧把自己的种植照片发布上来,非常热闹。蔬菜成熟了,还引发了大家的大讨论——是把蔬菜吃掉还是充当盆景呢?最终,通过辩论会,孩子们决定根据自己的心意行事:有的把蔬菜移植到小花盆,摆放在窗台上当盆景;有的吃着自己种植采摘的美味,别提有多高兴了。
总之,新媒体技术在爱劳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了家校的有效沟通,实现优质资源的均衡共享,也提升了队员自主意识,创新了爱劳动教育活动的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