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中华民俗传统节日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017-02-19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金琦敏

少先队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少先队队员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金琦敏

依托中华民俗传统节日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金琦敏

一、研究背景

1.基于文化传承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有着一份独特的价值。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教育、少先队组织中落实传统民俗节庆教育,功在千秋。

2.基于构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需要

少先队员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应该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学校少先队组织是对队员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培养队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形式。在少先队课程建设中,将民俗传统节日作为教育载体,纳入少先队课程建设,旨在通过研究为队员打开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激发队员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欲望,引导队员在体验感悟中敬仰中国民族精神,使传统节日依托少先队课程形成序列化,系统化。

3.基于育人现状的改善

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精神。这些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教育必须承担的使命,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组织和指导队员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在我国,洋节日越来越受到青睐。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下,加强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使队员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强队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步探索了传统节庆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1.创设文化氛围

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摇篮,校园是队员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心理,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一个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的育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少先队活动阵地诸如少先队队室、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栏、校园网站等都是校园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阵地建设中,为队员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通过展示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以图文并茂的版面、生动有趣的广播、形象真实的实物展览等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揭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让每一面墙,每一棵树,每一个走廊,都成为教育的资源,充分发挥环境之怡情,励志的教育功能,让校园风景与教育有机结合,达到育人的目的,让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是风景,每一处风景都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

2.队员自主参与,实践体验

李源潮同志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讲话中指出,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年儿童是少先队的主人。少先队要大力培养、充分发挥少先队骨干的自主性,积极开展自主活动,促进少年儿童“自主性”成长,提高少年儿童的社会性自主能力。因此在民俗课程的构建与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四个“自”:(1)活动方案由队员自己拟定,让队员敢想敢说。如在端午节活动的设计前号召队员人人献计献策。队员们情绪高涨,把自己的想法建议投入了“金点子”小信箱。(2)场地环境自己布置,让队员动手动脑。充分发挥队员们的想象力,创造力。(3)相关节目自己排练,让队员各尽其才。“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每一个队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只要合理地利用,创设机会就能让他们发挥超乎想象的潜能。我们可喜地看到:队员们敢于冲破旧的表演形式,在节目自排中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创造,队员的才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展示。(4)活动的效果自己评价,让队员扬长避短,不断进取。我们坚信“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只有真正解放队员,尊重队员,把创造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个队员,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发现队员中间蕴藏的创造潜能,每时每刻创设机会,创造条件,让每个队员都动起来,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队员的潜能,让队员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和提高,在活动中体验到创造之乐,成功之乐。

3.充分整合资源,开发课程实施基地

传统民俗节庆课程的构建还需要社会、家长的配合。我校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交通大学的附属小学有其得天独厚的交大资源系列。许多交大的教授都是我校孩子的家长。我们开发交通大学的资源,家长的资源,让他们共同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请家长们共同参与学校少先队节庆课程构建与开发。社会实践活动是队员能够融入社会,感触生活,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式,我们开发一些活动的实践基地,如上海钱学森图书馆、邹韬奋纪念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交大校史博物馆等,以及敬老院,孤残儿童公益活动基地。组织队员走出校门。通过分年级的社会实践,将所学所感外化为行动,在实践中体验,传承传统文化,感悟“思源”之深意。

4.初步探索两类课程的有机融合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一切教育活动。基础型课程依据在于国家课程标准设定,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满足队员向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发展的需求,可以分为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限定拓展课程。在少先队传统民俗节庆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开发过程中,我们确立围绕同一主题,在两类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中协同推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通过清明,重阳,端午的活动的尝试,初步探索了融合课程的实施。

