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017-02-18吕远远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吕远远

【摘要】: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致使大面积植被被毁,野生资源逐渐减少,许多药用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中药资源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危机。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前言】:

近20年来,由于中药资源在食品、保健品以及其他卫生产品和出口贸易中的应用,导致蕴藏量普遍下降,一些名贵药材已很难见到野生资源,中药资源“供不应求”使中药材陷入了未达到生长年限就流入市场的速生时代,如何在分析中药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有效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中药资源种类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我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药资源,目前的开发状况却呈恶性循环趋势,中药资源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危机。

1.1需求量的增加(国际国内)

据统计,我国超过50%的人治病时服用中药。世界各制药企业竞相在中国设厂,各大财团纷纷介入中药产业,使得世界各国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每年呈兩位数增长,预计未来10年的需要量将翻3番。我国每年生产中成药产值达727亿元,保健品年产值207亿元,中药提取物年产值7.4亿元,中药饮片年产值8.5亿元,世界中药贸易额已达400亿。年消耗中药材40万吨,价值200多亿元。在作为原料的中药材中,已经引种驯化栽培成功的中药材只有400余种,占常用商品中药材的1/3左右,大部分依靠采挖野生中药材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1.2野生资源逐渐减少

因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致使大面积植被被毁,野生资源逐渐减少,许多药用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1992年公布的5中国植物红皮书6中,所收载的濒危植物中,有168种为药用植物,所占比例超过42%,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综上所述:中药资源所出现危机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缺乏科学管理,没有全国统一的科学管理机构,缺少国家统一领导和协调;中药资源开发的科学研究投入很低,缺乏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队伍,导致整个中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我国中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还处在一种比较原始、粗放的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中药材栽培差不多处于原始的生产水平;中药材栽培技术队伍素质不高,栽培专家青黄不接,尤其缺乏从事中药栽培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指导中药材生产、药用动植物引种驯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导致中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药材生产处于盲目混乱、无序和重复的状态。

针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科技部等部门在5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6(2002-2010年)中指出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为:/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特别要注意对濒危和紧缺中药材资源的修复和再生,防止流失、退化和灭绝,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明确指出,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

2、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2.1继续推进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工作

对中药材野生资源的无序开发导致其数量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从而更加不适宜野生资源的生长,最终形成“越挖越少,越少越挖”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象,有专家认为应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荣辱观,大力宣传并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公约及政策,提高人们对保护自然及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同时加强野生资源的立法保护,明确资源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及开发利用权等,实施科学管理、合理采挖,在法律基础上完善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工作。

2.2以“道地”为基础的定点种植及加工

有专家建议根据中草药的生态气候要求选择适宜的区域进行定点种植,建立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GAP),并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统一规划、指导、集中管理,对药材品种的真伪、生长、采收等过程实行全程控制,确保中药材种植的质量,同时在生产基地对药材就地加工,省去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浸泡”这个环节,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及造成的污染,对饮片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和标准实施统一控制,使中药饮片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为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2.3以“有效成分”为目标的定向栽培

目前,定向栽培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在酿酒葡萄的种植过程中,根据不同酒种对葡萄含糖量和含酸量的要求,制订明确的栽培技术,农作物育种中也有以提高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为目的的“成分育种”等。作为中药材,能够称之为优良品种的必须具备有效成分多且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点,借鉴农作物的“成分育种”方式,在以提取有效成分为目标的栽培类药用植物种植过程中,应以定向栽培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品种为目标,目前,取得显著进展的是以薄荷脑量为目标成分的定向栽培品种海香1号,其精油薄荷脑量达到85%以上。

2.4中药活性成分“不种而获”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除了在定点种植、定向栽培的基础上,还需要大力发展新技术手段高效合成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生物学手段在中药活性成分的“不种而获”已经展现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也取得了众多成果,成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但是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产业化改进上,还面临许多挑战,比如目前对微生物的基因组的解析还不够透彻,使得合成线路不一定按照预期设计发挥功能,元件与宿主的不相容性等导致合成结果不可预测,如何挖掘更多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生物元件以合成更多中药药用活性成分,以及利用生物合成的中药药用活性成分怎样实现临床应用,此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伦理学问题、产品认证及科学监管等,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语: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中药产业长期以来开发利用水平偏低,资源浪费相对严重。当前,在加大中药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尤其要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搞开发,既考虑到眼前利益,又必须有长远的打算。唯有如此,我国中药资源才能走上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宇,陈焕亮.论我国中药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开发利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4):218

[2]黄璐琦,陆建伟,郭兰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5):625.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