5.探索实践评价机制,力求评价的有效性和多元化

(1)活动评价重过程。课程是教育走向专业化、科学化的标志。近年来,课程视域的专业化诉求导致对评价环节的高度关注。课程评价强调运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关注将评价整合到教育活动之中,倡导活动即评价;孩子既是受评者,也是评价者。因此我们在课程评价中强调评价的整体化,要求把活动和评价统整,融合为一个有机体,贯彻到活动中去。强调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即教师、学生、校外辅导教师、家长都可以作为评价者,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在“气清景明 敬贤思齐”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评价内容为“我在活动中的表现”,“我承担什么任务及完成情况”,“我在活动中做出了什么贡献”,评价方法为“我想说说”的自我评价,“你真棒”的老师评价。强调了评价的多主体以及活动与评价的融合。强调评价内容的过程化,重视活动过程的评价,体现评价的即时有效。重视孩子在过程中获得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景。

(2)评价方式求多元。我们坚持“队员为评价主体,多方参与评价”的联动模式。队员成为评价主体。鼓励队员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基础上,评价者之间互为评价主体及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可以是同伴互评,小队互评,全体共同评议等。在评价中遵循队员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学校大队部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源源形象与学校百年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设计成多种章目。运用少先队的奖章对队员进行过程性的评价既遵循了小学生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又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6.共同参与的保障,为课程的实施保驾护航

为确保课程的规范和有效实施,学校设立课程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领导,德育教导大队辅导员协助,年级组长辅导员共同参与。课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课程方案的制定及课程建设的领导工作。德育大队部负责设计制定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帮助辅导员共同开发和实施,组织教育专题研讨,检查实施情况并进行评价等等。各位年级组长和中队辅导员则是课程的主要负责人,保证课程的实施。同时,学校还聘请了相关专家,进一步为课程的组织管理以及课程实施质量提供支持。课程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大队部、年级组长和中队辅导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构成课程管理组织机制。学校上下共同参与,一起保证课程的决策、实施、管理和监督。

三、少先队组织力量不断提高

1.队员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

在学雷锋的日子,队员们扛着队旗,自发组织的雏鹰假日小队志愿公益行在徐家汇绿地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他们都说“想要为大家贡献一点自己小小的力量”; 重阳节,队员们带着满满的心意和精彩的节目走进敬老院,为老人送一份爱,给老人演一个节目,陪老人说说话,受到了老人的好评;寒冷的冬夜,队员们自组小队敲开一家家百姓的门为大家带去平安行动的倡议书;关爱孤残儿童,他们每周走进家百浓,给孤残儿童带去温暖和帮助。家长们的感谢信一封封投到校长信箱,对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对学校的教育表示感谢。街道,社区的表扬信一封封送到了学校,夸赞孩子们出色的表现,对学校的成功教育充满敬佩。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中,队员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队员的行为表现有了质的飞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队员们在自己的组织里茁壮成长。

2. 辅导员育人理念,教育实践的能力得到提升

辅导员在整个少先队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辅导员不是少先队的主人,而是少先队组织的指导者。课程建设实施以来,辅导员通过理论学习,主题培训,专家讲座,辅导员论坛,实践研讨等方式,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主题教育活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将尊重队员的地位,满足队员的需要,维护队员的权利,发挥队员的作用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通过参与活动方案的编写,辅导员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研究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在课程的实践研究中,大家的教育实践能力也逐步提高。辅导员们力求活动途径多样化,活动方法灵活化,活动评价多元化。抓住契机进行主题教育,发挥利用交大资源,依托社区街道开展活动,通过家校互动紧密联系,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社会实践,与时俱进地运用各类新媒体。在活动方法上将启发诱导、目标追求、榜样带入、组织教育、实践锻炼、竞赛激励、民主参与、表现发挥、自动创造等有机结合,将有意义的活动开展得有意思。在活动的评价上则采用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通过对评价对象,评价形式,评价过程的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少先队民俗节庆课程的实施促进辅导员加强自我修养,养成善于思考,反思,小结,研究的习惯。让大家带着愿望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理念去工作。

(本栏责任编辑 鲁 旻)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少先队队员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